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男人,放弃30万年薪、卖掉广东两套房,创业卖零食年售70亿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05年,在普通人平均月薪还不足3000元的年代,有一个湖北男人,他的年薪已高达30万,平均每月25000元。

但他非要裸辞,自己去创业。

熟悉的人都认为,他是好日子过多了,脑子抽风了。

2021年,他靠着十几元、几十元一袋的零食,年营收突破70亿元。

今昔对比,他还抽风抽对了。

他,就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杨红春。

杨红春

事业的风生水起,是委屈、不甘,冷遇、不屑,一层层堆积出来的。

能承受多少委屈,能化解多少冷遇,最终决定,一个人能做出多大的事业。

创业路上该遭遇的困难,杨红春一个没落。

为了创业,他卖掉广东两套房,还险些干不下去。

因为名不见经传,常常被人瞧不起。

直到遇到一个人,跟他讲了几句话,杨红春才得到点拨,绝处逢生。

1973年,杨红春出生在湖北荆州,家中排行老幺,从小就备受宠爱。

父母对他要求不高,只要能完成学业,未来有份稳定的工作,就足够了。

但他从小就超出了父母的期待,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不仅学习能力强,还有超强的管理能力,跟孩子们凑堆玩儿,在哪一堆都能成孩子王。

1997年,杨红春大学毕业,他爱折腾的性格,初露端倪。

他没有像舍友一样,回老家工作,而是只身南下,进入广东顺德的科龙电器打工。

当时的科龙电器,商界地位不亚于现在的格力和美的。

杨红春入职后,从车间质检员做起。

这份工作对当时的大学生来说,有点“低就”,从早到晚,手脚不得闲。

若换作其他大学生,也许早就撂挑子不干了,但杨红春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

不论多繁杂的工作任务,他都照单全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

领悟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他迅速掌握了工作流程,工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事。

入职仅仅20天,领导就发现了这块金子。

领导觉得,这样的年轻人不能埋没,遂向公司申请,将杨红春调到策划部,升职为策划师。

虽然杨红春的目标并不是车间,也想过升职,但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这难免让一些同事红了眼,他们以为,杨红春升职到策划师,也就到头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个开始。

做策划师期间,上司随口一说的小点子或者创意,杨红春都会马上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马不停蹄地将其书面呈现出来。

就是这种高效的执行力,让他在9个月之后,又一跃升为科长。

公司的大学生不少,有经验的老师傅也不少,但像杨红春这样,工作不到一年,就直接晋升两个档位的人,着实再无他人。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止学习,始终保持新入职时的工作状态,态度谦逊,执行力强。

他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每天下班后,都要查找资料,恶补欠缺的知识;他还挤出时间,自费到一线市场学习。

四年后,他已经对策划师的工作了如指掌,于是做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主动申请,转到销售部门工作,从科长降到一线销售。

众所周知,一线销售是超负荷工作,工作量大还辛苦,大多数人都适应不了。

但汝之砒霜,己之蜜糖,对杨红春来说,反而是一场全新的挑战。

杨红春没日没夜地投入到销售工作,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奔波在不同市场跑业务。

细致观察市场趋势,真诚和客户沟通,晚上回到家,再进行书面总结和整理。

你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回报,杨红春的人生诠释的就是这句话。

当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回报慢慢都来了。

没多久,他从一线销售人员升职到主管,又升任到分公司副经理。

这还没完,公司看他能力出众,当即决定,将杨红春调到广西,担任销售部总经理,负责开拓广西市场。

而他在广西任职期间,该地区的销售增幅,达到30%;他还连续3年蝉联集团销售冠军。

那时,他不过也才30岁。

对于许多人来说,短短几年内,升任公司高管,拿着几十万年薪,就已经很满足,但杨红春不同,他骨子里是个不安现状的人。

他觉得:

“我在这职位再高,也只是给别人打工,还不如我自己创业。一是能给自己打工,二是自己能当老板。我觉得我有这个能力。”

2005年,科隆电器被海信收购,待遇优厚的杨红春不再犹豫,向公司提交辞呈。

那时候,高管都以为杨红春有毛病,手里明明有一副王炸,他非要拆开出来。

但杨红春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想想我在这,5年后最多是继续升职加薪,和这相比,我更想体验创业的激情和快感。”

