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引江精神,助新锐成长

 丁中广祥 2022-02-09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伟大的引江精神,促进丁沟中学青年新锐教师快速成长。4月27日,丁沟中学党总支支委、副校长黄跃仁带领青年新锐教师赶赴扬州市红色教育基地——江都水利枢纽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锤炼自身修养。

首先,全体成员参观了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江都水利枢纽展览馆,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一幅幅珍贵历史图片的细致解读,近距离地感触到治理淮河之难、南水北调工程之艰,水利管理之细,对江都水利枢纽人在长期治水实践中所形成的引江精神“引源、厚泽、卓创、致远”有了直观的感受。

接着,全体成员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讲解员讲解了第四抽水泵运行情况。作为整个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中规模最大的抽水机站,第四抽水站一直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履行职责,所抽取的水样经相关检测完全符合国家要求。江都水利枢纽人的敬业精神让全体成员肃然起敬。

最后,全体成员参观了南水北调工程展馆,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与实施概况,观看了南水北调工程纪录片,大家懂得了“一江清水北送,为有源头江都”内涵,领略了水利人的智慧。

本次活动让青年新锐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引江精神。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引江精神为指引,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忠诚履职,提升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为江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部分青年教师学习心得

学习引江精神,奋斗新时代

沈晴

4月27号上午,我有幸参加了丁沟中学党总支组织的红色教育活动,参观了引江水利枢纽,深入了解引江水利枢纽的相关工程,下面我谈一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在水利枢纽展览馆,我了解到了引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江淮明珠”的文化魅力。工程既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从上世纪开始建设投入使用到如今,工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更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工程背后从建设到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引源厚泽为人民,卓创致远担使命”为基本内涵的“引江精神”。它产生于历史实践活动,熔铸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精神在江淮大地的生动表现,也是江都人民真抓实干,不断奋斗的生动体现。“引江精神”不仅激励着一代代建设者勇担使命,不忘初心,一往无前,更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在新时代努力奋斗。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国家和民族如此,个人也应如此。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我觉得我更需要深刻解读“引江精神”,领会精神要义,并以此为力量,努力奋斗。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对待每一项工作,时刻记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把每一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不断地超越自我,在新时代奋斗不息!

唯有源头活水来

陈卓君

2021年4月27日,虽然早晨蒙蒙细雨,但到达了引江,满眼的绿立即让心中稍有的阴郁一扫而光。随后我们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展览厅。

古语常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在这里,我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水的不争,还有水的厚泽万民。水因重力往低处流,但水利枢纽却将其由低引高,非辛苦研究和实验锤炼不可得。

行走在参观的路上,我的心头涌起无限感慨,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水,几乎事事离不开它,而北方还存在一些地区水源匮乏,洗衣做饭也成问题,故才有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出现。而今,东线工程日臻完善,“一江春水向北流”,水利工程也真正做到了“利”字。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我们治水兴水,管水护水指明了方向,引源·厚泽·卓创·致远,引江也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这一方向。

立于自然之中,会明白自我的渺小,立于工程之下,会顿悟非一日之功。胡适先生在《致毕业生》中曾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作为党员也应该有这样的追求与情怀,以当代之功传万世之利。

江淮明珠,活水源头,自有别样浪漫。

“水之子”,寻足迹,学精神

陈 蕾

4月27日,虽是细雨朦胧,但春花却显得格外明艳。在丁沟中学党总支的组织下,我很荣幸能走进江都水利枢纽,学习引江拼搏奋斗的精神。三年的河海学习生涯,尽管自己的专业和“水”毫无半点关系,但多多少少了解到水及治水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复杂而艰巨的,参观之余,我更是怀着一份“水之子”的敬慕之情。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参观了“江淮明珠”展览馆、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南水北调展示馆以及观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江都水利枢纽专题片。在“江淮明珠”展览馆,大家全面认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历经17年建设和50多年运行情况,进一步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在第四抽水站,大家仔细聆听抽水泵运行机制和水源地水质情况的介绍;在南水北调展示馆,结合现场沙盘展示,大家详细了解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运行情况。在游览参观的举手投足间,我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这一奇妙反应所流露出的“引江”精神——人民至上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永争一流的进取精神,这是几代水利人埋头于改天换地的历史实践活动,勇于攀登、不断进取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精神在江淮大地上的生动体现。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深被这样的中国精神折服,激励着我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要在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忘初心,主动作为,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求真务实,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对待教学工作;坚持团结奋斗,开拓创新,摒弃思维定势和陈旧理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教育难题;坚持永争一流,不断追赶超越,不断争先进位,尽最大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我很自豪我曾经是一名“水之子”,如今,我心存“水之子”的这份情怀走进丁中,未来将以“人民至上、求真务实、团结奋斗、永争一流”的引江精神为榜样,认真学习,踏实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三尺讲台绽放光彩。

