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学习》| 如何提升自己的复习效率?

 阿倩歌 2022-02-10

年阅读的第13本书,4月第1本书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07

豆瓣:8.0分

标签:方法论、心理学

阅读日期:3月14日~4月14日

阅读时长:4时36分


书籍简介

如何学习》由《纽约时报》科学专题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撰写。在书中,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我要介绍几条我个人很喜欢且很实用的方法——

  • 考试对学习的功用

  • 间隔学习和交替学习

  • 中断对学习的作用

  • 睡眠对于巩固学习成果的作用

考试对学习的功用

记忆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储存能力,一种是提取能力。我们的大脑的内存是非常大的,储存在大脑里的记忆要被提取出来却是需要费力气的。

因此,很多人害怕考试,怕自己什么也记不住,取得不够好的分数。实际上,我们对考试的态度受大环境的影响,大人们对于考试的功利心态传递给了我们。

但其实,考试是为了检测自身的学习效果。

考试是我们费力输出的一项工作,因为费力所以记忆深刻。所以,当感觉吃力的时候,也许是在走上坡路的过程,这句常常激励我们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

除了学校正式的考试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自测,那就是默写。

“默写效果≠学习效果。实际上,默写效果>学习效果,而且越是距离学习时间远的考试,默写自测的效果越是高于学习效果,且后者远不能望其项背。”

为什么默写的效果会这么好呢?因为我们在输出的时候就是费力记忆的过程。

“比约克夫妇的“必要难度”原则:你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为提取能力与储存能力都被增强了。”

所以,复习最好少用眼睛过知识点,而是合上复习材料,试着复述知识点。

通过大脑的回忆经过语言的表达,知识点会被多次提取,印象自然就加深了。无论是纸质的默写,还是心里默写或是有声的表达,都会促进我们对于知识点的提取频率,因此,要有意识变着法地增强自己对复习内容的提取能力。

间隔学习和交替学习

我们固然要多次地复习,但也不是学完马上就复习,或者很久都不复习。宾浩斯开创了“间隔效应”的历史先河,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方式。

“艾宾浩斯写道,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分散、间隔的复习会让大脑对知识点更有新鲜感,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多次重复,大脑会降低对这个知识的关注度。

这也符合我们人类交往的心理,距离不仅能产生美、激发关注的机会,也会产生持久的记忆效果。

“刚刚学过一个新概念之后,你不必立即复习,因为这么做并不会加深多少记忆,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相反,如果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一天之后再复习,那才会有效果。”

间隔学习和交替学习是好哥们,让其他科目的内容帮助大脑拥有新鲜感。

“交替学习”(interleaving),这成了一个认知科学中的术语,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

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中断对学习的作用

“最有效的休息可能是从这类谜题中跳出来,去解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谜题,比如传统谜语、象形字谜、空间谜题,等参与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后再换回原先的谜题。”

在备战考研过程中,我经常下午五点就不学了,去操场跑步。因为从两点开始学习,我也已经奋战了三小时之久,身心俱疲。

在考研教室里的大伙儿都还在奋笔疾书着,而我却成了那个特立独行的闯出者。

“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中断不是给自己逃避学习的借口,而是给自己高效复习的台阶。一直以来,自己奉行的原则就是高效至上,不做感动自己的事情。

当自己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过于头痛的地步,中断和休息是十分必要的。打断自己暂时的学习,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状态。

一下子打断自己的任务进程固然令人心烦意乱,但是实际上打断会让我们对打断前的任务耿耿于怀,记忆深刻。

“蔡加尼克效应揭示出的是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出两种本能的预设......第二种预设是,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去完成”的首要位置上。”

在文学写作中作家们也会善用中断、留白的艺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章回体形式或者说书人吊人胃口的表达,“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睡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保证


我们一直都知道,睡眠要充足才有好的精力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睡眠过程中有这么几个阶段:

“第1阶段:起头阶段。如果人真要睡觉的话,你不可能打断这一阶段的轻度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的神经元燃烧着熊熊炽焰,忙着进行模式识别,以帮助我们感知在白天的思维中显现不出来的各种关系,以及创造性难题的解决。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还有助于诠释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沃克因此把这个阶段形容为“夜间心理治疗期”。

第2阶段:这是运动记忆的专场,对运动学习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3和第4阶段:这两个阶段在研究中常常被当作慢波阶段或深度睡眠阶段而合并到一起,是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

很多人处理紧急事务的时候,常常把睡眠当作一项累赘的事情,想眯一会精力就会马上回来。但还是老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

在高三的复习阶段,我也曾剥削过午睡的宝贵时间,就好像语数英老师抢占用体育课给学生补课那样,着急且冲动。

从上图的时间轴起点可以发现,11点就应该进入睡眠的状态了。当然,每一个人的睡眠习惯不同,强迫统一未必对复习状态产生好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平衡大脑的“收入与支出”。

如果保持清醒的成本已超过收益,那么继续点灯熬油的价值早已消失殆尽了。

如果你还在担心多睡而导致学习时间被挤占,那这本书告诉你“睡觉就是学习。”

请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其他清醒时间足够你拼搏了。


总结一下分享的学习经验:
  1. 考试是为了让学习更具有挑战性,当我们改变对考试的态度时,我们也就能更从容对待。

  2. 应对考试,复习有法。我们应学会间隔复习和交替复习,分阶段、分科目地复习,不要一口吃成大胖子。

  3. 在学习非常吃力、没有状态的时候要勇于打断自己,去放松、休息,大脑对于打断之前的任务会更加有印象。

  4. 不要为了备考一味压缩睡眠时间哦,睡眠是复习效果的强大保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