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到生命的重心

 二哥的生活感悟 2022-02-07

2022年2月7日,祝大家开工大吉,虎虎生威。

我们的生活,大概分为工作、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生而为人几十年,要想有高质量的生活,必须找到生命的重心。

1.这个生命的重心可以是工作,很多伟大的人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理想和事业,最鲜明的例子,是为革命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还有无数的科学家、企业家及各种职业翘楚,用尽一生专注于自己从事的工作。

从世俗的眼光而言,这些人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但偏执于工作的人而言,倾尽所有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周国平把专注于一件事情的状态翻译为“福流澎湃”,能够专注于从事的工作,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本身就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成功。

2.这个生命的重心也可能是家庭,为了家庭其他成员的幸福,或者整个家族的利益,甘于奉献自己的全部。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全职带娃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辞职在家,全身心的照顾孩子,陪读、陪兴趣班、陪生活,可以说是为了孩子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生活。

也有为丈夫、妻子或者父母,为了成就另外一半,自己放弃事业专心辅佐,或者为了照顾患病的家人,放弃了自己的个人梦想。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每年单位都有辞职的员工,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家里亲人生病需要照料。为家人的幸福牺牲自己的幸福是一种伟大的品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有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为家族、为家庭成员牺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的父母很成功,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每年也可以看到因为孝敬父母、公婆等受到表彰的道德模范。但具体到这些牺牲自我的人,到底是不是最终享有世俗的幸福,也不一定,也不时有新闻爆出恩将仇报的人伦悲剧。

3.这个生命的重心还有可能是发展自我。自我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在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中,发展自我被理解为生而为人的首要任务。这个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被现代人奉为圭臬。最鲜明的利益就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不婚”“丁克”。

在很多发达国家,不婚不育问题已经被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高度来讨论了。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也成了一个社会大问题。万万没有想到,自古以来多子多福观念的中国人,会为了年轻人结婚生孩子操碎了心。

其实在更多的统计口径里,我国的人口发展潜力已经越来越令人担心,人口负增长眨眼就到,而且据说这个负增长趋势一旦形成,无法逆转。

不结婚、不要小孩,要干嘛?就是要活好自己这一生,没有小孩就没有了负担,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体验丰富的人生。去旅游,见识大千世界;去购物,尽可能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质……

对比一下身边这些人的生活,确实好像没有家庭牵绊,没有养育孩子负担,可以更加滋润,也更自由洒脱。

到底那一种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说不清楚,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我们每个人由于环境与际遇,也很自然的选择了属于自己生活方式。但不论那一种,就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万事万物凡存在即合理,唯一的问题是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自己的感受,最理想的状态是自己对自己的选择甘之如饴,如痴如醉;最不好的情况是,对自己的选择摔摔打打,半信半疑,充满悔恨。

二哥在文章中经常强调的一点就是,生命是一个过程,终究我们都会失去它,所谓选择从来都没有所谓绝对的好或者坏,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睛里,也不需要活在世俗的藩篱里,重点是是我们是否享受其中。

做出选择,享受其中,这才是生命重心真正之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