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骥才趣解散文、小说和诗歌,真是太有才了!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关于散文、小说、诗歌的区别,要想说清楚,估计需要写一篇几千字的论文。
不过,著名作家冯骥才用了不到50个字,就把这三个概念区分开来。
冯骥才老师的原话是这样的: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从大地上被弹射到月亮里——那就是诗歌。
散文 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一般不进行虚构,不就像“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吗?
那么,平平常常走在路上有啥可写的?当然有,这个人是走在柏油路上,还是走在乡间小道上?这个人孤独的游子,还是踏青的恋人?时间是白天还是夜晚?有没有如水的月光照着?这些细节,正是散文的魅力,让我们在熟悉的生活中有了新的感受。
小说 可以虚构,更重视情节的波折,所以走着走着,“忽然被推到水里”,这不就有新故事了吗?
平铺直叙的小说更难写,所以小说才重视情节技巧,有照应、伏笔、铺垫、悬念、误会、突转、抑扬等各种技巧。“忽然被推到水里”,这就有点突转和悬念的味道了。
诗歌 想象丰富,一般的事件不足以称作诗歌,要想成为诗歌,就需要有“从大地上被弹射到月亮里”的丰富想象力。
写到这里有点累了,抬眼看到窗外的火红的枫树,突然想起了一首诗:
深秋的枫树啊
你穿了红衣裳嫁给谁呢?
这两句诗好棒啊,它的魅力,正是来自丰富的想象。
冯骥才老师这段话,用生动的故事,来阐释抽象的概念,也像是一首美妙的小诗,我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