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负韶华,书写底色明亮的教育生活 ——对梁爽参加写作活动21篇文章的评析

 新用户19085124 2022-02-07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历来被认为是经典段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的性格特点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得到了充分展现。

第二期郑州市中职教师写作活动中梁爽的出场,与王熙凤的出场堪有一比:“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第一期写作活动进行期间,“梁爽”这个名字就屡屡被人提起。先是牛晓红主任至少两次跟我说起,“有几个老师因为参加'国赛’未能参加写作活动,她们非常遗憾,比如,梁爽啦……”;后来见到信息技术学校的李新华等几位老师,他们又再次提起,“我们学校的梁爽可想参加写作活动了,要不是因为有比赛,那她肯定是要参加的……”。

梁爽何许人也?为什么她的名字被人一再提起?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一、梁爽初亮相

第二期郑州市中职教师写作活动的名单甫一确定,我立即浏览,果然看到了“梁爽”这个名字。

16日,写作活动正式开始。我服从自己内心的呼唤,第一天就点评了梁爽的文章《幸福渔场诞生记》。她的文章没有让我失望,我在点评意见中写道:“第一次读你的文章,惊喜!文笔流畅,富有灵性,联想丰富,比喻恰当,坦陈心迹,直抒胸臆。”最后,我鼓励她:“好的教育生成好的关系,好的关系深化好的教育。'爽姐’,你行的!”

写作活动期间,我想走近梁爽,了解梁爽,揭开“何许人也”的谜底,但未能如愿。因为工作强度大,点评任务重,因此,我每天的点评主要以“补缺”为主(先一天的文章还无人点评的)。是故,梁爽的文章我未能全部阅读。好在她凭借文章质量逐渐成为本次写作活动的“人气教师”,每天的文章都吸引了一些专家的目光教师们的“围观”。

尽管如此,我对梁爽还是“偏爱”了几分,点评了她的4篇文章,还有几篇阅读了但没点评(已有其他专家点评)。

写作活动结束后,我便抽出时间集中阅读了梁爽的21篇文章。阅读后,我有一些感想,愿与梁爽老师交流、分享、切磋。

二、梁爽文章亮点概述

1.在教育中感受生活美好,在生活中体会教育味道

梁爽的21篇文章,有校园生活的实录,教育故事的呈现,有家庭生活的片段,家人亲情的分享,有读书陶冶的愉悦体验,有影视评论的独到见解,也有疫情之下世间万象人生百态的描述,可谓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假如把读她的文章比喻为“跟着爽姐看教育”,那么,我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教育,而是生活的“多棱镜”。如果写作活动继续,作为读者,我无法预测梁爽的下一篇文章会写什么?但是,无论梁爽写什么,我总能从中读出教育的味道。

身为教师,梁爽首先是离不开教育的。离开了校园,远离了学生,梁爽就会觉得“心里空唠唠的”。身为母亲,梁爽育儿有方,时刻不忘记“往死里夸”儿子。身为女儿和儿媳,她对“俩妈”情深意长。身为公民,她对当下发生的一切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并且尽一切可能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读了她写的《一碗八宝粥温暖了“疫情下的郑州”》,我也被温暖到了。此外,她写的《“小人物”带来的“大感动”》,陈玉华博士的点评时也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开篇引题,文中论题,文末点题,整篇布局合理,叙述流畅,围绕着'小人物’带给你的'大感动’让人读后不禁掩卷而思。”

综上,我们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梁爽的写作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梁爽的写作显然已经超越了一个普通教师的视域和界域。

丁昌桂在《名师是写出来的?——基于专业发展的教育写作路径与方法》一书中,把教师的教育写作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功利性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第二层级: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第三层级:幸福人生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丁昌桂:《名师是写出来的?——基于专业发展的教育写作路径与方法》,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第911页)我感觉,梁爽的教育写作已经超越了第一层级,正在由第二层级向第三层级迈进。只有进入第三层级的教师,才会把教育写作看作是“一种生命的赋权是一种精神成长的方式”,并通过教育写作“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激情,触发生命的灵感”。

