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茵陈蒿汤——肝腹水,肝炎胁痛,肝萎缩,肝癌,

 铁毛l 2022-02-11

图片

60肝硬化腹水——姜春华医案

王某,女,49岁。19751127日初诊。患肝病14年。1961年发现肝肿大,白、球蛋白倒置,但谷丙转氨酶正常,肝穿刺诊断为迁延性肝炎,1972~1975年谷丙转氨酶5次升高,均在400U以上,蛋白电泳y27.5%1027日开始腹胀,1124日发现腹水,神疲乏力,面色晦黑巩膜黄染,体瘦,腹水中等,微肿,唇红苔黄,胃纳差。一周来予以50%葡萄糖、肝泰乐、腹水及食欲未见改善。

   1125日查肝功能:SGPT324U,ZnTT34.5U,蛋白倒置,蛋白电泳y,球蛋白35AKP13.5,yGT15.7,甲胎(-);超声波:肝剑下2.5cm,胁下1.5cm;扫描:纹密低小结节波,脾(-),腹水1cm平段。治以化瘀软坚,益气利水:制大黄9克 桃仁9克 䗪虫3克 蟋蟀10只 对座草30克 田基黄30克炮山甲6克鳖甲15克 黄芪15克黑大豆60克方7

124日二诊:腹水见退,脚肿消,胃纳差,下肢少力,有黄疸。加强利水退疸为治:上方加茵陈、郁金各30克元胡9克。方14剂。药

1218日三诊:腹水消失,胃纳精神均好,肝仍痛,鼻衄,前几天发热3天。以活血化瘀软坚,利水益气滋阴为治。制大黄9克桃仁9克䗪虫3克生山栀9克茵陈30克田基黄30克对座草30克茅根30克黄芪9克炮山甲6克黑大豆6011剂。

197681日四诊:晚间剑突下痛,肝痛不剧,大便稀2-3/日。16日查肝功能:SGPT65ZnTT36A/G3.3/4.9,为加强镇痛作用,上方加元胡9克,方14剂。

122日五诊,天冷关节痛,肝痛心慌,多恶梦。121SGPT40U以下,ZnTT26U,遂加强镇痛安神作用,上方加川芎6克,茯神9克,方14剂。

以上方加减治疗8个月,腹水消失,面色晦黑消退,巩膜黄染全退。SGPT324U下降至正常,ZnTT36U下降至11U,蛋白电泳y35%下降到21%

按:本案为黑疸,现代医学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在本案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利水与扶正益气养阴药同用,攻补兼施用下瘀血汤及茵陈蒿汤加减。下瘀血汤(制大黄、桃仁、䗪虫),为我们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本方,临床疗效较好。炮山甲、黑大豆有增加白蛋白的作用,能调整白、球蛋白的比例,其中炮山甲有降低蛋白电泳y的作用。茵陈蒿汤全方有利胆作用,又茵陈配伍蟋蟀、对座草、茅根、黑大豆等加强利水作用,消除腹水及黄疸,大黄与田基黄等配伍有使谷丙转氨酶下降作用。参、芪益气,玄参、鳖甲养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诸药合用,使疸退水消,病人得以康复。《经方发挥与应用》

61肝炎胁痛——吕志杰医案

王某,女,41岁。1周来全身不适,近几天发热,头眩,脘腹痞满,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厌食油腻。乡村医生以为感冒,对症治疗无效。正值编者(吕志杰)因事回乡,患者求治。问之小便黄如浓茶,大便灰白。肝大,肋下约1.5cm,质软而触痛,肝区叩击痛。舌红苔黄腻,脉滑。经查肝功能异常,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告之一二日后必发黄疸,应急服中药以治未病。处方:茵陈45克,栀子15克,大黄15克。日1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巩膜与周身发黄如橘黄色,而寒热、厌油食、腹满、头眩等症状皆减轻,大小便较前通利。发黄为邪恶有外达之机,故湿热疫毒内蕴的症状减轻。守方略加变通,连服20余剂,黄疸退净,唯遗留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改拟调和肝脾法而收功。2月后复查,肝功能已正常。(吕志杰《张仲景方剂学》)《经方直解》

论:《金匮》卷十二,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土郁不运,则病腹满。《素问·痿论》:治痿独取阳明,舌痿黄者,土湿胀满,阳明上逆,君火不得下降,郁于戊土之中,火土合邪,湿热熏蒸,故舌痿而发黄,黄为土色而舌为心窍也。火不根水,故躁不得睡。此属黄家。

