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和尚论诗:参透穷字,写出好诗,古诗为何偏爱贫穷?有深刻内涵

 六不和尚 2022-02-08

王和尚论诗:

古诗为何偏爱穷?写诗如何动人

读多诗词的朋友会发现:传统文人常在诗中倾诉其“穷”,或贫穷,或路穷,或道穷,或心穷。这是为何?难道传统文人都贫穷至斯么?而我们在写诗时,常受“意浅”或“无身世无生活”之讥,如何写出有深意,有生活情味的作品?今天王和尚,特拈“穷”字来展开分述。

首先要清楚。在古代,凡留下只言片语的文人,真正因贫穷而死的诗人词人极少极少。原因无他,真正贫穷的人没机会,也没能力倾诉贫穷。一饭尚不得饱,焉有心思写诗?

但何以诗人们常在诗中供述贫穷呢?其实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上的根源。

其一、古人写诗,有贫病易动人的传统

宋代欧阳修有一千古不易之论,曰:诗穷而后工。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写道“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先来探讨“穷”字。穷有三重含义:其一曰身穷,无衣食钱财。其二曰:志穷,亦可谓心穷,指不得志,没前途。其三曰穷尽,即终极极端,且有寻根究原之意。而文忠公所谓“穷而后工”,则主要指前两种含义。

穷则身心无依,无依靠则心有不平,则易发不平之鸣。就写诗而言,“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言易好”。人处于困境,或衰飒沉沦,或崛起奋发,以诗写心则易动人。并且,穷困之人,或焦灼徘徊,或冷静自省,付诸文字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且这种感受也易被人领会和同情。

 顾随先生曾说,诗人要有一颗寂寞心。何为寂寞心?经过繁华兴盛之后的幻灭,经过热望挣扎之后的觉醒,酒残星冷,卧床自问之时,容易产生寂寞心。北宋张孝祥曾有词说“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若无看淡仕途,焉有悠然之心?此心即是冷静自省之后的达观。

明代沈承曾有诗说“身病情痴减,家贫诗料添”,清人刘宝楠也有诗说“疾苦轻生死,何论功与名”?可知,在清贫困苦之中,人才易激发出思考与感悟,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句。另外,人之心理,也是喜欢同情弱者,越自认拙贫,也越能激起读者戚戚之同感。

故而,记录贫穷,诉说贫穷,成为诗人写诗之传统。现代诗人冯至曾有诗说“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两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在丧乱奔波之时,也发出“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的忏悔与反思。为何?杜甫在穷苦之中所做诗篇,唯有亲历其苦,才能感受其动人的力量。

托尔斯泰也有名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人之感受而言,确乎如此,富贵荣显,大多类似,而蹉跎不幸,却各有其味,人生于世,总会经历各种不幸与愁苦,对于别人之不幸与愁苦,也容易激发同类之悲。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其意也正是如此。

王和尚常说:人到无聊才写诗。写诗,是心情的抒发,是有所倾诉,既是不平之鸣,也是心理治疗。忠于内心的诗人,欢乐幸福之中往往想不起写诗,恰恰是寂寞寥落,贫苦蹉跎之时,才喜欢以诗寄慨。

故而,诗不会穷人,唯有穷才能写诗。若要诗动人,则可自视其心,你的生活真的如意么?真是你心之所向么?若不是,即是穷,若有此不平之感,发言为诗,即易动人。

其二、心穷甚于身穷,唯有心穷能激发诗兴

古代文人,大多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浸淫,都怀有“修齐治平”的热望,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大理想。但是,现实却总是违人心意,求不得则易心穷,心穷则有所感发

因此,王勃才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为何“穷途而哭”,也就可以理解了。此穷皆是心穷。因抱有热望,在现实中不得伸展,才会在心中郁结成诗。诸君心中还有热望么?还有不甘可发言为诗么?若有,则诗必动人。

穷,虽是“求不得”,但如何安于穷,却值得留意。王和尚常说,人可以贫困,但不可潦倒,贫困的是物质,潦倒的却是身心精神。若精神潦倒,其诗格必卑。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谈及“穷”与“贫”。孔子周游列国,厄于陈蔡,对道却坚定不移,故而他说“君子固穷”,安守于贫困,而不改其志,此所谓君子之达观。孔子还说“贫而无怨难”,难即难在心境平和,不以穷通为意。

王和尚常怀忧虑,如今人写诗,多空有其形,而无有其实,为何?心中无道而已。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若心中无道,必被穷牵绊而视之为负累,如此何以能安乐?且看颜回之生活,箪食瓢饮,穷居陋巷,而不改其乐,此所谓贤者之谓也。

再如陶渊明,躬耕田亩,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而内心洒洒,不慕名利,故能养其天真,得其至乐。因此,穷可炼骨,穷而不衰,才是诗人境界的高标。古人写诗言穷,恰恰是并不以穷为意,偏偏彰显了一种傲骨。他们貌似述穷,恰恰是写出了文人之精神境界。

恰如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代表节操和坚守,也暗含风骨和洒脱。

其三、穷是一种缺憾美,以此入诗,更有韵味

人生穷通有定,心要圆融守一。明朝张元长有文曾说“穷愁入诗则工,丑狞入画则肖,乖戾入传记则奇”。此言颇为有理。诗写情绪,写忠于内心的情绪,写独属于自己的情绪。写穷,则有与众不同的效果。不平与缺陷,独有其美,更容易打动人心。

贫穷也是人生的导师。穷则境逆,境逆则思苦,思苦则神清而骨峭。如何面对逆境,最能体现诗人境界之高低。明代大儒王阳明被贬龙场,身处万山丛棘之中,孤独寂寞,反而生发一种倔强英霸之气,由此才能超脱生死,彻悟人生。其所彻悟之根源,在于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若不能改变命运,不妨以穷为雅,以苦为乐。陆游曾有诗说“爱穷留作伴”,明人也有诗说“幽怀穷巷雅相宜”,可见,穷可以做人之伙伴,也可以是创作的动力。难怪明代王世贞曾说“贫老愁病,流窜滞留,人所谓不佳者也,入诗则佳”。最难堪的贫穷挫折,最容易唤起文人的共同认知,从而成为清雅不俗的诗境。

艺术之核心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即通常我们所谓之,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就诗词而言,要在诗词中体现出作者的感悟、志趣、阅历和理想。穷易阐发感悟,写诗也易真切有力;穷则可体现人之志趣,贫亦佳境,贫亦是一种洒脱优游的风雅态度;穷之阅历能增加诗之厚度,看透穷通,诗自然境界高拔;不论写身穷还是心穷,都暗示心有不平,心有不平则易昂让奋发,虽千万人而不改其志,则更有一种豪气与力量。

因此,古人写诗多倾诉穷困,其实有其深刻的内涵。我们写诗,为何不动人?关键是没看透“穷”,更无从认识与超越穷,更无由“穷”引发的诗之境界,或洒脱安然,或崛起奋发,或暗藏风骨,或细写其心,若能如此,诗焉能不好?

至若穷之第三重含义,穷尽其理,冥搜心曲,则与“格物尽性”有关,其中曲折,留待王和尚后文阐发吧。

头条推荐

一文全收藏,24节气24首经典诗词,哪一首最动人?推荐背诵

写诗如何力有千钧?王和尚细论笔力,三诀窍写出雄浑气象

我有心花一朵,月无心诗选,27首诗字字玲珑,细读有神韵

一壶老酒醉红尘,沧浪诗社佳作选,美女美诗,玲珑诗趣动人心

不自矜 不自屈 不断读书

不崇古 不媚俗 不违初心

 

六不和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