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寒的《四海》为何不香了

 旧时斜阳 2022-02-10

导演、赛车手、作家韩寒估计也没想到,自己的耗费巨资打造的电影《四海》票房和口碑(豆瓣5.6分是春节档评分最低的)会如此不堪一击,连《熊出没》也没干过,想想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是刘昊然还是沈腾都是眼下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演技也可以)配合韩寒的名头,票房应该不会输给除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外的任何一部电影,但现实是打脸的,韩寒不光输了,还输得很惨。

从第一部《后会无期》开始,观众对韩寒是带着怀疑态度的,担心他一个作家,赛车手拍不好,带着这个心态,加上韩寒的电影除了故事不如意外,画面、台词、音乐、甚至演员都选得挺好,所以呈现的电影本身确实还可以,票房火了一把。

后来的《乘风破浪》、《飞驰人生》观众从期望变成了欣赏,从欣赏变成了吹捧,几部电影票房毫无意外地跟着大火特火。

自此,春节档有了韩寒的一席之地。

可以说 对于这次的《四海》很多人还是抱着期待的感觉,只是走入电影院看完了,才发现韩寒依旧是那个韩寒,故事大概也就是那个故事。

散文形式的故事,带着韩寒独有的金句幽默 ,然后是赛车,这样的故事,拍好了自有一股风流和品味,拍不好,也许就是一团糟。

这也是为何不喜欢的人非常的不喜欢。

“像一锅寡淡的涮锅水,既不像水,也没甚么味道。”

“镜头切得跟开玩笑一样,和喜剧更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喜欢的人则爱到发狂。

“后劲很大,喜欢韩寒风格的你会觉得是最佳的一部。”

“我就是特别爱韩寒这种风格,好好讲一个故事。”

造成两种口碑的原因还在于影片本身。

电影《四海》主要讲述了擅长摩托车特技的少年吴仁耀与他多年未见的父亲吴仁腾再度相逢,此时女孩欢颂和她哥哥的车队又意外闯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名扬四海还是四海为家的故事。

故事本身没错,错的是叙述的方法,作家出身的韩寒采用了一种散文诗的叙述方法,这种方法也没问题,做得好的也有比如大导演侯孝贤的《城南旧事》,侯孝贤以一种怀旧的基调,将其《城南旧事》本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

强烈的平民意识,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孩子们眼中,那些常人看来很悲伤的问题生与死,通过悲凉的沧桑,宛如春天的桃花一样,一夜之间全部开了。

这种大开大合的手法,年轻的韩寒是没有掌握,他很想把故事做得更有底色,但又不能做到不动声色的细节中惊现世界的本相,如此一来,故事本身就出现了问题。

想要说的没说,不想说的全在。梦想没讲好,亲情线、友情线、爱情线节奏''拉胯'',人物塑型更是一塌糊涂”。

于是,电影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除了一段一段的议论说辞,跟着一两句聪明的句子,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观众,这就是故事的本身核心。

“虽然有一扇门,你打不开,有一条河,你不过,但希望有人可以让你不再孤独和四海漂泊,希望你的家都是如你所想的样子,希望你住的每一个酒店,都是含早的。”。——《四海》

这些句子听着是不错,但与故事本身没多大意思,他的早期作品《后会无期》、《乘风波浪》、《飞驰人生》差不多都是这种模式,《飞驰人生》要好点,聪明的句子之外,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这也是韩寒目前为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如果韩寒按照《飞驰人生》去打造四海,局面会不会是另外一个局面,我不得而是,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电影的本身其实就是讲一个好故事。

再聪明的句子,再好的赛车手,再好的画面都是为了电影这个故事本身服务。

观众看电影要看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听你抒发聪明的句子外加寥寥几笔的议论。

《四海》最大的问题在于韩寒没有将故事说透,气氛是有了,矛盾是有了,却没有好好的去雕琢,最直接的片段比如男女主人翁都去城市了,最终在大城市里难以生活,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画面,没有任何雕琢,我们的主人翁就去决定去铤而走险。

我们或许能看到韩寒给我们留下的强烈的矛盾和电影本身所需的冲突,但很遗憾,他没有去把这些冲突和矛盾更完善化,更具有生活化,些生活中微妙的细枝末节我们看不到。

最终他的电影只是电影,却没有生活

脱离了生活,单靠种散淡的、弱联系的故事一两次还行,算个人特色,多了就会腻。

这也是为何往日为之疯狂的韩寒电影忽然变得不香了。

当然了除了韩寒舍不得花性子去将故事步步为营的推进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韩寒过时了,在这种高节奏的二十一世纪里,他心心念念的那种所谓的男人的浪漫已经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