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臆说秦士蔚先生的甲骨文创作(图文)

 秋气不惊堂内燕 2022-02-07
臆说秦士蔚先生的甲骨文创作(图文)X

秦士蔚先生


一谈及甲骨文书法篆刻,很多同道都会提起秦士蔚先生,可见其影响之大。我没有见过秦士蔚先生,对他的生平艺术以前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从近年由南京市书法家协会编辑的《秦士蔚书法篆刻作品集》中,知其大概。

秦士蔚先生(1922----1999)江苏淮安人。乃祖是清光绪进士。秦家与刘梦然(刘鹗之兄)、何益三(罗振玉之姐夫)、以及路山夫、邱于蕃等江淮饱学名流往来甚密。秦先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自幼就对诸子百家、训诂名物、金石文字等多有钻研。据知,他在“十年浩劫”期间虽深受其害,但仍常于无人之处游刀走笔,考源辨流。还曾释读出甲骨文字100多个。素有“活字典”的美称。且在古稀之年,尚以两年的工资购回全套《甲骨文合集》,可见其对艺术的热爱和投入之深。更让人敬佩的是,他能于声名鹊起之后,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自勉,足见其淡泊之志。 他不甘于某家某法的依样葫芦,所以一生勤于探索,涉猎广泛,又能集中优势,主攻少人问津的甲骨文创作。终于另僻蹊径,自创一种水墨写意性的甲骨文书法。这在当时的甲骨文创作中无疑是十分前卫的。

甲骨文自发现已有100多年了,但除了简琴斋、秦士蔚、苏金海等,时至今日,有关甲骨文创作的名家和上乘的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仍然不多见。这和甲骨文字的深奥难辨有很大关系。因为甲骨原字的数量有限,用于创作就常常会缺文少字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有过硬的文字学功夫。甲骨文创作的另一个难度,在于其字形结构多为不规则的斜线和几何图形,这在较为方整规则的字幅和印面里极不容易安顿。放稳定了,又容易少了天然澜漫的原生意味。就我所知,甲骨文作品往往会被甲骨文学者感觉走调而否认;而拘于甲骨文摹写化的作品,又会被书法家、篆刻家所不屑。象秦士蔚先生这样集创作和“活字典”于一身的书法篆刻家,自然就显现其学术性、艺术性的双重优势了。从秦士蔚先生的作品集看,他的甲骨文篆刻非常善于多字印的创作。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寂寞嫦娥舒广袖”等,能将全印调度得巧妙妥帖,生动多姿。

寂寞嫦娥舒广袖
臆说秦士蔚先生的甲骨文创作(图文) 臆说秦士蔚先生的甲骨文创作(图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臆说秦士蔚先生的甲骨文创作(图文)

在秦士蔚先生之前,甲骨文书法作品似乎一直是以清瘦尖削、冷峻拘谨的摹写化或小篆化的形象出现的。其实,殷商文字除了刻契,还有毛笔书写的文字。如墨书陶片“祀”字,以及同时代的“后母戊鼎”、“宰丰骨”等,其书写起止分明,提按可辨。“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我揣度,秦先生大概就是在这些被人忽略的地方发现了新机,他敢于“与世相违”,大胆借鉴,并以抒情化和个性化的提炼,使他的甲骨文书法创作增强了笔墨情趣和艺术含量。这对后来的写意化甲骨文书法创作具有开山之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