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典丨暗愁:关于夏目漱石《木屑录》《漱石诗集》之短札

 置身于宁静 2022-02-08

《漱石诗集》与《木屑录》

东瀛人之汉诗传统,也算久远。自嵯峨天皇及大友天皇起,至菅茶山、良宽、一休、赖山阳、正岗子规等名家,不绝如缕。明治以后文人也多习汉诗,盖因《怀风藻》与《和汉朗咏集》等元典,亦算是学人常识。夏目漱石从来以小说胜出,且为日本现代文学开山,故其汉诗相对颇受冷遇。尽管如此,若秋雨细读间,仍有不少可观处。

我本藏有一套夏目小说集的原文精装“初版复刻本”,共十五册,十分珍爱,但因其中并无他的诗集,略感遗憾。后又偶得其二册线装复刻本诗集,才算配齐。其一,为《漱石诗集》(附漱石印谱,一函二册,竖版排印);其二,为《木屑录》(附解说与译文,一函一册,竹纸、手抄本、朱墨套印,带纸盒与纸封套)。两本书都是昭和五十年(1975)日本近代文学馆所印,蓝色布面函套。前者开本小,后者略大一些。比较而言,《漱石诗集》算是他的汉诗全集,因附录也收入了排印好的《木屑录》全文,比手抄本容易识别。

夏目的去世时间是1916年,(与王湘绮与梁鼎芬等中国旧体诗人的卒年同时,不过我估计他肯定没机会见过《湘绮楼诗文集》等同时代的汉诗),三年后的大正八年(1919),《漱石诗集》与《漱石印谱》便合并在一起,第一次完整地出版了。大约是对他的纪念吧,因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漱石遗稿”。当时,正值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汉语新诗正初露端倪。旧体诗作为一种“封建社会遗老遗少”的腐朽之学,正在备受挑战。虽然那时坊间还有苏曼殊、林琴南、严复与八指头陀等人的旧诗余味,民间旧诗诗人数量也远多于新诗诗人,但胡适已写下了纽约、宝塔、蝴蝶、除夕等新诗;鲁迅尽管多年后还会写“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二十二年元旦》,1933年)那样具有打油性的旧诗,但在当时,他则已写出了著名的“知了不要叫了,他在房中睡着”(《他》)。五四狂飙,正在让汉语绵延千年的经络断为两截。作为旧诗“末法时期”的“同光体”诗人群,晚清老一代都已去世,而如陈衍、易顺鼎、沈曾植、郑孝胥、陈散原等人则正在渐渐步入后期或晚年,日薄西山。但在“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的激荡下,仍自觉延续汉语旧诗传统血脉的,大概也只有他们,及辛亥一代的汪兆铭、曾仲鸣、王逸唐、叶德辉与袁克文等被“正史”与世相认知所遮蔽的争议性人物,似乎大家最终都难免遭到类似林庚白式的攻击。

《木屑录》开篇

诚然,夏目漱石也并非典型的“旧体诗人”。同样面对西方文学与革命的冲击,他只是很巧妙地、自觉地保存了作为东方文人的本色。他对汉诗的学习,多来自直接对唐宋诗的阅读。甚至他最初的文学理想,也来自对汉语的爱。如他早年在《木屑录》开篇即云:“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遂有意于以文立身”。汉诗可谓是他“一个人的启蒙时代”。

“锯山如锯碧崔嵬,上有伽蓝倚曲隈。山僧日高犹未起,落叶不扫白云堆”。当然,夏目之诗,不可能真的去跟唐宋诗相提并论,只是一种气息或可接近。如:

风稳波平七月天,韶光入夏自悠然

出云帆影白千点,总在水天髣髴边

又如:

苦吟又见二毛斑,愁杀愁人始破颜

禅榻入秋怜寂寞,茶烟对月爱萧闲

但惊动人心之句也会迭出:

