分享

刘渡舟:在日本讲小柴胡汤 语惊四座(附讨论)

 经方人生 2022-02-06

图片

    余之好友韩太医心胸宽广,博览中医经典,近日阅及刘渡舟曾于日本就小柴胡汤一方发表的演讲,提出了诸多疑问,其未曾嫌余才识疏浅,不耻下问,余深感荣幸又甚是惶恐,虑出言不慎则误人子弟,故思忖再三而答之。

伊藤清夫先生:

“我想请教一下关于小柴胡汤的运用方法问题。

    来日本讲学的王绵之先生在'中医讲座’中谈到了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炎的问题。假如是在发作期间使用本方,这倒是与我们的临床体会颇相符的。但一俟症状被控制,我们就不再给患者服小柴胡汤了。

    按照日本使用小柴胡汤的惯例,在改善体质的处方中,小柴胡汤用得很多,但对于王先生所提到的那种病例却用得很少。因此,对于中国运用小柴胡汤的某些方法总觉得不好理解。

太医

    中国医生一般喜欢效不更方,乘胜追击。但是这里一旦症状被控制,为什么不能再服小柴胡汤了?他是怎么样的思路呢?

军帆

     我就从汉方的角度试着解读一下。

    汉方常用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这个经验很多,但在症状控制后,为什么不能用小柴胡汤?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汉方家用经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方证辨证讲究要有“用方的证据”,无论你是从症状、还是腹证、还是体质状态,一定要有能联系到这个方剂的客观证据,否则用方就不能成立。这么看的话,支气管炎症状控制住后,患者身上的阳性体征消失了,那言下之意就是之前的小柴胡汤证已经不存在了,自然就不能用此方了。

    不过话说回来,像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些发汗剂,仲景条文明确写了汗出病去后不可再服,但小柴胡汤条文后面没有,而且用小柴胡汤治疗支气管炎的汉方医案我看也没说症状控制后就不能再服用了,都是服某某剂,病痊愈。难道症状好了之后再吃一剂小柴胡汤就坏事?我看未必,伤寒论里导致出现坏病的都是汗、吐、下法,除了第98条,是个水饮病,结果用了小柴胡汤后出现下重,饮水呕吐这个例子除外,其他都没有说用和法出问题的,所以王教授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其次,在日本处方用药的剂量都很轻,这是立足于尽可能广泛应用的出发点。其理论根据亦来自《伤寒论》。《伤寒论》中同是一种药,随着剂量的增减变化而在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不同地位,方剂也因此而改变名称。说明仲景用药是何等灵活自如。因为日本的药物资源非常贫乏,所以特别注意继承和吸收仲景用药的智慧结晶。

根本幸夫先生:

“在日本,小柴胡汤常被用于改善小儿虚弱的体质。可是中国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刘渡舟教授:

“中医认为,决定治疗方剂应该根据理、法、方、药全盘考虑。

   即首先根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得出结论,然后根据这一结论决定治法,确定方剂,选定药物。在决定方剂之前,必须先确定治法。治法是方剂的指导原则。

   在治法中,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在决定治法时,除了八纲辨证外,还有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都是决定治法的根据。以上就是理、法、方、药的简括内容。

   因此,若只问小柴胡汤治疗什么病,即使它确有改善体质的功效,如果没有理、法作前提的话,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太医

在日本,小柴胡汤常被用于改善小儿虚弱的体质,为什么是这种用法?

军帆

   日本认为的小儿虚弱体质有两大类常用方,分别是桂枝汤和小柴胡汤,但这里的虚弱体质和中国的虚弱体质有点不太一样,两个概念有混淆。

  日本讲的小儿虚弱体质严格意义上讲叫做腺病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虚证,所谓腺病质体质就是从小体弱多病,易感冒,经常淋巴结肿,身材瘦小,但是他们的体能脉象尤其是腹部弹力并不弱,所以其病位还在三阳经。

    阳明经的方子是纯下的,太阳病方剂麻黄类方都是发汗的,只有桂枝汤和少阳病的小柴胡汤是虚实兼顾的。可一旦患儿体能变差,脉象和腹部弹力变弱,那就是三阴证,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虚证了。

    日本汉方家判断虚实,就是从体能、脉象和腹部弹力判断的,至于什么足冷,纳差,易感冒,腰酸,自汗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都不能马上断定为虚证。比如他们经常就用泻心汤、桂枝茯苓丸、黄连解毒汤治疗手足冷,所以这个问题我认为差别在于两国医生对虚弱体质的看法不同。

藤平健先生:

“我们对急性热性病也同样使用小柴胡汤,多是在寒热往来的情况下应用。

寒热往来的症状,用现代医学语言则是弛张热,可作为使用小柴胡汤的显著指征。

在慢性病中,因为很少有发热症状,所以胸胁苦满就作为使用小柴胡汤的指征了。

当然,急性热病中也会出现胸胁苦满,但多因寒热往来所引起,而且症状表现也不如寒热往来明显。”

刘渡舟教授:

“正是这样。按照藤平先生所讲的去辨证施治,就能使理、法、方、药完全一致了。”

太医

日本对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怎么看待呢?

军帆

这个问题日本汉方家也没有统一好意见。

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就说小柴胡汤的证一定要出现胸胁苦满,即所谓的必见证。

矢数道明认为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这两个有一个出现就可以判断,但也有这两个症状都没有而仍然用小柴胡汤,比如刚刚谈到的支气管炎发作期,以及虚弱小儿体质调理。

虽然没有统一意见,但有一点大家一致同意,就是一旦摸到胸胁苦满的腹证,排除了肝硬化、肝癌导致的因素之外,都明确指向小柴胡汤,准确来说应该是柴胡剂。

至于腹证之外的,比如还有些人说口苦咽干目眩就是小柴胡,这些都是补充的东西,有最好,没有也可以。

另外藤平健讲的往来寒热慢性病不多见了,这个的确,如果仅仅将往来寒热看做热型的话,是基本看不着很典型的,但黄煌教授作了延伸,他认为柴胡汤的往来寒热可以是躯体的冷热分离,也就是一部分冷,一部分热。

另外,他认为可以不要“寒热”,只要“往来”,也就是发作有规律性的症状,就可以看做柴胡证,这个医案相当多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日本汉方家只能做到腹证胸胁苦满的统一,但其他的还是有差别。”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