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最后一天早上, 我说今天就不要跟爸爸顶嘴了, 不管他说什么, 都听着, 不吵。 然而还是吵了。 起因是爸爸妈妈要带这个带那个, 我说不用啦。 因为平时做饭真的很少很少。 国庆他们带过来的菜都还没吃完。 然后爸爸就开始发脾气, 吼我, 摔东西。 又说你们过年发东西, 你有给家里带过么。 你有没有良心。 我就很生气。 凭良心讲, 能带的, 我都带过了。 米、油,坚果,等等等等。 我还说, 太可惜了爸爸妈妈没有跟我生活在一起, 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及时送给你们。 平时看着家里需要的, 也买, 高压锅、豆浆机、炒锅, 带爸爸妈妈买衣服, 过节给红包。 虽然跟他们的养育之恩相比, 都算不了什么。 但为什么总觉得, 儿女的心意就不是心意呢。 为什么总觉得, 所有一切, 跟生养了一场放一起, 你就什么也不能说呢。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除了留下自己花销和房租, 工资我都上交。 直到有了买房的想法, 父母不支持, 刚好爸爸发脾气都扔给我说“谁要你的钱”, 之后就自己保管自己的工资。 买房换房, 自由自在。 假期让我非常非常难过的一点是, 爸爸总是语言表达你不配。 这一点一直让我非常困扰。 常常被气到胸口疼。 我的朋友说, 你要对自己好点, 你都值得。 她说我总觉得, 你的潜意识总是在告诉自己, 你不配, 所以你不愿意给自己更好的生活。 我之前解释说, 因为要对未来有更多的打算和准备, 所以当下情愿节俭一点苦一点。 后来我在想, 可能我一直被灌输的, 就是我不配吧。 我非常努力的想要挣脱一些东西, 也非常努力的想要证明一些东西。 我在跟我的原生家庭妥协, 想要和解; 又总是在跟原生家庭抗衡, 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有没有自己想要的, 还是按照父辈的想法, 过他们想要我过的生活? 我还很小的时候, 就跟爸爸妈妈说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 语言暴力一样伤人。 爸爸妈妈一直不认同。 到现在, 他们依然认为他们这把年纪了, 还要他们去改变么。 对, 我应激反应了。 爸爸妈妈有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儿都是小事情, 在我这里放大了, 双方都话赶话, 吵得乱七八糟的。 我当然有考虑他们的感受, 处处替他们着想。 但也许这种“着想”他们并不在乎。 他们的控制欲一直没有变过: 你是不是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 你是不是“听话”。 我常常在想, 儿女也已经是成年人了, 没有违法乱纪, 有自己的思路, 甚至过上了比他们更舒适的生活, 为什么不能放下执念, 由他们自己去安排和闯荡呢。 当家长总是在考虑自己的体面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 这些会不会影响儿女的幸福? 要不要为了维持自己“家长的威严”, 而甩锅给自己的儿女, 不去管他们以后要怎么面对你甩锅丢下的烂摊子, 接下来要怎么过? 从古至今, 都有系列的教育子女怎么做子女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在家从父,在外从夫” 有没有告诉父母的, 你们要怎么做父母, 什么时候牵起孩子的小手, 保护他教育他; 又什么时候放开他, 就是希望他的翅膀越硬越好, 越飞越高, 告诉他们, 如果你们累了, 就回来, 这里有你们的港湾。 而不是绑在身边, 听你们的话, 为你们服务。 人生有很多很多选择, 我希望你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也希望所有的选择, 都是你快乐坚定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