我在第三层级的教师队伍中,分明看到了梁爽的身影。

2.在育人中散发专业气质,在专业中突显育人首位

读梁爽的文章,我印象较深的是,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她都不慌张,不慌乱,她的第一反应总是“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让我来想想该怎么办?”随后,她会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跟踪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从表象上看,让其他老师羡慕的是梁爽的冷静、淡定、“总有办法”,如果追根溯源,梁爽的才干更多地是源于她的专业素质。正如郭广一主任在点评梁爽文章时所说:“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地处置,散发着班主任的专业气质。”

专业气质可不是一句虚言,它是由教育理论、教育智慧、人格魅力等因素综合而成的。郭广一主任敏锐地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梁爽的专业气质。可以佐证梁爽“专业气质”的事例很多。比如,对“爱管闲事、拉帮结派、喜欢当老大、看不得自己人被欺负”李小毫同学,梁爽就有针对性地采用了“分步实施,逐级递进,施加影响,完成转变”的“战略战术”:

第一步:安排李小毫去学生会当学徒,任务是帮助上一届纪检部学长管理各班纪律(符合李小豪的性格特点);第二步:让李小豪向大家证明自己是一个能管好自己且有自制力的男生;第三步:引导李小豪成为优秀且愿意服务他人的人;第四步:在李小豪变得越来越优秀的情况下,进一步抬高门槛,让他做到“持之以恒”。梁爽用了半年时间,让难以管束的李小豪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校学生会纪检部部长”。

类似的事例在梁爽的文章中还有许多,如《把性留给值得你爱的人》《运用故事 让更多美好的改变发生》《“教育联盟”的“三个约定”》等,这里不再赘述。

3.在工作中张扬自我个性,在个性中尽显“生命在场”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其实也包括学校管理者)习惯于抱怨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差、自觉性差、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志向”等。正是在这样的抱怨声中,教师们把自己的生命从教育生活中抽离了,剩下的只有职业身份。通俗地说,就是教师身在学校、身份在学校,但“生命不在场”,即生命价值与专业教学及学生管理处在分离状态。这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

让我惊喜的是,梁爽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她的生命始终是“在场”的。

关于“生命在场”的概念及论述,在“生命化教育”(黄克剑先生提出构想,张文质先生主持开展的)和“新教育”(朱永新先生发起的)中都有所涉及。有兴趣的教师可以阅读相关书籍,这里不一一介绍。我的理解是,如果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活中投入真情实感,心系学生成长,对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予以理解、关爱、信任、成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位教师做到了“生命在场”。

“生命在场”的教师一定不是随大流的,一定不是僵化地执行校方规定的,一定是追求尽善尽美的。简言之,“生命在场”的教师既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也会为了“人的成全”而质疑、挑战乃至突破现有的一些条条框框。在他们心中,学生身心的幸福、境界的高尚,才是最高的“标准”。

很显然,“生命在场”的教师一定是有“个性”、有温度、有高度的。

梁爽的文章最吸引我的,恰恰是蕴藏在文中的“爽”个性以及她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所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情感温度和道德高度。在梁爽眼里,所谓“问题学生”“不是天生就是那种样子的,而是被他或她所不能控制的环境造成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美】帕克▪帕尔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比如,在《把性留给值得你爱的人》一文中,梁爽叙述了对“小K”同学的帮助过程。当她了解到“小K”同学在校外与一个女孩发生了性关系后,她没有发怒,没有让学生“写下事情经过并谈谈自己的认识”,更没有想过要移交政教处处理。在她看来,这件事是“小K”同学成长过程中的大事,必须谨慎对待、慎重处理。为此,她先后采用了书信沟通、家校沟通、与“小K”同学的爸爸组成教育联盟、实施“以爱之名,行爱之实”“生命不止,运动不息”等多管齐下的措施,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成效。正如牛晓红主任在点评中说得那样:“写得非常用心的一篇教育故事。内容体现了你的教育智慧。”

再比如,在《学生不爱穿校服怎么办?》一文中,面对学生不愿意穿校服这个难题,梁爽没有“针尖对麦芒”地硬管。她采取的第一个做法是“听听学生怎么说”(这一做法,触碰到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我可以武断地说,许多老师遇到此类问题是没有功夫、没有耐心(更主要的是没有这个意识)“听听学生怎么说”的。正如帕克▪帕尔默所说,“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同上,第47页)

