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认为“繁体书法”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网友:说得对

 新用户3536Meiv 2022-02-09

文|夏绍毅

【摘要】:当代人对书法的学习,最大的困难不是笔墨技法,而是对繁体字的熟练书写。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他们认为繁体字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必须要彻底抛弃,他们搬出鲁迅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样权威说法,好让推崇繁体字的书家找不出反驳理由。这些都是摆在书法人士面前非常疑惑的问题,如果认识不清,一定会对书法的学习大打折扣。为此,本文针对此问题作一简单探讨,旨在抛砖引玉,去除书法学习道路上的“心病”,欢迎诸方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书法;用笔;汉字;繁体书法;笔力;笔墨线条;鲁迅;

鲁迅认为“繁体书法”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网友:说得对

鲁迅画像

一、 为何说鲁迅提出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放在今天就不合时宜了?

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行的是简体字,绝大部分人的当代年轻人,几乎与繁体字绝缘了。他们看不懂繁体字,看不懂古文,更别说创作格律诗词了。鲁迅先生确实说过“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过激语言,其言论正确与否,大家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断章取义,先去了解下鲁迅说这话的历史背景,或许你会有新的看法。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冲锋陷阵的战士,其身上闪耀出的积极光芒想必大家都不再陌生。他在说这句话之前,曾发表过一篇叫《关于新文字》的文章,他说:“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过了一段时间,他才正式亮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观点,原文是这样的: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字。”

鲁迅先生所说的汉字其实就是指繁体字,因为他们在那个年代之前一直都是使用繁体字。

鲁迅认为的汉字,太过繁复,笔画太多,难写难记,普通老百姓是很难学好的,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国人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鲁迅的言论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这句话放在当代社会,那就行不通了。为何?

你想想,当代社会,文盲还存在吗?不识字的人还有没有?当代年轻人与旧社会的年轻人具有天壤之别。国家多年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几乎扫除所有文盲,取而代之的是极具个性思想的年轻人。在当代社会,物质财富倒是上来了,生活富裕了,但是精神财富却没跟上来。很多年轻人由于受到西方“金钱至上”的腐朽思想腐蚀,变得毫无节操、毫无追求,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他们沉迷于垃圾游戏、陷入抖音视频而不能自拔。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于是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加强国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在义务教育阶段,把历史科目列入中高考必考项目,同时增加孩子们的文化艺术类的考核,特别是国画书法,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抬出鲁迅先生提出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论点,那么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鲁迅认为“繁体书法”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网友:说得对

明 李应祯 行书致沈周信札 局部

二、“繁体书法”对社会发展真的无任何积极意义吗?

繁体书法到底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没有积极意义?只要你深入思考一下就不难得出结论。要知道,繁体字是连接古人思想的桥梁和纽带,古人的智慧是凝结在古人的思想著作里面的,流传下来的都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宝贵财富。练习书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辨识繁体字,然后才开始学习笔墨技法,如果你繁体字这一关过不了,那么你的书法一定难有大的进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你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心灵的质量逐步得到提升,你的人生找到了归宿,精神得到了寄托,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个人价值就是整个社会价值的缩影,那么你说说到底有没有促进社会进步呢?

由此可见,繁体书法对个人的心性修养和社会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鲁迅认为“繁体书法”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网友:说得对

明 李应祯 行书致沈周信札 局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繁体书法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了,并下大力推行和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繁体书法一定会重放光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