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南事变中,唯独此人率部成功实现突围,结果55年授衔为开国上将

 山空天入海 2022-02-09

众所周知,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悲愤之余写下了著名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是我军历史上蒙受重大损失的一起事件,新四军几乎全军覆没,军长叶挺被扣留,军长叶挺下山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等高级干部牺牲。

鲜为人知的是,皖南事变中有一支部队实现了突围,而司令员在1955年更是被授予了开国上将,这个人就是傅秋涛。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分为左、中、右三路纵队北上,傅秋涛担任左路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当时新四军军部制定的北上路线是“绕道”路线,从云岭南下茂林、三溪进入宁国,然后转入广德、郎溪到溧阳,最终渡过长江北上。这一北方路线在执行时出了问题,由于纵队攻克星潭失败,使得局势特别危急。

近些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关于皖南事变的资料被解密,人们终于了解了傅秋涛所部为何能成功突围。解密资料显示,当时叶挺和项英的指挥思想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其中中路纵队、右路纵队都因军部的指挥失误,没有把握住战机。

只有傅秋涛率领的左路纵队,在战斗打响后因电台被炸毁,失去了与军部的联系。恰恰是电台的被毁,使得傅秋涛所部能够独立行动,这是左路纵队得以突围的关键之所在。

与军队失去联系后,傅秋涛所部召开了对突围至关重要的“梓坑会议”。紧急关头,傅秋涛和部下制定了两个行军路线:一是原路退回,渡过长江到无为;二是从云岭向东部进军,目的地是苏南。经过对两个行军路线利弊的分析,最终大家形成了一致意见,向苏南进发。

兵行险招,傅秋涛最终实现了突破,而且成为皖南事变唯一一支突围成功的部队。多年后,傅秋涛在和家人讲述皖南事变突围那段历史时,老人感慨地说道,

“电台没了,又离开了军部,当时的心情就像没娘的孩子,孤独极了!一股脑想的是,赶快突围去苏南找党,找陈老总!现在看来,新一纵队之所以能突围出这么多中、高级干部,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广大人民对新四军的爱护和支持。在危难的时候,连青帮和洪帮都肯出来帮助我们,更不要说广大的人民群众了!”

参考资料:《揭秘皖南事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