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名方银翘散在儿科中的应用,今天分享给你

 枝上有花开 2022-02-07
  银翘散其药物组成为:金银花、连翘、苦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芦根。临床上使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数者。

肺炎喘嗽

图片
患儿李某,女,3岁6月,初诊患儿因咳嗽伴发热4d就诊。患儿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量多,质稠,色黄,无咳喘,呼吸平稳,发热,T 38.7 ℃ (肛温),胃纳欠佳,夜寐欠安,小便黄,大便1日1次,偏干,舌质红、苔白腻。心(-),两肺呼吸音粗,右肺底可闻及少许水泡音。血常规示:白细胞12.3× 109/L,C-反应蛋白( CRP)8.7mg /L。胸片:右肺感染性病变。以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药用:金银花6g、连翘6g、黄芩6g、生石膏(先煎)20g、炙麻黄5g、苦杏仁6g、炙甘草3g、炒紫苏子6g、炒葶苈子(包煎) 6g、炒莱菔子6g、炙款冬花6g、炙枇杷叶6g、僵蚕6g。5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服上方后,发热已退,咳嗽较前稍减,咳痰,色淡黄,二便无殊,舌苔同前,心(-),右肺底少许水泡音。原方去生石膏、黄芩,5剂,水煎服,1日1剂。
三诊:患儿服药后,咳嗽明显减轻,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音,未见咳出,胃纳一般,夜寐安,二便无殊,舌红、苔薄白。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水泡音。二诊处方去炒葶苈子、炒莱菔子,加浙贝母6g、炒鸡内金6g,5剂,水煎服,1日1剂。
四诊:患儿已无咳嗽症状,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予胸片复查,显示两肺未见异常。
 
按语: 肺炎喘嗽是临床小儿肺部疾患中的常见病证,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影响,发病呈上升趋势。小儿形气未充,肺为娇脏,一旦感受外邪,抵抗力差,肺脏最易受累,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外邪侵袭后易从阳化热,出现肺卫同病,在我科临床中热证者占大多数,临床表现为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咳嗽气喘、口渴喜饮等风热闭肺、宣降失调之证。治宜辛凉解表、宣肺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选用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化裁。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加金银花、连翘是取清热透表之意;肺炎喘嗽邪气入里,闭遏肺气,荆芥、薄荷开宣不足而散气有余,故去之,改用麻黄;淡竹叶清心利尿,入心经而不入肺,故去之,改用石膏清泻肺热,另麻黄配苦杏仁,一宣一降,以开肺气之闭。

湿疹

图片
患儿刘某,男,11月,初诊:患儿1月前添加辅食小黄鱼后出现湿疹,以脸面部为主,红色,无渗透液,患儿喜抓挠,哭闹不安,胃纳可,夜寐欠安,二便无殊,舌红、苔白,指纹浅紫。诊断为湿疹(湿邪络肺),治以银翘散合自拟方白鲜二子汤加减。处方:金银花3g、连翘3g、淡竹叶3g、荆芥3g、防风3g、蝉蜕2g、赤芍3g、生白芍3g、牡丹皮3g、茯苓5g、泽泻3g、白鲜皮3g、地肤子3g、蛇床子3g、炙甘草1g,7剂,水煎服,1日1剂。
二诊: 脸面部湿疹较前明显减轻,无明显抓挠,情绪安稳,胃纳可,夜寐尚安,二便无殊,舌红、苔白,指纹浅紫。原方去泽泻,加炒白术5 g,7剂,水煎服,1日1剂。
三诊: 患儿湿疹渐愈,偶有复发,散在少发,予上方加减以巩固疗效。
 
按语:乐清地处沿海,居民喜食海鲜。湿疹是小儿常见皮肤病之一,湿疹病高发且多属风、湿、热三邪夹杂,病机多以素体过食咸味而内生湿热,伤及血分,加之外感风热引动,血气不行,内风生而不息,夹湿热侵及肌肤腠理,与外感之风热相合而发。《素问·五脏生成篇》有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此云咸伤血也。治以银翘散加减清热祛风,散在表之风热,使外风得散。白鲜二子汤(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赤芍、生白芍、牡丹皮、茯苓、泽泻)利湿止痒,除内生之湿邪,赤芍、生白芍、牡丹皮养血活血,使血行而风息,内风得平,湿热无风鼓动而不复上侵。二方合用,内外同治,使表里之邪互不相感,则病向愈。

手足口病

图片

患儿程某,女,2岁3月,初诊患儿因手、足疱疹伴发热2d就诊。患儿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指(趾)部米粒大小水疱,圆形,疱壁薄,质澄清,周围有红晕,发热,肛温38.6 ℃,无流涕、咳嗽,胃纳一般,夜寐安,大便每日1次、偏干,小便无殊,咽红肿,咽峡部散在米粒大小水疱,舌红、苔黄,指纹浅紫。心肺(-)。处方:金银花5g、连翘5g、淡竹叶5g、荆芥5g、防风5g、蝉蜕3g、薄荷(后下)3g、葛根5g、柴胡5g、炒牛蒡子3g、桔梗3g、生甘草3g、茯苓5g、泽泻3g、车前子(包煎)6g、炒神曲6g。3剂,水煎服,1日1剂。

3 d后复诊,发热已退,手、足、指(趾) 部水疱干燥结痂,周围红晕消退,胃纳欠佳,夜寐安,大、小便无殊,咽红肿,咽峡部水疱溃疡愈合,舌、苔、指纹如前。处方:上方去柴胡、炒神曲,加炒鸡内金5g,3剂,水煎服,1日1剂。三诊:手、足、指(趾)未见水疱,胃纳欠佳,夜寐安,大、小便无殊,咽稍红,继续予以5剂中药调理治疗。

按语:乐清地处浙南丘陵地区,南方属火,火性炎上,气候炎热且受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湿因火热而蒸腾散发,四季湿气弥漫,然此病湿由内生而非外感也,故治疗手足口病时除清热解表外,还应注重祛湿。然祛湿之法有燥湿、化湿、利湿、胜湿之别:燥湿之品过于苦燥,性多偏温,易伤阴助热,故不宜选用,化湿之品性多辛香芳化,善祛表里经络之黏滞不化之湿,使湿从汗解,此病湿在里在下,不在表,故选利湿之法最为妥当。笔者在银翘散的基础上加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化湿药,以渗利水湿,使湿从小便解。

图片

主讲人介绍

徐景藩:男,江苏省吴江市人。江苏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