忽怪空中跃百愁,百愁跃处主人休

点春成佛江梅柳,食草订交风马牛

途上相逢忘旧识,天涯远别报深仇

长磨一剑剑将尽,独使龙鸣复入秋

而且还会遇到类似魏晋意味之作:

半生意气抚刀镮,骨肉销磨立大寰

死力何人防旧郭,清风一日破牢关

入泥骏马地中去,折角灵犀天外还

汉水今朝流北向,依然面目见庐山

《木屑录》中的诗文(夏目手迹)

“诗人面目不嫌工,谁道眼前好恶同”。小说家大概善于模仿人物(或诗人),加上受到过佛道思想的影响,故夏目写诗似乎也都在刻意间有些岑、韩、卢、贾或刘叉、王梵志的痕迹。当然,他也不乏有“日似三春永,心随野水空,床头花一片,闲落小眠中”那样的诗,能让人想起白香山;也有“君卧一圆中,吾描松下石,勿言不会禅,元是山林客”这样的应酬之作,可让人望见王摩诘。至于“独坐听啼鸟,关门谢世哗,南窗无一事,闲写水仙花”之句,恐怕谁都猜得出是在模仿唐人;自谓“死死生生万境开,天移地转见诗才”、“唐诗读罢倚栏杆,午院沉沉绿意寒”或“殷勤寄语寒山子,饶舌松风独待君”等句,亦可看出一般明显的自负吧。他应该是熟谙过空海《文镜秘府论》中对唐诗写作之记载与技巧的。

读过夏目作品的,都会承认他身上有“猫”性,也有“明暗”性,其十五岁丧母与神经衰弱等疾病,让他颇具双重人格。但如果读到他一些非常具有弃绝感的诗,可能更理解其不仅带着“低徊趣味”之颓废,也因受到过与谢芜村、荻生徂徕等的影响,故亦持有的某种亡命家之品质,如:

挂剑微思不自知,误为季子愧无期

秋风破尽芭蕉梦,寒雨打成流落诗

天下何狂投笔起,人间有道挺身之

吾当死处吾当死,一日元来十二时

《漱石诗集》

夏目的诗数量很少,线装本《漱石诗集》总共也只有35页(未加上赞美日俄战争的《从军行》),约两百多首,其中惟少数有题,绝大多数则都作“无题”,也即随感而发,即兴之作。或夏目本不当写汉诗是什么大事,就像拾得与船子和尚的诗。我相信,他对自己诗的重视程度,恐远小于小说。但写作有时就是一场意外事件,很多年后,即便外人重新再读,感受也会迥然。如《木屑录》本是他早期一册薄薄的游记,脱稿于明治二十二年(1893)九月九日。那一年,夏目才23岁,署名“漱石顽夫”,正在第一高等中学本科上二年级。因夏目本名为夏目金之助,“漱石”二字是来自《晋书》之“漱石枕流”一语。此书是他连续几次游历山川,泛舟海上随走随写之所得,其中只有十几首汉诗。但足以看到夏目的汉学功底与对汉语的深爱。他在那时已颇具中国古人态度。虽然尚年轻,其汉文之流畅,可谓不让明清笔记,且大有直逼《入蜀记》或《吴船录》之野心。因此二书在日本也是影响流传甚广的。

整部《漱石诗集》里,最能令我想起如过去读《草枕》时之感受,又觉颇具象征性的一首,则如下:

散来华发老魂惊,林下何曾赋不平

无复江梅追帽点,空令野菊映衣明

萧萧鸟入秋天意,瑟瑟风吹落日情

遥望断云还踟蹰,闲愁尽处暗愁生

旧诗的没落与线装本的退场基本上是同时的,正如新诗与现代印刷排印本的同步。汉诗以每一个“字”为细腻本色的艺术性、批注、训诂或句读,随着新诗的工具化而被忽略。这是很大的损失,甚至暗藏着一种失败。喜欢读古籍的人都明白,读线装本大字书(尤其木刻本),就像是身临其境于园林之中,而读现代印刷的书,则只是像在看园林照片而已。这是两个概念的文学。如夏目的诗集是现代排印本,可能阅读体验也会大不一样。