脾胃湿热,木陷疏泄,大便灰白,此是黄疸之病象。

62慢性肝炎——姜春华医案

梁某,男,41岁。患慢性肝炎已4年,面色如烟熏黄,1分钟胆红素为0.27,总胆红素为1.9,畏寒肢冷,腹胀,便溏,口淡,舌胖苔黄腻,脉弱,脾虚寒湿使然,以茵陈四逆汤加减:大黄6克茵陈15克山栀6克附子9克干姜4.5克大腹皮99克 甘草6克。方7

  药后,黄疸减退,怕冷好转,续服7剂善后。

按:本例为阴黄,系脾虚寒湿不运,胆液外侵肌肉所致,又阳虚症状明显,故治取茵陈四逆汤温阳健脾利湿,疗效满意。《经方发挥与应用》

图片

63黄疸肝萎昏迷——杨护生

急性肝萎

王某,男,15岁,196252日住某医院。西医病历摘要:430日患者自觉头晕,食欲锐减,四肢酸软,但无发热,偶有畏冷,能照常游玩。51日自觉疲倦思睡,不思饮食,大便深黄色,皮肤逐渐黄染、发痒。无衄血,无腹痛腹泻史,呕吐1次带蛔虫1条。

体格检查:发育中等,营养欠佳,语言不合作,思睡,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体温38℃,舌苔黄厚,肺(一),心音稍快无杂音,心界不扩大。腹软,肝脾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斑疹,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克匿征(土),巴宾斯基征阴性。化验检查:红细胞9.1×10'/升,血色指数3,白细胞3.14x 109/升,中性粒细胞0.94,淋巴细胞0.06,出血时2.5,凝血时1.5,凡登白反应直接(一),间接(+)印象:1.急性肝萎缩;2.溶血性黄疸。用青霉素、金霉素、葡萄糖、肾上腺素、维生素等治疗

53日病情无好转,黄疸加深,神识昏迷。化验室检查:红细胞8.3x10'/升,血色指数2.5,白细胞3.98× 109/升,中性粒细胞0.96,淋巴细胞0.04,西医治法除仍按昨日处理外,并输血200毫升,请中医会诊。

53日中医初诊记录:患者昏睡,神识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周身发黄,颜色鲜明,表有微热。据称大便通1次,色褐如胶状,小便短赤,脉弦数有力。此乃湿热郁蒸阳明太阴,发为黄疸,上犯心包,清窍为之闭塞,神明失其主宰,以致神识昏迷,急宜芳香化浊开窍,苦寒泄热通腑。方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茵陈30克,生栀子9克,生大黄9克,黄柏6克,金银花15克,郁金6克,石菖蒲4.5克,牡丹皮4.5克,甘草3克。用水3盅,煎取1盅,稍和后,加入安宫牛黄丸2粒,烊化均匀,分作数次,用鼻饲法徐徐灌下。

54日复诊:昨日进药后神识较清,大便畅通1次,黄疸较退,诸症均减,言语声徵,体温降至正常37℃,仍守昨方去安宫牛黄丸,加局方至宝丹3克。

55日三诊:神识已完全恢复正常,大便每日畅通1次,黄疸显著减退,再予泄热化湿,清利余邪。

茵陈18克,栀子9克,大黄9克,黄柏6克,郁金3.5克,川木通4.5克,赤茯苓9克,滑石9克,甘草3克。

服药后病情继续好转,至本月9日基本治愈。根据患者要求,同意出院调养。(杨护生,黄疸昏迷.福建中医药,19624:封3

按:此例黄疸昏迷,西医诊为急性肝萎缩,病情十分危笃。据脉证所见系湿热郁蒸阳明,内陷心包,上蒙清窍之候。故一方面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枯皮汤加减清热解毒利胆,一方面用安宫牛黄丸芳香开窍。分头消杀,服1剂,神识渐清,大便已通,黄疸渐退。守原方去安宫加至宝,再服1剂,诸症若失。

图片

64硬化萎黄——俞慎初医案

翁某,男,60岁,患肝硬化症。患者得病年余,腹胀,气促,面色萎黄、便溏或秘,小便短,有时黄,舌苔白浊,脉象弦细。宜补中理脾,消导疏肝,利湿退黄治之。处方于下:绵茵陈12g、山栀子6g、生黄柏6g怀山药15g、左牡蛎24g(先煎)、生鳖甲24g(先煎)、鸡内金10g、京丹参12g、茯苓皮15g,水煎服,连服7剂。茯苓皮15g、绵茵陈12g,水煎代茶,连服7剂。

