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过年?如今年味越来越淡,还有过年的必要吗?

 顾云盼雪 2022-02-08

#过年#

春节,中国人最隆重而盛大的节日。对中国人来说,春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如此简单,更成为了中国精神文化的符号。

每年临近春节,无论是在海外漂泊打拼的游子,还是远在异地上班工作的异乡人,总是要不辞万里,跨过山河与大海,翻过千山万水,回到故乡、回到家的怀抱,回到最初的根的地方。

01 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

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度,胜过任何一个国家。在全球,过旧历新年的国家,并不只局限于中国一个国家,但是要说像中国人一样,将春节过得如此轰轰烈烈,可以说只有中国人如此。

中国人将春节过到了极致,还未到春节,人们已经开始数日子,掐指算回家的日子。对中国人来说,一年到头忙忙碌碌,似乎最终是为了年后的相聚和团圆。

在中国,说起“过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春节时热闹欢庆的日子。但是要是问到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年”,可能很多人答不来。

过年,其实指的就是“年节”,到了如今人们将其称为“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的历史源远流长,已经有将近四千多年,它被视为一年新春开始的重大节日。

新春,新春,新年是春天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时机。光听名字,你大抵就能联想到其和原始信仰、农耕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早在古代,人们根据斗转星移定岁时,以“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

而在过去那个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早年开春,是农耕作物萌发生长的好时期,这段时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多大,不言而喻。

也正是如此,那时候的人们,会在这个节令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祈求祖先庇佑、恩德、祈岁纳福。

当然,其实不仅是春节,在中国的传统节气民俗等活动中,很多节气的习俗都和农耕活动有关系。毕竟,从古至今,中国一直是一个农耕大国。

春节,又叫元日,正旦,新元等,这是中国旧历的年节。话说,春节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新年的庆祝活动,根据相关的考证,早在夏时期,古人们就有了“年”的时间概念。

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年”的记载,甲骨文里的“年”字是“一人一禾”,“年”的本意是觳相熟。

文章图片5

“年”这个词,《春秋经·宣公十六年》载: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六年》载: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最早,“年”这个词的意思是五谷丰收,这是它原本的来历和原意。

春节在虞舜时叫“载”,夏朝时叫“岁”,商朝时叫“祀”,周朝时才被叫为“年”。因为“年”的本义,就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而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也就一年一次,为此春节最初就含有庆丰收的寓意。

春节在古代是一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日子,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美好和希望的开始。

02 过年习俗的转变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一个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最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

文章图片6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后来叫“春节”,在这天要进行贴春联、贴门神、放爆竹等庆祝活动。

早在古代,人们就极度重视春节这个节日。每年新年临近之时,皇帝就会举办朝会,文武百官都前来参加朝会,莺歌燕舞,把酒言欢,庆祝新年的到来。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让人震撼。

唐朝时,老百姓过年,热闹度绝不亚于今天的老百姓,话说到了正月十五,政府还会破例取消京城夜禁三天,宫中会唱歌奏乐跳舞,长安街市上火树银花、人潮攒动,一片歌舞升平,盛世局面。

文章图片7

如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演变,中国人过春节,早已形成了特定的习俗。

在现今,大多数人对春节习俗的印象,多停留在童年时期,尤其是“80”后、“90”后,处在新旧时代交界,贫困消退,物质资源逐渐丰盈的年代,对过年的习俗活动印象更为深刻。

在那个相对比较淳朴的年代,孩子们过春节,最喜欢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赶集,置办年货,买新衣服、小零食。除夕夜里,小孩子们围着一块放小鞭炮,放烟火。傍晚和家人一块吃团圆饭,穿着新衣,到邻居亲戚家串门拜年。

而到了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也变得更加丰富,人们随意能够购买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而越是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越是不容易被珍惜和看重。

过去,春节临近前半个月,人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过年事宜。腊月二十就已经开始准备年货,打扫房屋,忙着各种过年之前的准备工作。

文章图片8

如今,物质资源丰富了,网上购物等方式增多了,人们对置办年货的需求感降低了。

在过去,拜年也是一项重要的新年礼仪活动,那时候的人们,早早就穿上新衣,认真着装打扮,带着新年礼物到亲人朋友家里拜年,联络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

如今,手机等通讯方式的普及,上门拜年的人也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人手一部手机,都渐渐成了“低头族”。如今的亲戚朋友的情谊,大多是靠着老一辈人在维系着。

03 年味越来越淡,还有过年的必要吗?

春节,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文化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中,中国人一直坚持着这种传统的习俗,春节,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象征符号,它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一个“年”字,承载了中国人多少绵情蜜意。一个“年”字,已深深印在中国人的骨骼血脉里。

为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年味再怎么变淡,我们心中的那份家的信仰,不应该变。寒冬腊月的冬季里,好好过年,便是对家人最长情的告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