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随笔|源远流长的阜阳酒文化

 颍州西湖会老堂 2023-02-20 发布于安徽

  阜阳酒文化源远而流长,独特而丰富,有着诸多的实物和传说,有着“酒乡”的美誉。2010年9月,全国“最佳投资城市”正式揭榜,阜阳榜上有名,其理由是:阜阳是一个“用美酒表达热情、用孺牛塑造品格、用铁轨承载雄心、用煤电点燃希望”的城市。

阜南出土商周时期酒器--国宝级文物“龙虎尊”

阜阳酿酒文化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1957年6月,在阜南县朱寨镇三河村常白庄自然村台家寺遗址附近的小润河流域(月亮湾)出土了殷商时期的青铜重器——国宝级文物“龙虎纹尊”(龙虎尊)及饕餮纹尊等一批盛酒器。据王秋生主编《阜阳文化史》记载:“商代龙虎铜尊,酒器,青铜质。侈口,束颈、折肩,鼓腹,高圈足。腹部被三个云纹缕空扉棱分割为三区,每区在细密的云纹衬底上铸出贰虎噬人图形;肩部铸出游龙三条,龙首伸出肩处。虎首、龙首均作高浮雕处理。虎尾之下铸1条夔龙,隔靡棱与另一条夔龙相对,形成一个完整的兽面纹。圈足上部有三个十字镂孔和一周凸弦纹,圈足下部饰三组平雕兽面纹。通高50厘米,口径45厘米,腹深41.5厘米,足径24厘米(重约20千克)。1957年6月阜南县朱寨海孜村常白庄润河湾出土,与龙虎尊同时出土的还有尊一、斝二、爵二、觚二。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遗有晋代“酒仙”刘伶墓,及“杜康烧酒遗址“等酿酒文物遗存。据李学红编《口孜风物录》(内部资料)记载:刘伶墓位于口孜集北头坝堤北坡下30米处,西距刘伶路南段约5米。该墓于1959年3月11日清理,系一单道小型砖墓,墓砖有几何纹、鱼月纹、田字框纹,墓底有散乱人骨和红胎绿釉陶屋、陶鸽及灰色蓖纹和素面弦纹陶片。墓旁石碑刻有“晋刘伶墓,大清宣统三年中秋月中浣,花翎二品衔直隶候补道程文葆敬立”字样。相传,刘伶墓前的这块清代残碑被外地一家酒厂花钱买走,作为自己品牌的原始证据而保存起来,秘不示人。

颍东区口孜镇杜岗村杜康酿酒处古井亭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杜康酿遗址古井”。如以口孜镇新老街交叉的十字路口东北侧的刘伶墓遗址为起点,沿着颍河北大堤,走到口孜镇东北方向近2公里处,有个因杜康(或其后人)酿酒处而得名的“杜岗村”(杜康村)。在村东遗有杜康酿酒池和古井,相传杜康当年酿酒取用的就是这眼古井中的水。

在阜阳流传着“杜康酿酒刘伶醉”的典故。相传在魏晋年间,一日刘伶偕诸友出了汝阴城,沿着颍河岸边行至繁华的口孜集,循着酒香来到一条深邃的小巷,恰逢杜康后人在酿酒,于是古道热肠的口孜人呈上佳酿供刘伶品尝。刘伶连喝数碗,酩酊大醉,三年未醒。待第四年醒来,他惊呼:“三年矣,如今身处何地?”杜康后人一听,大喜,此酒自酒祖杜康发明以来,尚未取名,今日偶得佳名”。“醉三秋”酒由此得名。

东坡饮酒图

    宋代颍州土地肥沃,是较为富庶的地区之一,盛产麦类、稻类和杂粮,且有米稻之饶;水质纯净甘冽,欧苏皆有“壤厚泉甘”之赞,因此酿酒颇为发达。主要采用当地产的糯稻等进行作坊式酿酒。糯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脱粒之后称为糯米(俗称江米),有黏性,适合酿酒或做糕点等食品。皇祐二年(1050)年春,东坡的恩师欧阳修在颍州写下了著名的诗作《食糟民》,其中有“田家种糯官酿酒,榷利秋毫升与斗”,“不见田中种糯人,釜无糜粥度冬春?”等句,即是指用糯稻酿酒之事。北宋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二十二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到颍州任。东坡凭着丰富的酿酒实践经验,有可能对颍州的官府酿酒业予以了关注和指导。此时颍州官方在城内设有酒务采用当地产的糯稻进行作坊酿酒,所产“香泉酒”闻名遐迩。欧苏守颍的宴集活动,皆以此酒为主。元祐六年(1091)十二月二日,苏轼在颍州荐福禅寺布置灵堂,哀悼恩师张方平,即用颍州最好的“香泉酒”祭祀。东坡有“白酒真到齐,红裙已放郑”(《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诗句,并自注:“酒尚有香泉一壶,为乐全(张方平)先生服(丧),不作乐也。” 苏东坡是公认的“酿酒的实验者”、把盏为乐的“酒仙”,喜人饮酒的乐观者,有酿酒专论《酒经》传世。时颍州有官设酒坊,酿造“香泉酒”。冬遇雪灾时,他拿出酒务作坊存放的柴碳赈济百姓。他继承恩师欧公聚星堂《咏雪》衣钵,续写了《聚星堂雪并序》新篇。其酒后“仇池”梦境成为与陶渊明桃花源仙境媲美的佳作。在美酒的浸润下,他大楷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草书长卷《醉翁亭记》。东坡守颍半年间创作诗词约109首,不少与饮酒相关。他把酒比喻为创作灵感的“钓诗钩”,解除忧郁的“扫愁帚”。撰写了《赵景贶以诗求东斋榜铭,昨日闻都下寄酒来,戏和其韵,求分一壶作润笔也》《洞庭春色并引》《洞庭春色赋》等一系列涉酒名篇,为弘扬颍州酒文化作出了贡献。

高粱作物在历史上曾是阜阳的传统优势品种。高粱,阜阳民间习称为“秫秫”(或蜀黍、蜀秫)、红粮等,阜阳旧志对高粱品种多有记载。明正德《颍州志》(卷之三·五谷部)记载:“蜀秫、狼尾秫、珍珠秫、黑壳秫、鸠眼秫、金苗秫”数种。阜阳高粱酿造的白酒自古就久负盛名。清宣统末年安徽巡抚冯煦主修《皖政辑要》(物产·植物表)记载:“蜀黍有赤白黄黑各种,亦有粘者。产颍州府属”,“高粱酒颍州府制”。用高粱酿酒是纯粮品质的象征,高粱酒清澈透明,香气扑鼻,甘润爽口,回味悠长。

金种子酒厂明代老窑池

 阜阳“明代古窖池遗址”的发现,也印证了阜阳酿酒历史的悠远。古窖池遗址位于金种子集团厂区院内,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黄淮地区现存窖龄最老、连续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大曲酒发酵窖池之一。出土时,池窖存有明代青砖池埂,池底现汉、唐遗物和明代黑釉酒缸、高足碗、莲花纹青花瓷碗和盏子等文物。经省文物局专家鉴定,现存7口古窖池属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2)的酿酒遗存,距今500余年。文史专家考证,金种子古窖池遗址应为明代正德年间,巨贾侯大升从山西省高平县迁徙到颍州,开办大升酒坊所在地,后因黄河泛滥而被湮。2013年元月,“明代古窖池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金种子酒仍然继续沿用着最古老的原生态酿造工艺,酿出的白酒历久弥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种子酿酒老窑池遗址保护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