次诊:服上药后,症状显著好转,精神转佳,惟食欲尚未增进,舌苔白、脉弦细。处方于下:绵茵陈12g、山栀子6g、生黄柏6g、绵黄芪15g、怀山药15g、漆白术10g、左牡蛎24g(先煎)、生鳖甲24g(先煎)、鸡内金10g、薏苡仁15g、谷麦芽各15g,茯苓皮15g,水煎服,连服5剂。茯苓皮、玉米须各20g,水煎代茶,连服5剂。服上药,诸症已完全消失,食量亦增,嘱以补中益气丸常服,以善其后。

原按:茵陈蒿汤对胆汁性或门脉性肝硬化合并黄疸者有一定疗效。其症状为肝脾肿大,持续黄疸,畏寒,面色萎黄,腹胀,纳呆,便溏,舌苔白腻,脉象弦细,以健脾消导,疏肝退黄,用茵陈蒿汤去大黄,加保和丸;胆汁性者则加积壳、朴根、内金等;门脉性者则加丹参、牡蛎、甲、山甲或三棱、莪术等。摘自:俞慎初,茵陈蒿汤对肝胆疾患的治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3): 19-22.《经方治验消化病》

论:本案比较典型。我理解的肝硬化都是地黄证,本案从湿热论治,用的茵陈方加减,也能治愈。肝硬化者,血枯风燥,肝体板硬,然后多用地黄,滋风木枯燥。肝风内动,伤津耗血,所以肝木失藏,或血枯瘀血,则病板硬。而肝风内动者,水寒土湿也。而用地黄类者,也是八味丸,或大黄䗪虫丸,或炙甘草汤,或薯蓣丸类。其次是水寒方,与土湿方。但大多都水寒土湿类,也很少有湿热类型。黄,也分阴黄与阳黄。本案湿热阳黄之象,也不明显。反而有点像阴黄。

65肝萎缩——杨护生医案

王某,男,19岁,黄疸昏迷,西医诊为急性肝萎缩,病情危笃。据脉症所见系湿热郁蒸阳明,内陷心包,上蒙清窍之候。一方面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加减清热解毒利胆,一方面用安宫牛黄丸芳香解窍。治疗3日,神识渐清,大便已通,黄疸渐退。6日后基本治愈。(杨护生《福建中医药》)《经方直解》

图片

66肝癌腹水——孙桂芝医案

肖某,男,49岁,北京市人。1972年在外院诊断肝癌,并发腹水,西医医院无特殊治疗转来我院行中医治疗。初诊搀扶到门诊,面色晦暗,腹大如鼓,下肢浮肿。自诉:腹胀,肝区疼痛,纳差,小便少而黄,大便坠而溏,有排便不尽感。查体:腹水征阳性,肝肋下触及质硬表面结节状,剑突下7cm舌质红绛,脉象弦数重取无力。证属:肝胆湿热,水湿内停。

治则: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方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味。处方:茵陈30g,炒山栀15g,猪苓30g,茯苓15g,泽泻15g,杏仁10g,车前子15g(包煎),龙葵15g,桃仁10g,赤芍10,郁金10g,生地10g,半边莲15g,延胡索10g,甘草6g。一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腹胀减轻,小便增多,大便好转,下肢浮肿减轻,但仍有腹胀,纳差。

二诊:脉象弦细稍数,苔黄腻,舌质红绛。原方加积亮10g,川朴10g,蝼蛄1对,商陆10g,继进7剂。小便由赤转黄,量明显增多,腹胀明显好转,但仍为面色晦暗,腹水中等量,小便黄,大便每日2-3次。中药汤剂:党参12g,白术10g,土茯苓30,川朴10g,枳壳10g,薏苡仁30g,八月札12g,水红花子10g,猪苓30g,车前子15g(包煎),半边莲15g,虎杖15g,藤梨根15g,一日1剂;给予鳖甲煎丸一日2次,加强软坚散结,活血祛瘀之功。

治疗1个月后,病情大有好转,腹水明显减少,但肝区疼痛明显,小腹冷痛,喜按喜温,下肢怕寒,舌红绛,苔褐黄,出现上热下寒症状。按原方继服加肉桂6g,合龟龄散每次28,一日2次;同时给予加味西黄散,每次2粒胶囊,每日3次,饭后服。病情稳定,食量增加,体质大有好转,下肢浮肿消退,能自行活动。