传引江精神,做有为青年

陈雨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4月27日上午我很荣幸参观了江都引江水利枢纽,深入了解了引江水利枢纽的前世今生,体悟了“引源、厚泽、卓创、致远”的引江精神,感受良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濒长江,北连淮水,西拥邗沟,东贯通扬。如若没有生生不息的源头,如何有源源不断的四通八达,可见“引源”是南水北调工程之基。当然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引源,更要引好源。社会需要涌现精英人才,国家民族才能繁荣富强;党内需要注入新鲜血液,红色精神才能历久弥新;教师队伍需要新锐教师,教育事业才能永续发展。源头要活,教师要锐,由新到锐,且行且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厚泽”内涵为“厚实和顺,容养万物,润泽一方”。“厚”取深,重,多之意。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其实一桶水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是小溪,必须要有厚实的知识滋养学生,必须用厚实的德行润泽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更要有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去包容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重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卓创”具有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之含义。既概括了江都水利枢纽人的工作态度与良好的精神风貌,又展现了管理处五十年来发展的良好成绩。卓创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既体现为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工作态度,也表现为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丁沟中学同样有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党员教师主动带头,为新锐教师树立良好榜样。在这些前辈的鞭策下,我始终把“艰苦奋斗,玉汝于成”作为工作宗旨,积极上进,奋勇争先,永不满足,精益求精,向成熟骨干教师迈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致远”可以引申为乘风破浪,奔向前方,突显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伟大事业的坚强决心。南水北调工程浩大而艰巨,但正因为如此远大的事业激励着每一位工作人员兢兢业业。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一代青年教师,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传承引江精神,争做有为青年。我们要有引领学生的源头之水,要有包容学生的厚德之性,要有孜孜不倦的卓创之心,要有勇于攀登的致远之行。“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勇争一流”是我们丁沟中学教师团队始终不变的本色。

传承引江精神,不忘初心使命

焦晨曦

迷蒙的烟雨之中,我紧随着伟人的脚步,参观了南水北调的源头江都站,并在展览馆讲解员的帮助下,了解了这项伟大工程的辉煌历史。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本项工程的初衷,也是跨越了好几代领导人,依旧不变的初心。展览馆里黄铜雕塑了这样一幅画面,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带着孩子在因洪水而破败不堪的江边绝望地张望,那是何等让人心酸。

自古以来,南方水患,北方旱灾就是难题,可困于科技发展和社会现实,总是无法解决。那么在有一定科技和人力条件的新中国,就绝对不会忽视这项涉及百姓民生的问题,解决它,为了最伟大而又辛苦活着的百姓们。

在此背景下,初代领导人规划出南水北调的最初蓝图,而历代领导人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并传承前人的意志。引源,厚泽,卓创,致远。这是南水北调的精神,"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引源头之水,滋润万物,追求卓越,奔向远方。“江淮明珠”名不虛传。

展览馆里还留存着最初的设计规划方案,以及在那个时候工人齐力共建的画面,当时的技术在如今看来可能已经落后。不过,展览馆里也有最新的模型,它们细致而精密,最新规划的二期计划,包括对雄安新区的规划都具体而细节,还有诸多精密的高科技仪器。

历史与未来,交汇于此,不变的只是那颗真诚跳动的为国为民的红心,难凉的是融在江河中灌溉万物的热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离开时,我抬头,看着展览馆最前刻着大大的“源头”二字的红褐色石碑,我暗中想看,这是承诺,而它会被好好兑现的。

供稿/跃仁   编辑/广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