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后第一篇文章,谈一谈什么是正确的教育

 肯定式教养 2022-02-06

过年期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

关于这个文章答案好像有很多,比如说激发孩子内驱力的教育、让孩子配合的教育、引导孩子的教育,等等吧。这些理念不能说不对,但只能说这是表象,就像物理学中一直在探索大一统理论一样,我也在思考最底层的教育逻辑。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我最近思考的总结,尽管思考了很久,这篇文章也写了很长时间但感觉还是有些没说到的地方,但是大体思路应该没问题。之所以思考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进一步求证肯定式教养理念的正确性。通过本章,也展示了我们肯定式教养的基本教育逻辑。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教育?这个答案应该建立在我们的教育目的上,根据目的我们才能建立标准。

那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呢?

别看父母们天天忙着教育孩子,但大多数父母可能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父母们却肯定有一个基本的教育目标:

比如说有的可能是想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有的可能是想培养一个音乐家或者美术家,当然也有的父母可能想培养一个医生或者律师……总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管具体还是省略,肯定是有一个教育目标的。当然,无论目标多么的不同,但是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优秀”。

但什么是“优秀”呢?但在不同人眼里,好像优秀的定义并不一样。但其实我们可以用简单的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能力”,再详细点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孩子就越优秀。理解这一点并不难,那些比你优秀的人,肯定是解决问题能力更强的人。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育的孩子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孩子就越优秀,我们的教育就越成功;相反,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那如何培养一个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呢?其实很简单,你理解了什么能力影响了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你着重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当然就强了。

影响人解决问题能力的因素

一个人要想成功地解决问题,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首先,生理条件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前提。假如一个人身体有毛病,比如说脑子发育不好,有些痴呆,那从硬件上就锁死了,跟大脑思维有关的问题就基本无法解决,这就是身体硬件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身体硬件,让孩子多运动多锻炼多用脑,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

其次,知识技能

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要用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如果什么都不懂,你又如何解决问题呢?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好比你想要开车,你需要解决开车的问题,但问题是你没有开车的技术,也不懂开车的知识,那你如何解决开车的问题呢?

关于知识技能,其实我不想多强调,因为在这一方面父母普遍做得比较充足,甚至说过火。现在父母天天逼着孩子学习,学习的是什么?不就是各种知识技能吗?所以在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方面,知识技能这个因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最后,心理因素

身体条件具备了,知识技能也具备了,是不是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呢?不一定,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心理因素。

就比如说,很多女的见到老鼠啥的就哇哇叫,吓得仓皇而逃。难道这些女人的身体条件不行吗?打不过老鼠?还是知识技能不行,不知道老鼠咬不死人,不知道老鼠更怕人吗?显然这些条件都具备,但是她们依然解决不了老鼠的问题,为啥?就是心理因素没达标。

心理因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自恋、人格特质、自我认知、自尊等等。各种心理因素归结在一起,在面对问题时就形成了一个基本心理,这个心理就是自我效能感。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在面对问题时产生的心理预期。自我效能感越强,人就越觉得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就越积极,当然就更容易成功。相反,自我效能感越差,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这就给自己提前设限,那当然就不容易解决问题了。

以上3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父母要想培养一个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就必须要在这3个方面下手。这3者能力水平越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对于生理因素和知识技能因素,我不需要多强调了,因为父母们一般比较重视这两方面,而且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心理因素就不一样了,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是父母说教就能教会的。就比如说,你让孩子勇敢他就会勇敢吗?不一定。所以我们来重点谈下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

其实很多时候,决定人们成功还是失败的,不是生理条件有限,也不是知识技能不足,而是人们心理因素不足。

很多人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横的怕愣的,愣得怕不要命的”,说的就是心理因素的重要性。一个人可能身体很壮,战斗值很高,但是遇到那些不怕死的反而就不行了,为啥?就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所以我们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一个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就必须要培养一个心理强大的孩子,只有这样,他们才敢于面对问题,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否则,即使孩子有能力,但是畏首畏尾,他也很难解决问题。

那强大的心理来自哪里呢?

