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三下二单元

 小赵作文 2022-02-10

读教材很考验我。一个人看,总觉得是在门外转圈圈,看不出知识间的联系架构。尝试着往自己想要思考的方向想一想,生怕忘了,干脆边翻书边把脑子里想的记录下来。

本单元以寓言组织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

上面这几句话摘自教学参考书。在这里,有一个概念是混淆的,那就是“文体”。这几句话中,“文体”出现了两次。我也说不清这两次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但就是觉得有点区别。“寓言”“神话”到底是不是文体呢?没弄明白这个问题。

这单元的学习任务感觉还是很清晰(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汗颜):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读故事在前,明道理在后。道理怎么来?那一定是要读懂故事内容。

关于读懂故事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阅读,理解课文意思“可作为这一次学习的元认知。

寓言故事中一定是有人物的。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则是读懂故事的关键。可以理解为这一单元的大概念就是”人物表现“吗?

从人物表现和故事结局来思考故事所讲述的道理,学生平常有过过这样的练习。几个同学闹矛盾了,大家在一起理清楚事情的过程,然后自己来思考什么地方怎么做就会变成另一个结果。自己的做法错在哪里。

单元习作”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和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关系不大,但是,如果上面大概念理解正确的话,也是指向大概念的。观察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的表现。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可以放在班干部改选之前进行。

这一单元的快乐读书吧是读寓言故事,首推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一共有三处出现:课文《守株待兔》,日积月累、《叶公好龙》。以《守株待兔》,发现人物行为的特异性之处,读懂故事内容,从而明白道理。

当代寓言《陶罐和铁罐》和伊索寓言《鹿角和鹿腿》以现代文写成,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心情变化有着生动的表达。这两课读懂内容,则要关注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心情变化。

同时,结合“词句段篇”中的第二题,体会这些生动的表达是通过添加表示人物动作、神态等词语得来的。为讲寓言故事做铺垫。

至于这两个故事蕴含的道理,第一篇通过故事结局很明显;第二篇增加了难度,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辨析:1.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最重要的。2.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长处。有一个思辨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也在为着《池子与河流》这个故事的学习做铺垫。

三年级上册”我身边的小事“口语交际的时候,学习了讲现象说看法。这次在辨析故事讲述的道理时,尝试提观点,讲理由。从这一点上说,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是口语交际的铺垫。如果要把口语交际往前提的话,这一点应该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元认知是不具备的。

谢谢你读完全文!如果还留言说说你的看法,那更是万分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