弄清了学生不愿意穿校服的原因后,梁爽的“爽”个性再一次地显露出来:第一步,把调查结论进行公示(公开透明,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二步,她表示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请学生做“监督员”(试问,有几位教师愿意把自己放在被学生监督的位置上?);第三步,她“带着两名不爱穿校服的学生来到政教处找到了政教主任,把经过调查得出的结论上报,并当面提出了两点建议”(由于调查研究在先,建议具体并有针对性,政教主任不仅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称赞);第四步,在“家长群”里发布消息,请家长们予以配合;第五步,在教室里放置“仪容仪表自查镜”。

经过了这样的“文火慢炖”,“班级的'校服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在接受《中国教师报》采访时提出,教师要“书写生命在场的教育生活”。(《中国教育报》20200408日第9版)我认为,梁爽的文章正是属于朱永新提倡的那种样式,即“书写生命在场的教育生活”。

三、两点建议

我在与梁爽微信交流中曾说过:“你是写作群里的一面旗帜!”此言并非笑谈。在本次写作活动中,梁爽的确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她的文章表达流畅、内涵丰富、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着真善美。

作为一个“未见其人,早闻其名”的“第三者”,我透过梁爽的文章,看到了在教育生活中“摇曳多姿”的梁爽,更看到了“流年笑掷”、未来可期的梁爽。

作为一个同样热爱写作并且有着“文字洁癖”的“第三者”,我想对梁爽下一步的写作提出两点建议。

1. 勤读书,多积累,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写作

在梁爽的21篇文章中,涉及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至少在三分之一以上。有几篇文章还直接运用了一些心理学效应。从总体看,这些理论的运用是准确的。由此可见,梁爽是读过不少书的,是有一些理论功底的。然而如果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理论的应用,我总觉得在与教育生活的深度融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如,有些理论的应用尚不够自然,有些生硬,给人一种“拼接感”。

直接套用教育理论或心理学效应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我以为,较为理想的理论应用应该是不着痕迹的,让故事本身说话即可,教育学理论也好,心理学效应也好,都应该蕴藏在教育故事中。

另外,直接套用教育理论或心理学效应还冒着一定风险。因为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有其先进性、科学性的一面,也都有其局限性的一面,简单地套用其中“一点”,很容易与教育现实的错综复杂性、人的成长的反复性和多样性接不上茬或不完全吻合。因此,在梁爽笔下的教育故事中,无论是劳动教育改变了学生,还是问题学生的转化,都略显“单薄”与“简单”了。

因此我建议,梁爽应该勤读书,多积累,把教育理论融入教育写作中来。尤其要多读教育大家的经典论著,站在教育家的肩膀上,登高望远,在教育家的智慧中呼吸,厚植教育理论素养。

2. 精加工,多沉淀,把工匠精神融入教育写作

我在梁爽《“神人”老寇的带班妙招》点评意见中写道:读文章与走路有一比。有的文章很短,但“走”得很累,因为道路泥泞,周围无风景;有的文章很长,却“走”得很轻松,因为道路平坦,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移步换景。梁爽老师的这篇文章属于后者。

的确,读梁爽的文章是轻松愉快的,有的文章我是一气读完的。作为一个“理工女”能连续写出多篇较高水平的文章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但与此同时,读梁爽的文章,我时不时地有一种感觉:如果能再精细、精致一些就更好了。

因此我建议,梁爽应该精加工,多沉淀,把工匠精神运用到教育写作中来,追求遣词造句的精当,追求写作主题的鲜明,追求文章意蕴的深远。

21天的写作活动,文章的数量有限,写作的时间较短,而且由于是连续写作,在21篇文章中出现一些“急就章”是在所难免的。即便是写作高手,也无法保证每一篇都是精品(用旧作充数的不在此列)。因此,梁爽的21篇文章肯定不能代表她的真实水平,更不是她的最高水平。鉴于此,以上所谈的“亮点”部分,是梁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写作的结果,是梁爽抒发教育情怀、畅谈教育理想的结果,也是梁爽写作才华的自然外露,而不足及建议部分未必准确,且有求全之嫌,仅供梁爽参考。

鉴于我对梁爽的了解,我坚信,在教育写作的道路上梁爽会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刘景忠

2022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