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诊与针刺的相关性

 DP扬帆启航2018 2022-02-09

在《灵枢》和《素问》中,多处提及脉诊的信息,因《灵枢》所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故又称为《针经》,其中多处提及针刺与诊脉的相关性,以及脉诊在针刺中的重要性,今削繁去简,以存其要,希能终而不灭,久而不绝,工徒勿误,学者惟明。

一、为什么针刺前必须诊脉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指出针刺治疗前应先行诊脉,根据脉诊探求判别经气的强弱盛衰,然后才进行针刺施术。

古人将经脉比作是自然界的河流,如《灵枢经水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十二经水,内属于五脏六腑”,“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经络中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人体四肢五官九窍、皮肤肌肉组织器官等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重要保障。故有“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机关者也”。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不息的,因此《灵枢脉度第十七篇》中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终而复始,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灵枢痈疽第八十一篇》说:“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则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

疾病的发生多与经络气血的运行出现异常,针刺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刺激穴位,以通调相应经络的气血,使经脉气血调畅,疏布运行恢复正常而发挥作用。

《逆顺第五十五》:气之逆顺也,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因此针刺前脉诊可以帮助判断经脉气血的盛衰,同时还有助于判断脏腑精气的强弱,知其予后死生。如《灵枢根结篇》说:“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

二、为什么脉诊才可以判断经气的盛衰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经脉是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使机体免受受外邪入侵。《灵枢经脉篇》说:“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此处的足太阴,后世多数的校注均认为是笔误,实为手太阴之脉。就是说经脉的走行位置均较深,多位于深部的分肉之间,很难直接感知其气血的盛衰。但十二经脉在如环无端的运行中,仅在手太阴肺在桡骨茎突(核骨)的位置,皮薄肉少,可以直接感知触摸到。因此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之说。

此处之“气口”即为寸口。《素问·五藏别论》说:“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王冰次注所云:“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脉之动静,故云脉口;皆同取于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是则寸口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一》说:“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其实则一耳。”

因此,脉诊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寸口脉象的变化来揣测经络、脏腑气血的盛衰虚实,故有“气口独为五脏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说。《终始篇》特别指出:“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针道毕矣”,足见其重要性。

三、脉象的变化有哪些体现、有何意义?

在了解脉象诸多变化前,先必须清楚正常人的脉象如何,方可明白异常脉象的表现。在《灵枢终始篇》中说:“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中也介绍了正常人的脉象特点,如“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以法。”其间介绍了脉动数以呼吸计数,5为平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数。“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人一吸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在《灵枢脉要精微论》里详细介绍了不同的脉像及其信义,“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也说:“黄帝曰:病有主变,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气,小气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

四、在临床诊疗中如何运用脉诊、其指导意义如何?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中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说明临床脉诊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切脉的时机,“诊法常以平旦,阳气未动,阴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即诊脉最好的时间在晨起时,这个时候的脉象最能反映人体的真实情况,但可操作性不强。《灵枢终始篇》中有一段话是关于“刺禁”的,“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已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新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怒,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十二种刺禁情况下,人体经脉的气血散乱,“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于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查,是谓伐身,形体淫泆,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即在这种情况下针刺,容易加重病情,使邪气复生。

具体到临床脉诊在针刺中的指导意义,在《灵枢终始篇》说:”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针对具体的脉象在针刺中的运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提到,“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灵枢根结篇》也提出:”气滑则出疾,气涩则出迟;气悍则针小以入浅,气涩则针大以入深。深则欲留,浅则欲疾。“

《内经》中也提出,并不是所有的脉象情况都适合针刺治疗。古人将经脉中的气血,取类比像作自然界的水流,如《灵枢经水篇》说:”经水之经脉也,其远近大小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耐何?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那么针刺治疗就类似于疏通河道、调节水流一样,河中无水,或者说脉中气血俱少,则无水可调,无气血可用。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灵枢终始篇》“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泄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是者,弗灸。不已者,因而泻之,则五脏气坏矣。因此对于脉小或者少气者,不建议针刺治疗,即使针刺后也予后不佳,且易加重病情。这种情况下建议可用补益气血的药物,使机体气血充盈后再行针刺治疗。《素问缪刺论》说:”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在临床运用中,还要根据左右脉象的三部九候查之原,以明经病还是络病,经病者经刺,络病者缪刺之。

                                                                     陈振虎

                                                       2020年11月15于广中医三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