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高血压病的分型辨证治疗

 平安健康LZJ 2022-02-09
高血压病乃现代医学之病名,属于中医的“头痛”“眩晕”“肝风”等范畴。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较多,中医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脏腑的虚实、发病的诱因以及脉象和舌苔的变化,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分述如下。
病案举例
病例:赵某,女,46岁,2016年8月16日初诊。主诉患高血压病3年余,服西药降压效果不佳,平时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精神不佳,近日症状加重,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减退、舌红、脉沉细症状,血压165/10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
辨证:肝肾亏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肝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处方:枸杞子24克,菊花12克,熟地30克,山茱萸24克,钩藤24克,桑寄生30克,山药20克,泽泻18克,丹皮12克,茯苓24克,牛膝30克。
每日1剂。服药5剂后,患者眩晕、头痛症状减轻,时有失眠,血压155/95毫米汞柱。
上方加杜仲30克,酸枣仁24克。继服1个月后,患者血压降为140/90毫米汞柱,诸症减轻。
为了巩固疗效改为丸药,患者口服3个月,血压平稳,精神好转。
辨证分型
一、肝阳上亢型
主证:头痛、头胀、眩晕,耳鸣,烦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口干,心烦失眠,溲黄便结,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清热,补益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汤加减。
处方:天麻15克,钩藤30克,石决明20克,栀子20克,黄芩15克,牛膝24克,杜仲30克,益母草20克,桑寄生24克,夜交藤30克,茯苓24克。
加减:伴烦热甚者加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伴心悸者加甘松15克,炙甘草30克;伴失眠者加酸枣仁24克;伴口干舌红者加沙参24克,石斛18克;伴大便秘结加全瓜蒌24克,生大黄15克。
二、肝气郁结型
主证:头痛头晕,胸胁满闷,精神差,多愁善虑,多梦易惊,时有经前乳房胀痛,少腹胀满,舌苔薄白稍腻,脉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18克,薄荷12克,当归24克,白芍30克,茯苓20克,白术24克,甘草10克,生姜6片。
加减:多梦易惊者加磁石24克,珍珠母18克;伴乳房胀痛者加青皮15克,香附24克;伴多愁善虑者加百合30克,郁金24克;伴腹胀满者加枳实24克,生薏仁30克。
三、痰湿壅盛型
主证:头痛头晕、头重如蒙,呕吐痰涎、口苦黏腻,心悸胸闷,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平肝熄风、健脾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半夏12克,白术24克,天麻15克,当归24克,川芎30克,茯苓24克,陈皮18克。
加减:伴呕吐频发者加代赭石24克,旋复花15克;伴痰多胸闷者加全瓜蒌24克,丹参30克;伴苔黄腻者加黄芩15克,天竺黄18克。
四、气虚血瘀型
主证:眩晕、头痛,耳鸣,气短乏力、肢体麻木、活动不利,心悸胸闷或痛,舌淡红或有瘀点,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补益气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5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24克,白芍30克,川芎30克,地龙15克,益母草24克,葛根24克,桑寄生30克。
加减:伴心悸胸闷者加丹参30克,瓜蒌24克;伴肢体麻木者加桑枝30克,鸡血藤24克。
五、肝肾亏虚型
主证:头痛头晕,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健忘耳鸣,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心烦口干,舌苔少黄,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肝熄风。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处方:枸杞24克,菊花12克,熟地30克,山茱萸24克,钩藤24克,桑寄生30克,山药20克,泽泻18克,丹皮12克,茯苓24克,牛膝30克。
加减:伴头晕严重者加牡蛎24克,石决明18克;伴心悸、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30克,醋五味24克;伴肢体麻木者加地龙15克,络石藤30克;伴耳鸣耳聋者加杜仲30克,磁石24克。
小结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
《皇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刘河间云:“因烦劳则五志过极,心火亢盛,肾水衰,水不能制之,则热气怫郁,遂致心神昏冒,筋骨不用,甚则猝倒无知。”又云:“风火皆阳,二阳相搏可引起眩。”朱丹溪云:“无痰不作眩。”
中老年人脏腑生理机能减退,气血生成不足,精亏血少,髓海空虚,肝肾亏虚难以推动血液运行,瘀阻脉络,脑失滋养而致眩晕。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其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属本虚标实证。
在治疗本病时,还要注意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必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着重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清之的原则分治。
然而,临床见到的高血压病,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病同证异,这就要求临证时细审辨证,灵活变通,既不可固执一法一方,更不能机械地进行论治。
治疗高血压病不可求之过急,病多渐积而成,祛病如抽丝,需要逐步治疗观察。在治疗过程中要守法守方,坚持一段时间以观后效。有些病例服药后血压下降至正常,但停药一段时间,血压又上升,还要继续辨证治疗;尤其要循证求因,在全身情况好转的基础上血压就会逐渐稳定,不要一见血压有变动,就认为无效而放弃治疗。
总之,在高血压病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把辨证贯彻始终。只有药证合拍,才能获得显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