他和过去的辉煌正式告别,重新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但他并没有预想到,人生的第二序章却如此之难。

辞职后的杨红春,先四处游历,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在上海停留时,他恰巧结识久久鸭董事长:顾青。

二人闲聊时,顾青随口说到:

“如果能将全国各地最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起卖,也是门儿不错的生意。”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红春听到这句话,顿时心生一念。

只是,他虽做过策划,做过销售,却从未接触过食品行业,若光靠一腔热血去创业,必定会失败。

仔细思虑后,他向顾青提出,在久久鸭干一段时间,以便了解和熟悉食品行业。

就这样,凭借着超强的自学能力,只用几个月,杨红春基本摸透了食品销售相关知识。

杨红春领悟出,零食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味道和新鲜感。

随后几个月,他走遍全国20多个省,实地探访180多家工厂,打卡数百家特色零食店,买了上百种小食来品尝。

那段时间,他光是机票就花了十多万,还没算买零食的钱。

经过不断尝试,杨红春最终决定,将大理话梅、海南琼海芒果干、吐鲁番葡萄干等60余种零食纳入销售清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股东风,就是初始资金。

可他把所有存款都花在了机票和买零食上,实在囊中羞涩。

无奈之下,他只有卖掉广东的一套房产,将60万元全部用于开店。

为缩减成本,他自行设计品牌名字和商标。

杨红春的创业构想是:良心品质,大家的铺子,于是,店铺名称确定为“良品铺子”。

2006年8月,第一家“良品铺子”在武汉中山广场对面开业,店铺面积不足30平米。

杨红春深信,只要味道好吃,消费者就会买单。

开业当天,自信满满的他,亲自带领员工站在店门口,邀请来往人群免费试吃。

不成想,首天销售额1300元,试吃成本却是1400元。

第一天就亏本100元,杨红春心里有点失落。

更大的打击在后面。

开店三个月,赚的钱只够房租,其他水电人工等费用,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段时间,杨红春天天愁得睡不着觉,头上开始长白头发。

从最初的高薪,到创业的艰辛,巨大的心理落差,让杨洪春产生迷茫,还因为压力过大,身体暴瘦。

家人看他一脸憔悴,纷纷劝慰:

“要是干不下去就别干了,重新找份工作,至少还能养家糊口。”

但杨红春不愿放弃,他想:我手头的钱还没亏完,还有机会翻身。

他又卖掉广东的一套房,在科龙打拼的老本都见了底。

由于店面小,要货少,对零食质量要求还比别人高,供货商嫌他事儿多,合作热情不高,杨红春只能靠真诚打动对方。

他一般会先付钱,有时候工厂排单量过多,忘记给他发货,他也不生气。

甚至表现出“你不愿意合作,也不需要退钱”的态度。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时间长了,供货商看到杨红春这般姿态,也会不好意思,常常优先给他安排发货,有时候甚至给他插队发货。

可是,即便杨红春绞尽脑汁,创新销售策略,生意依然不温不火。

直到顾青来到武汉,跟他说了几句话,他的事业才迎来转机。

2006年9月,顾青来到武汉,他在店里转了一圈,开口问杨红春:

“你的店到底是干嘛的?”

“你的店面主打产品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就像一个棒子,将杨红春彻底打醒。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开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主打产品。

几经考虑,他决定将山核桃作为主打产品。

可主打产品有了,供货量也要上去。

他急忙买了最早一班机票,去外地找厂商谈合作,但即使他的采购量有所增加,和大型零食店相比,数量依旧不多。

为此,他没少坐冷板凳,曾身居高位的他,现在却频频被轻视,心里难免有落差。

每到此时,他都会提醒自己:

“我不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从零起步就会这样。”