众所周知,日本现代文学史,皆以夏目为第一源头,他比芥川龙之介大二十五岁(芥川早年曾是夏目的门下弟子),其衔接西方而不忘传统的“鼻祖”地位,体现在“国民大作家”的荣耀上,类似俄国之屠格涅夫或吾国之鲁迅。2004年之前,每个素日里使用千元日币的日本人,都会因货币上的夏目漱石头像,而不自觉地想到他的意义。但即便开创了日本文学的现代性,他骨子里也仍是个东方“旧体诗诗人”与俳人。他也面临明治时代的各种黑暗,但本质上似乎并不急切于完全的革命与对传统的一刀切。在明治维新以后的东瀛作家中,他身上仍有一种久违的汉语高古之气,以及长者悲风的成熟感。就像他那一句忽然脱口而出的“散来华发老魂惊”,亦足以令人对正在逝去的汉诗传统,产生一点慎终追远般的“暗愁”。他深知,无论西学东渐如何猛烈,无论“赋不平”如何激进,他的身内仍有一颗传统的“老魂”还在挣扎。这其实并不影响他的现代性写作。相反,这反而成了他的底蕴。

《木屑录》

可惜的是,当年吾国的作家们,大多却是那样的决绝,恨不能与古文或旧体诗一刀两断,从此再无任何瓜葛才好。似乎唯有如此,才算是有了独立的现代性。虽然旧体诗的传统并未真正断绝,也一直在延续,即便到了意识形态强势的时代乃至现在,也有相当多的人在写。虽其中也不乏有如陈寅恪、钱钟书、杨宪益、聂绀弩、沈祖棻或郑超麟等佼佼者,也有如朱英诞、废名、梁宗岱、施蛰存、郭沫若等那样新旧并重的作家,但毕竟整个旧诗传统已到了强弩之末。这也是后来日本学者木山英雄写《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之缘由。八十年代之后,新诗被推到了奇怪的社会高度,旧体诗则更小众化了,成了极少数学者之关门功夫。新时期以后擅旧诗的当代小说家,更是难觅踪迹。

既然旧体诗曾一度能对特殊集权年代作出隐喻,难道应对今日之“全球化语境”和复杂信息的生活,就真的完全无能了吗?我对此亦怀疑。一切好的文学或诗,本无古今中外之忧。而汉语至今,人人皆欲去“中外”之界,却从无人敢破“古今”之执。新旧之间因形式被划出了一道语言天堑。至于“文学革命”以后,中国会写诗的小说家以及诗人们,似乎并无一人还有此雅兴,当然遑论高度。他们对旧体诗之无情、批判与割舍也是那样的急切和肯定。西方诗、自由句与翻译体,因可以直接覆盖世俗化的阅读,便于宣传,即迅速地变成汉语抒情之揭橥。因面对复杂的现代事物、工业词语、声光电与时代病,山林与格律的含蓄表达方式像是隔靴搔痒,韵律的桎梏似也不能满足他们对人性的宣泄与社会压抑的反抗。面对现实与心境,直接言之有物多痛快。可大家并未深究,古代诗人,也曾遭遇各种具体的灾难或激变,却为什么从不喜写“直观事件“,而宁愿以廋词去达意?汉语诗之本质,会不会就是一种含蓄之“意”,而非实在之“象”呢?

但历史留给现当代文学家们摸索徘徊旧诗的时间已很少了。会写小说的中国诗人及后起各种流派白话诗人,已丝毫感受不到夏目漱石那种遥望断云、情系落日的“暗愁”。国运衰微、新思潮的强势与文化挫败感早已令大家魂飞魄散,便草率地默认了这场忘恩与抛弃。(2018-11初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