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而育之(教而不育谓之术,教而育之谓之道!聊身边教育,分享育人之道)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一些内容是关于教师职称、工资待遇、工作量等利好消息。 教师职称
48岁的张老师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晋升了高级职称,但是由于学校没有岗位,只能处于“待聘”状态,学校原有的高级职称教师工作关系调出,或者到龄退休,空出岗位后,张老师才能被聘用。 类似张老师的例子,在基层学校并不少见。假如某学校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结构比例为4:4:2,就意味着学校初级岗位和中级岗位分别占40%,只有20%的岗位为高级职称。中级和高级职称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就注定中、高级职称的数量有限,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十分必要,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希望。 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岗位比例结构,尤其要增加高级职称的岗位数,十分必要。 工资待遇
国家早先发布的文件中,要求把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列入政府必保支出,教育部2022工作要求再一次进行了明确。 新《教师法》(征订意见稿中)曾提到,要提高教龄津贴标准,但是由于从意见征订完成到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教龄津贴标准,这无疑加快了教龄津贴新标准方案的实施。 每月最高10元封顶,已经实施了30多年的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深受诟病。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有利于激励老师们终身从教,这对全体教师来说,是个好消息。 国家每个月为乡村教师发放数百元不等的生活补助,已经让县城教师羡慕不已,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要逐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并且要支持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可以预见,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让年轻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达到下得去、留得住的目标,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工作量
“学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现象,在某些地区非常严重。一些老师笑称“自己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只能抽空上课”,老师们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很多非教学性任务,压得老师喘不过气。 “双减”政策出台,切实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老师们身上的负担并没有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要求,要推进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严控进校园事项,并且要督促各地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希望各地能严格落实这一政策,减轻中小学教师身上过重的负担。 写在最后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愿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能严格落实,也愿老师们努力工作,迎接大家的,是职称、待遇、工作量一大波利好消息。 未来可期! 我是教而育之,感谢您的阅读,也感谢您的转发、关注、评论、收藏、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