经过多次沟通,他终于搞定上游供货商,精选全国各地16个品种的山核桃,作为主打产品。

为了让顾客了解店内主打产品,他和员工又商讨出举办“核桃节”的策略,并把活动日期,定在正值旅游旺季的国庆节。

国庆节当天,街上人山人海,杨红春不惜下血本,请顾客免费试吃。

这一步终于走对了,半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良品铺子正式盈利。

趁着热度,杨红春决定再推出一款主打产品。

这时,有一位叫杜国良的男人,主动上门找杨红春。

原来,杜国良是做冬枣生意的,想找合作伙伴,共同把冬枣生意做大。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杜国良提供货源,杨红春则负责销售。

由于脆冬枣保质期短,无法长时间销售,杨红春引进国外的低温脱水工艺,试图将冬枣保质期延长。

但脱水后,冬枣口感反而变差。

于是,他又采用低温脱油,在水分控制上面,屡次尝试,终于在保证口感的情况下,达到了延长保质期的目的。

脆冬枣在店铺上架后,迅速得到顾客青睐,一传十、十传百,店里的生意很快火爆起来。

味道好吃,价格不贵,顾客可以自留,也可以当礼品送人。

仅这一项,就为“良品铺子”创收3000万元,杨红春终于看到想要的结果。

为了做大生意,杨红春专门成立公司,设立品控部,进行客户调研,收集顾客需求,以随时改进产品。

可以说,杨国福在零食品质上,下足了功夫。

他曾说过:“品质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底线。”

而他,也确实努力在做。

2015年,良品铺子的肉松饼,因供货商没有控制好水分,刚进仓库,就已经变质。

员工发觉后,都不知道怎么办,只能上报给杨红春,让他来拿主意。

没想到,他直接要求,把价值200万的肉松饼,撕去塑料包装袋,全部送到垃圾焚烧厂焚毁。

“质量问题我们是不退货的,不能退回去害人。”

这也是杨红春做企业的准则,在道德底线的保驾护航下,良品铺子渐成行业先锋。

公司越做越大,更多的隐患也隐藏其中。

2021年3月21日,有网友爆料,他在良品铺子旗舰店购买几袋鸡肉肠,打开后,发现里面有蛆虫。

网友称,小包装有轻微破损,但大包装却很完好。

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为180天,生产日期显示为1月,网友推测,这种情况八成是商家安全检查不合格。

于是,网友联系客服,要求良品铺子公开道歉,结果被拒绝。

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幕,令网友更加气愤。

客服为压下此事,表示可以赔偿,金额从最开始的43元,逐渐上升到1000元。

但要求网友删掉差评,以及相关对品牌不利的言论,并保证不再进行二次投诉。

事件发生后,引发舆论关注,公司官方迅速回应,对消费者进行致歉,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其实,良品铺子出现这个问题,也绝非偶然。

因为,他们的生产环节是OEM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给第三方,而自己主要负责产品营销。

说白了,就是将别人做的零食,贴上自家“高端零食”标签,再去售卖。

这样做大大减少成本,省去生产和采购等一系列费用。

但由此衍生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最终消费者会成为接盘侠。

消费者产生负面反应,反噬的还是企业。

杨红春本身是一名营销高手,仅用四年时间,就能从底层销售,做到总经理的位置,实力不可小觑。

但在食品安全的监控力度上,即使他再下大功夫,但因为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结果肯定稍逊于他擅长的营销。

对于良品铺子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凡是通过食品代加工渠道的零食品牌都同样存在。

就像有些网友所说:“都是代工产品,出现什么问题都不奇怪。”

一边是食品安全,一边是做大做强,这些年,杨红春双管齐下。

2011年,投身电商运营,较早开拓出产品销售新渠道。

同年,开始做加盟店,如今,全国加盟店已经达到2700多家。

2020年上市,募集资金近5亿元。

疫情期间,更是拉了一拨好感。

采购湖北当地农特产品,助力农民增收,并捐赠湖北价值超过500多万元零食,200多万元医用物资。

做生意就是要赚钱,但赚钱有道,赚了钱还不忘肩负社会责任,这才是一名成功的商人社会价值的真正体现。

作为国内零食行业领跑者,杨红春从来不敢懈怠,虽然经过创业的艰难,他成功了,但未来的路,依然任重道远。

虽然他通过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我认为,质量和口碑,是企业的生命线。

狠抓食品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绝对应该摆在第一位。

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此,你怎么看呢?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