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教养,叫“不给别人添麻烦”

 李爽爽姐 2022-02-11

   还记得前不久,微博上有一段“女子拼命阻拦高铁发车”的视频,只见一女子,依靠动车车门,阻止关闭,任凭工作劝阻和周围旅客的劝说,执意用身体抵挡车门,只因自己老公还没有上车。最后这位女性身份被曝光,是一名小学教导处主任,接到邻居反应,平日里也用这个办法抵挡电梯门等老公。这位老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别人的感受,有时候教养和文化的确和学历和身份无关。

   一位空姐讲述了一次飞机偶遇刘诗诗的经过。在飞机上遇到明星是很正常的事,当时刘诗诗坐在头等舱,待飞机落地以后,在空姐整理内务时发现刘诗诗的位置毛毯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那里。即使是头等舱的旅客也很少有乘客最后下飞机会把毛毯叠好放置好,更多的是团成一个团等待收拾。

   有一种教养就是力所能及帮助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这种教养透露着能站在他人位置上考虑问题。

   同样是一次飞行过程,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乘坐飞机,这位妈妈在登机后给身边的乘客都发了小礼物,是一副耳塞还有几粒糖果,并附上一张小卡片,卡片的内容是介绍自己来自江苏一岁半孩子的妈妈,因为孩子小在飞机上升下降过程可能会因为气流影响让孩子身体不舒服哭闹,担心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会对周围乘客造成影响深表歉意。

   这位妈妈的周到,体现了这个妈妈的素质和修养。

   很多人在高铁出行或者飞机出行时偶尔会遭受“熊孩子”的困扰,当身边的孩子打扰到周围乘客时,很多家长的表现不但不制止,反而装作没看到,社会上有太多的巨婴症患者,他们无法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他们能拥有“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教养,整个社会势必会减少一份矛盾。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是一段24小时便利店,在凌晨3点,有个做轮椅的老人来买生活必需品,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早就出来买东西时,得到的回答却是:白天便利店人多,我出行不方便,在选购结账时会因为我造成便利店拥堵,给便利店添麻烦。

   一个人能想到不给别人添麻烦,最主要是将心比心,现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的感受和体谅别人。

   有人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所有的关系都是麻烦出来的,其实正确的解释是朋友之间不能长时间不联系而冲淡了感情,而是需要多联系、多走动加深感情,并不代表理所当然的麻烦。

   被别人添麻烦可能来自无知,可能来自教养,一切的根源可能就是没有把对方放到心上。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是一种高级别的修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