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71篇 同人现代语言解读伤寒系列(23)

 同人王皓宇 2022-02-11

从人体的结构来看,风寒破坏了皮肤毛孔的正常开合后,淤堵在皮肤上的内热会越来越多,内热范围逐渐扩大到皮下的少阳组织。太阳病和少阳病的兼病是很容易发生的。
171.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正常情况下,皮肤通过散热“泄压”,人体的气血得以正常流通运行。一旦皮肤被风寒“壅塞”,体内的内热不能从皮肤正常宣泄就会上冲,肠胃最容易感觉到拥堵。“心下鞕”实际上是肠胃壅塞的感觉,颈项强反应的是冷风导致的太阳束表。眼睛以及头两侧是少阳经经过的地方,所以会出现“眩”。
通过针刺大椎和肺俞可以泄太阳表的热,通过针刺肝俞可以泄少阳的热,因为少阳和厥阴互为表里,少阳的热可以很快传递肝里面去。
172.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生姜半夏汤主之。
   黄芩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取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汤方: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一两半。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取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人体内的水通过肠胃分配给皮肤表面,如果病人体质肠胃平时积水湿气较重容易积水,当出现太阳与少阳合病时,很容易出现腹泻,腹泻导致胃肠道和肝脏失水。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藏血脏器,很怕失水,失水很容易造成急性肝损伤。组方中的黄芩祛肝热,芍药将津血向肠胃内收水分内受到肝创造条件。炙甘草和大枣补充肠胃的津液和血液进入胃肠道。“日再夜一服”指的是白天服用两次,晚上服用一次。
如果呕吐严重,是因为肠胃的水湿过于严重,加半夏可以降逆祛痰湿,生姜辅助增强祛湿的功能。   

173. 伤寒胃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炙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取滓,温服,昼三夜二。
其实人体是一个不断动态的变化过程,水液和营养物质进入胃肠道以后,通过胃肠道吸收到脏腑和皮肤表面。这个水液流动的过程实现人体热量和产生和热平衡代谢。
人体并不是一个绝对标准的模型,《伤寒论》的条辨里隐藏了不同体质在遭遇伤寒时可能发生的不同症状。如果这个人平时肠胃循环不好容易积攒湿热,则很容易出现黄连汤的症状。
组方用黄连祛除肠胃的湿热。肠胃容易积攒湿热恰恰是肠胃冷或者动力不足导致,所以用干姜来暖胃增强胃的动力和吸收能力。炙甘草、人参和大枣的作用是用来补充肠胃的津液。半夏用来降逆化浊。肠胃积攒湿热与体表有联动关系,水液向体表的分配出现问题,肠胃就容易积攒湿热。通过用桂枝解表来将肠胃的津液引流到皮肤表面,恢复皮肤的抵抗力和毛孔开合能力。“昼三夜二”提示了服用方法,白天三次,晚上两次。
174.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炮附子(破、去皮)三枚,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去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炮附子(破、去皮)三枚,白术四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去二升,取滓。分温度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服,故使得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家,宜减服之。

如果风寒夹杂着湿邪入侵到人体皮肤肌肉(或者病人平时湿气就比较重),寒和湿会影响人体肌肉中的津血循环,出现身体疼痛,严重的时候转身都很困难。不呕、不渴体现了水湿积蓄在身体。脉浮反应了病位在表,涩反应了气血流通不好。桂枝附子汤在桂枝汤的组合中祛掉了白芍,增加了炮附子来温热祛湿寒。
如果小便多,则说明人体的津液通过肠胃被过多的分配到体表,则去掉桂枝。让水分在胃肠道留下来的更多一些。附子和白术温热祛湿的组合会“蒸发”人体肌肉当中的水湿,所以说会出现“冒”状。炮附子的力量比较峻猛,体格小和身体虚的人应该酌减。
175. 风湿相搏,骨结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炙甘草二两,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术二两,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取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和第175条相比,第175条的风湿的病位在肌肉,本条辨风湿的病位在骨骼,所以出现“骨结疼烦,掣痛不得屈伸”。小便不利反应了人体血液当中的水分循环不好,身体微肿也反应了多余的水分滞留在了体内。怕风反应了人体循环不好怕风冷。该组方在175条中去掉了生姜,生姜的作用有利于引导血脉当中的津液流向肌肉,去掉生姜,更有助于津血在血脉和骨骼当中循环,去掉骨骼血脉当中的湿寒。由于该组方也很“峻猛”,所以体弱的人要减量服用。

176.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煮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取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一条可能是《伤寒论》流传下来的一个小错误,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表无寒,里有热”。浮脉反应了内热出不去壅堵在肺,用白虎汤来清肺润肺。(点击链接查看白虎汤
177.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人体的津液血液量充足,循环运动实现了人体的抵抗力。如果出现了“脉结代、心动悸”则说明了血管中的血液量已经严重不足。脉结代是脉搏跳跳停停的感觉。心动悸是心脏早搏,跳动不规则的情形。这时首要的目的先是补充血液,供养心脏。
炙甘草汤用炙甘草来维持人体津液,用生地、人参、麦冬、大枣和阿胶来全方位补充人体的血液,用桂枝来强心增强心脏的动力来运化血液,用火麻仁起到滋润人体血脉的作用,用生姜加强肠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入清酒的目的也是让这样补养血液的药物能快速进入到血脉当中,加强循环。点击链接查看炙甘草汤

178.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本条辨说明了什么是结脉,什么是代脉。结脉就是脉搏跳动停一下又突然来跳动好多次,代脉反应了直接停顿的一下,代脉比结脉反应了身体的问题更严重。当人体的血液严重亏损,心脏动力不足时,就会出现这样的脉象。这样的脉象反应了身体严重虚损,不容易治疗。或者治疗的周期很长。
到了第178条,《伤寒论》中的太阳篇就结束了,下一篇我们开始讲阳明篇。

联系本公众号,请加下面“薄荷”微信

联系电话:13016089141

1. 四圣弘医2022年线下集中课程,点击这里查看报名
2. 点击下面图片右下角的二维码,购买同人著作《四圣弘医三部曲》

3. 点击这里,报名参加线上直播《迈入中医之门》

4. 点击这里,报名参加四圣弘医深圳周末研修营啦

5. 耳朵上的四圣弘医(喜马拉雅)上线啦(点击下面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