半年后去西医医院复查,曾被否定原诊断。认为是肝硬化腹水,患者自行停药。2个月后既往症状再次出现,腹水增加,巩膜黄染,小便短赤,大便发黑,一日2-3次,肝区疼痛,失眠,纳差。于1973年初再次来我科诊治,给予中药平肝饮:太子参15g,白术10g,土茯苓30g,赤小豆30g,八月札15g,凌霄花12g,生山楂12g,白花蛇舌草30g,一日1剂;克癥坚丸(本院自拟方)1丸,一日2次;龟龄散2g,一日2次。症状逐渐好转,患者带癌已生存18年,仍健在。摘自:孙桂芝,常见肿瘤诊治指南,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3-74《经方治验肿瘤病》

论:本案也是湿热,就是阳气稍虚,热力不足,不能外蒸发黄,只能内郁,所以小便发黄。湿热阳黄不明显,就有迷惑为湿寒阴黄水气。再加上有水气浮肿,更易迷惑。患者自行停药,如用温燥脾肾法善后,则此病不会腹水出现。

图片

67黄疸肝炎乳腺炎——王占玺医案

湿热并重型黄疸肝炎伴急性乳腺炎

患者刘某某,女性,24岁,保育员。1961421日入院。食欲不振乏力1个月,黄疸尿黄3天。近1个月来身泛无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但未呕吐,头痛,但无恶寒发热。自己一直认为上火而未予注意。415日突然吐出两口柴色血块,第二天又吐紫色血液伴有血块约半漱口杯,继之上腹疼痛难忍,时或脘胀闷烧心。417日发现尿黄如黄豆油色,遂去××医院检查,发现肝大眼黄,并初步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转至北京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近10多天来便秘,每2-3天排便1次,呈浅黄色,大便又已2天未排,目前仍食欲不振,恶心不吐,腹部胀痛,口干而渴,全身无力,尿色浓黄,睡眠尚可。无寒热汗出等症状,左乳房肿痛。既往有肝炎密切接触史,14岁患过剧烈腹痛,1953年常发疟疾,1958年有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史。自幼生长在江苏,且有下河水史。查共体温37.2℃c,舌苦薄黄,口唇干燥,脉象弦数有力84/分,血压102/80毫米汞柱,巩膜轻度黄染,皮肤黄染不甚明显。左肩胛间及前胸共见3个蜘蛛痣,左乳房肿胀发红,无有肝掌。肝区有叩击痛,肝于肋弓下刚可触及,脾未触及,左下腹部有索条状粪块且有压痛。查肝功,血胆红素3.8毫克%S-GPT430单位,TTT13单位,TFT++),CCFT+++)。胸部x线透视,除右下肺纹理稍有增强外余无其他改变。综观此证属湿热黄疸,但稍偏于热,拟茵陈嵩汤和大柴胡汤加减茵陈25.0克 栀子10.0克 大黄10.0克(后下)柴胡12.0黄芩10.0%白芍10.0 清半夏10.0克 枳实6.0生姜10.0克大枣4枚(去换)

424月,服上方3剂后,已排大便为绿色极臭之粪,腹部胀痛明显减轻,但仍恶心口干而苦,稍有汗出及咳嗽,舌苔腻厚,中心苔黄,脉象左弦右濡而数。此湿热发黄,清利之后,里热仍盛,逐改用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与茵陈四苓汤加减:茵陈15.0克栀子10.0克大黄6.0克黄柏10.0 桑白皮12.0克银花10克 连翘10.0克 青皮10.0克 杏仁6.0克 云苓 10.0克泽泻6.0克 猪苓10.0克 白术6.0克 白茅根12.0克益元散10.0

上方加减服用13剂后,诸自觉症状消失,舌苔转为薄腻,脉象仍弦。肝功明显好转,血胆红素降至1.4毫克%S-GPT135单位,TTT11单位,TFT++),CCFT++)。此湿热之邪均衰,月经错后,且紫黑成块,改用舒肝和胃法,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0.0克 杭芍12.0克 归身10.0克 白术10.0克 炙草3.0克丹皮6.0克 郁金10.0

上方又服用5剂后,血胆红素降至微量,服用15后,S-GPTTTTTFT等相继正常而告临床治愈。《伤寒论临床研究》

论:腹部胀痛,口干而渴,全身无力,尿色浓黄,此内有瘀热也。本案弦数有力,弦数者,胆逆不降也。有力者,胃热之脉大也。本案阳黄之象明显,虽皮肤不明显,但随后是湿热外蒸发黄,还是湿热“内卷”变证,也都有可能,反正湿热之邪,不会躺平。就本案蜘蛛痣,左乳房肿胀发红,就是典型的湿热内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