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肌劳损的临床诊疗、日常护理、预防措施

 疼痛指南 2022-02-10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病因
腰部肌肉急性损伤、炎症、痉挛以及各种环境因素是发生腰肌劳损的主要原因。腰肌承受支撑的压力,长期处于紧绷状态易发生损害,积累性、机械性、慢性损伤等都可能会引起无菌性炎症,从而造成腰肌劳损。
好发人群
肥胖者。
从事体力劳动者。
长期久坐、久站者。
长期弯腰工作者。
专业体育运动员。
诱发因素

与工作相关的因素、年龄、心理健康、肥胖、运动过度、湿冷环境、吸烟与饮酒

症状
1.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
3.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
4.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并发症
腰肌劳损若长期忽视,未及时治疗,病情进展可引发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管狭窄、骨质疏松等诸多骨科疾病,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病情更难以控制,治疗难度增加。
需要做的检查

1·问诊与体检、

2.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或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3.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有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也可致慢性腰痛。

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单侧的腰痛,腰痛侧下肢有麻木、放射性疼痛症状。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皮肤出现异常感觉,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压迫脊神经。而腰肌劳损并无以上症状,以此可以进行鉴别。

椎管狭窄:除有腰痛症状外,还可以出现神经根压迫症状,腰痛侧下肢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麻木症状,这一点和腰肌劳损是有明显区别的。椎管狭窄患者这些症状在休息后可以缓解,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能长时间地行走,行走过程中需要暂停,然后又可以继续步行,这种症状被称为“间歇性跛行”。

腰椎压缩性骨折:大多发生在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以及有外伤史的人群中。进行X线检查可以与腰肌劳损进行鉴别,X线下明显可见椎体压缩骨折现象。

腰椎结核:患者除了腰部疼痛,常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可与腰肌劳损进行鉴别,腰椎结核患者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此外X线片以及CT表现也可见明显看到病灶有空洞和死骨,这一点也可作为鉴别依据。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除了腰背部疼痛外,还会出现晨起僵硬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HLA-B27阳性,此外影像学检查可见,上述两种检查均可用来与腰肌劳损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方法可能会因疼痛的类型和来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果发现疼痛,可治疗根源,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并增强功能,对于腰肌劳损的治疗,通常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搬运重物主要保护腰部,减轻体重。
2·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体位后可减轻腰痛;睡觉时用小枕垫于腰部也能减轻症状;站立时用两手叉腰,可使腰部感觉舒服并减轻疼痛。
3·必要时可佩带护腰。
锻炼腰部核心肌肉,从而达到调整肌肉张力,稳定姿势的目的

按摩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擦、拍击、扳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柔和的掌根按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
2.治疗手法:接着,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志室、秩边等穴位,约4分钟,以酸胀为度;并用双手拇指弹拨痉挛的肌索10次;然后,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
3.结束手法: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并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约2分钟,结束治疗。

针灸

主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上髎、委中、阳陵泉、昆仑。
配穴:
  1、臀筋膜综合征:环跳、居髎、压痛点;
  2、腰椎横突综合征:压痛点、气海俞;
  3、棘间韧带损伤:相应节段夹脊穴;
  4、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中部之压痛点、秩边、居髎。

中频

这类治疗通过物理光热作用,同样具有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致痛物质释放的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目的。

中药内服

常用方:【辨证】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治法】活血通络,调补肝肾。
                   【方名】地龙散加减。
                  【组成】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中药外敷法
  可分别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各100克,将这些药物装入布袋中封口,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外敷于患处。患者可每天敷一次,直至病情好转。
 ②中药擦洗法
  可分别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各9克,乳香、没药、川红花各6克,将这些药物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
  患者可以选择每天擦洗2次,每次擦洗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直到病情逐渐的好转。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对腰肌劳损有很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肌肉松弛剂、抗癫痫药

饮食调理
腰肌劳损患者在饮食方面并无特殊注意事项,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戒烟忌酒即可。
日常护理
避免剧烈运动。
腰肌劳损无其他腰部疾患,睡眠可以选择较为柔软、舒适的床垫。
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
搬运重物注意保护腰部,已发生腰肌劳损患者尽量避免搬运重物。
保持健康体重,减轻腰部负担。
预防措施
定时调整姿势,日常生活、工作中,1~2小时更换下身体姿势,避免久坐、久站以及长时间弯腰活动。
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维持身体良好的协调性。
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腰背肌锻炼的方式较多,如“背飞燕”、“五点支撑”等运动有较好的锻炼作用。维持好肌肉的强度、弹性有利于减少腰肌劳损发生。
保持良好体重,减轻腰部负担。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长期在湿冷环境中,及时增减衣物。
使用较硬床垫,保证腰部的正常生理曲度。
搬运重物时采用正确的方式,可以佩戴护腰。
戒烟忌酒,降低发生腰痛和退行性脊柱疾病的风险。

您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