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母校——武宣县武宣民办中学

 仙榕 2022-02-08

前言:60年前,在武宣教育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容易被人遗忘、但曾创造过辉煌的学校——武宣县武宣民办中学。今天,让我们重温那段尘封的历史!

武宣县武宣民办中学

首届同学毕业照

叶爱芬同学毕业证

李清鸿代表同学在聚会上发言,全文如下:
武宣县武宣民办中学(以下简称武宣民中)——是我的母校,我于1962至1965年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宝贵而难忘的初中学习生活,至今已48年了。但是,在校时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老师和同学们的音容笑貌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母校成立于1962年,位于武宣镇蔡家岭,校长是镇委书记岳俊峰,主要面向武宣镇招生,录取历、应届小学毕业生。学校有三间头民房,座南朝北,东西两间房是教室,学生自带桌椅,当时我带了一张长条凳,吴建忠带桌子,就这样入学我们成了同桌。中间是厅,摆放着一付乒乓球桌;紧靠着屋后面的东西两个小房是教师办公室,两间办公室之间是个天井。教室前面是个平台,平台东边有个跳高跳远的沙坑,平台外有一棵柚子树和几棵枣树,一付双扛安放在这里;学校左前方是个简陋的篮球场。

在民中的学习生活是令人难忘的,当时给我印象最深又最感兴趣的是听兰福安老师讲《红岩》的故事,我清楚地记得,每当兰老师来上课给我们讲《红岩》故事的时候,课堂就出奇的安静,兰老师那娓娓动听磁石般的声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同学,大家都屏着呼吸全神贯注地听着。兰老师每节课只讲了一部分下课时间就到了,每次讲完后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悬念,很吊胃口,因此很盼望下节课早点到来,恨不得一口气听完整个故事!从那时起,我就非常地崇敬兰老师!后来,当他去参军的时候,《红岩》故事还没讲完,太遗憾了!当时同学们都强烈要求把兰老师要回来,我更象一位失恋的姑娘天天盼着老师的归来!

后来,李春蓉和黄佐儒老师又相继地离开了我们,那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失望,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感!当阮耀忠老师从武宣中学调来我校任校主任后,我心里才得到慰籍。如今,尽管岁月沧桑,时光荏苒,但是,这浓浓的师生之情在我心里总是挥之不去!

阮老师上我们的政治课,记得他上课常给我们讲毛主席语录。受他的影响,我在中考语文的作文中,至少引用了毛主席语录二次以上。我想,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是否由于我引用了毛主席语录才被录取升学?因为我发现许多平时学习成绩比我好的同学都没得录取啊!记得我的录取通知书也是他亲自送到我家的。

教我们语文的是洪志琪老师,他是我们武宣东街最早的大学毕业生之一。他知识渊博,讲课声音洪亮,很会写诗。有一次我在作文中用了“汹涌澎湃”这个词,他在批改我的作文时在这个词下面用红笔画了一条波浪线,我不懂其意,拿着作文本去办公室向他请教,他说:这是用得较好的词。于是我心里甜滋滋的!记得他给我们上《李自成》课文时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使我们感到革命事业的艰辛。

我们民中首届毕业生从1994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七次聚会,且一次比一次好。我们每次都邀请老师们参加。洪老师每次参加聚会都献上几首好诗,王觉新同学也和他一样会写诗,而且每次聚会都有佳作发表,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洪老师现在已有85岁高龄了,身体依然那么健康,性格依然那么豪爽,思想依然那么活跃,心态依然那么美好!我由衷地祝福他福寿双全。

邓克忠老师教我们的数学,他功底深厚,为人谦和,聚会时常和我们在一起谈心、娱乐。

母校的师生多才多艺!当年在武宣红庙前的大戏台演出了《双枪老太婆》、《刘四姐》等歌剧曾轰动整个县城。黎镇桃、邓克忠等老师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陈秀娟、朱刚信、包友成、黎登发、张建飞等同学更是把自己的文艺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为有这些异常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在体育方面,大家知道,母校的篮球架和乒乓球桌是老师们努力争取来的,那个简陋的篮球场是老师带领我们平整起来的,才使我们这些好动的孩子有了锻炼身体的场所。

那时,我不大会打乒乓球,往往上去才得发一次球就被打下来了,被打下来后往往又要再等好久的时间才重新轮流到,所以课余我更多的时间是在篮球场上抢篮球投篮,因为那个篮球是人人都可以去抢的,只要你有力气,跳得高或站在那里守株待兔,常常能抓得到球投篮。有些球迷,放学了不回家仍在那里抢球投篮,我是其中一个。正是有了这些体育器械,才造就了象邓树忠、杨泽辉、王觉新、黎登发等体育人才。

邓树忠同学对篮球和乒乓球都打得非常好,他能在篮球场近中线的地方投篮,命中率很高,他的弹跳力极好,毕业后他参加了县篮球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象州县运江镇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到象州县城出差,有幸看到了一场有他上场的武宣与象州的篮球比赛。身在异乡的我能看到昔日的老同学代表县队驰骋球场,心中一股自豪感由然而生!

我们毕业那一年,邓树忠同学代表我校在武宣中学进行了一场乒乓球比赛,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清楚地记得他用反面球拍扣杀对方放过来高球的情景,真是精彩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后来我在和别人打乒乓球时遇到对方放高球时也试图用他那种方法扣杀,但几次没能成功,所以我挺佩服他的!

我还佩服我校的两位高才生,那就是老班长黄桂军和包瑞云同学,黄桂军文质彬彬,笑容可掬,可亲可敬,有极高的修养,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几次同学聚会,他都起到很重要的核心作用,第一次聚会就是在他家举行的;包瑞云同学是个活泼可爱,美丽灵气的姑娘,有个学期她坐位在我前面,课余时间,她偶尔会回过头来和我们男同学说话,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唱歌优美动听,我很喜欢听她唱《谁不说俺家乡好》那首电影插曲。毕业后黄桂军和她都考上了武宣中学高中,后来,他(她)们分别在武宣和柳州当上了人民教师。我想,要不是因为那场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相信他(她)们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李清鸿  2013年10月19日

同学毕业48周年聚会合影

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合影

   聚会感怀

     李清鸿
   1 .师生欢聚
民中毕业五十年,
师生聚会喜空前。
吟诗作赋忆古今,
卡拉 0 k  舞翩跹。
养生有道心态好,
太极武术身骄健。
同学情谊深似海,
老师恩德大无边!

   2 .怀念母校
艰苦岁月民中开,
咱们有幸得进来。
两间陋室培桃李,
一座民房育人才。
冬去春复秋几度,
寒窗苦读整三载。
感谢母校包容我,
老师恩德不忘怀。

  3 .感叹人生
告别母校五十秋,
人生坎坷几多愁。
太平盛世民富裕,
岁月蹉跎已白头。
谆谆师导今犹在,
浓浓生情常保留。
虽近古稀莫叹老,
争取再上一层楼。
  2015年5月
同学聚会其他照片:

1994年同学毕业29周年聚会合影

1995年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合影

2000年同学毕业35周年聚会合影

2005年同学毕业40周年聚会合影

2010年同学毕业45周年聚会合影

师恩难忘,师生情深

配图:王觉新   陈秀娟  叶爱芬

修改:仙   榕    陈   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