首先,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点,强大的内心是跟客观基础息息相关的。一个孩子生理基础越好,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客观基础越强大,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往往就越强。

就比如说,当孩子长得人高马大时,他在班里往往就比较自信,做事就比较积极勇敢;而如果孩子长得跟豆芽菜似的,那他往往就容易自卑,遇到问题就容易忍让退缩。同样的道理,在同一个领域,一个专家和一个新手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对于解决问题的信心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生理因素和知识技能因素看做能量,这二者能量越多,就会给人带来更多的心理能量,人的内心当然就强大了。所以要想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就需要培养孩子的生理基础和知识技能基础。这2者水平越高,孩子的内心就越强大。

好在即使它们跟心理因素没有关系,我们也会努力培养,所以培养这两方面并不会给我们增加多少额外的工作。

其次,心理因素更容易受主观认知的影响

既然是“心理因素”,我们就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它是容易受主观认知影响的,因为心理本身就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

主观认知受客观世界的影响,但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的。就像上面说的“横的怕愣的,愣得怕不要命的”,即使一个人的客观基础不好,长得很瘦弱,但只要他不怕死,内心强大,他依然可以做到以弱胜强。

因此要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客观基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他感觉自己很强大。

给大家举个例子,当孩子刚开始学打球时,如果周围没有人对比,这时候他是无法判断自己打的到底是好还是坏的。这时候父母说他打的好,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打的好,就会认为自己擅长打球,打球就变得更自信。相反,如果父母总是给他挑毛病,那即使孩子的水平相对同龄人来说比较高,他也会觉得自己打得不好,因为变得自卑,就不再想打球了。

现在明白人的主观认知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内心的了吧?尽管客观因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认知,重要的是人对客观的解读。

简单地说就是:认为自己行,自己就行;认为自己不行,自己就真的不行。

好,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其实就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孩子就越优秀。

而什么影响着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有三方面,分别是生理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和心理因素。简单地说就是增强孩子的生理、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

这其中的难点在心理因素,因为生理因素和知识技能因素通过系统的教育就可以培养,但是心理因素比较复杂,如果方法不对,反而容易起到反作用,因此父母的教育重点应该放在塑造孩子的心理因素上。

而且心理因素对于生理和知识技能的发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人的真实能力能够发挥多少,因此父母更应该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所以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等同于培养一个心理素质超强的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孩子的心理素质跟什么有关,在上文中也分享了,一是受客观基础的影响,二是受个人主观认知的影响。

客观基础就不用说了,就是要锻炼孩子的身体,增加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储备,这些相对容易,只要按部就班的教育,孩子的这两方面就都能补齐,就可以作用到心理因素上,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而且原本父母就在做这些工作,所以不需要多强调了。

重点需要说的是个人主观认知的影响,应该说这才是孩子心理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即使孩子客观能力不咋地,表现得也一般,但只要他觉得自己做得很好,那这种认知就会内化。一旦这种内化累积得够多,孩子就会形成“我很强”的自我认知,因此也就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这自我效能感一旦产生,他们做事时就可以发挥自己120%甚至200%的水平。甚至哪怕原本硬实力不行,缺少一些知识或技能,孩子也会自己去主动的学,补齐这些因素,最终解决问题。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自我认知,巩固自我效能感。

换句话说,我们父母的教育重点就是让孩子感到自己很强,塑造孩子的高自我效能感。无论这种感觉来自于是客观的还是虚假的,只要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就行。

这才是父母教育该干的事,但显然很多父母认识不到这一点。

大多数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生理和知识技能上做的还行,也重点做的这些工作,但是在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强大的塑造上却普遍做的不行。很多时候,哪怕孩子做的很好,也会给孩子挑毛病,指出孩子做的还不够完善的地方。当然,父母也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做得更加完美,但这显然会打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学习过我们专栏的朋友都知道,这其实就是父母采用了否定式教育理念的结果,这个理念就决定了父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不足看。但显然这个教育理念违背了我们的教育方向,不仅无法塑造孩子的高自我效能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因为哪怕孩子做的再好,父母也不满意,总期望孩子做的更好。

而我们的肯定式教养则不同,它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有点,同时帮助孩子,因此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这恰恰是在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总    结

我们总结一下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

正确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无论这体验是真的还是虚假的,只要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成功的就可以,这就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塑造他们面对问题时的积极心理,更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我提出的肯定式教养理念。

肯定式教养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而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就是帮助。如何帮助呢?我们肯定式教养专栏中介绍的各种方法技巧就是围绕着“帮助”这个主题展开的。

这可以说是我们肯定式教养理念的基本教育思路。

想要学习“肯定式教养”理念,可以关注我同名公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