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医话 | ​​五行五味

 书山采宝 2022-02-10
五行五味互含学说 真实反映了 自然界 五味间的变化规律,与《黄帝内经》五味入五脏学说 是两套学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如 肺金类秋天 其气在收呀,酸味 才有 收降的功能,所以 肺金体味咸、用味酸、化味辛一一内经上说 辛入肺 实际上就是 肺的化味…举例说明之:1,人外感风寒 皮毛闭 会令肺气不宣 而气逆咳喘,那我们 就必须用 肺金之化味 辛(麻黄剂)辛温宣肺开表闭 可愈咳喘之疾。2,如果 上焦及肺有燥热 类天空 云量湿度不够 凉润度不够,就会造成 天气不下…气逆而咳喘一一这实际上 就是 肺收的功用不足了…用 酸味(五味子)补肺用 气逆收降下来了,其病自愈!

扶阳经典: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学苑出版社 中日录音增补版本)

太阳病篇(178条)
(点击标题查看具体内容)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1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1-2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21-3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31-4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41-5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51-6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61-7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71-8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81-9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91-10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01-11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11-12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121-12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28-13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38-14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48-15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58-16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68-178)

太阳病篇小结

(84条)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79-18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9-19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99-20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09-21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19-22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29-23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39-248)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49-262)

阳明病篇小结

少阳病篇(10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3-272)

少阳病篇小结

三阳病篇小结

太阴病篇(8条)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73-280)

太阴病篇小结

少阴病篇(45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81-308)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09-318)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19-325)

少阴病篇小结

厥阴病篇(56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26-329)

厥阴病篇小结

“厥利呕哕”附:厥(330-339)

“厥利呕哕”附:厥(340-357)

“厥利呕哕”附:利(358-375

“厥利呕哕”附:呕(376-379

“厥利呕哕”附:哕(380-381)

三阴三阳小结

霍乱病篇(10条)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382-391)

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7条)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92-398)
经方大家胡希恕年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