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

 李爽爽姐 2022-02-11

    常听到的一句话“如果当初……就好了……”,如果给你一台时光机器,你愿意回到当时那个时间段再重新来过么?

    或许你会选择重新来过,但是即使是重新的选择,未必最后也成为你最想要的结果。

    后悔,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

    有时是因为一次重要选择的失误;

    有时是因为自己的不够勇敢而和挚爱之人错过;

    有时后悔自己一时任性,却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时是因为本来可以避免的事,一时冲动毁不当初。    后悔情绪发生了,很多人都会无力反抗的僵在那里,你问他:“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怎么样才能走出负面情绪的困扰呢?”    很多人都会回答:“很难,时间已经无法扭转,事实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很多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将“改变现实”成为唯一的解。
    看似都在为过去的事情懊恼、悔恨,其实折射出来的却是对现实的不接受、不承认和不接纳。    我们又不是哆啦A梦,又没有时光机器,穿越不回过去重新书写历史。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就是后悔的人依旧喜欢站在原地,无法放下这段历史。    而时间已经过去,带来的伤疤也成为事实,我们所决定的过去的事情无法再去改变,但是未来我们却有能力就控制伤疤的愈合程度,多久愈合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想一个小故事讲到的,一只小猴子受了伤,它觉得这件事情太难过,于是它走到丛林中,每遇到一个动物就把伤疤撕开,给对方看,讲述自己的不幸,获得对方的同情,但久而久之,刚刚愈合好的伤疤不断地撕扯,最后因为失血过多小猴子离开了这个世界。

    所以真正做了后悔的事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不断的像他人展现博得同情,你需要清楚知道,最终医治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是积极面对、配合治疗,还是常常撕开、自戳痛处,导致的结果截然不同。    后悔就像一个因果链条,你会因为现在的结果后悔当初决定的原因,而又会因为当初决定的原因当成结果,继续寻找原因,而成为一个因果无限循环链条。    还记得《武林外传》佟湘玉的一段经典台词:

如果我不嫁过来,我的夫君也不会死。

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会沦落到这么一个伤心的地。

如果我不沦落到这个伤心的地方,怎么会遇到你们这些令我伤心的人……

    耳熟能详的一段串口台词中,就是后悔的原因当成另一件的事的结果将“嫁过来”和认识同福客栈这帮伙计因因果果中联系在了一起,看上去这是必然。

    这就是“后悔”这种情绪最大的不合理之处:总觉得历史可以假设,并坚信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果一旦有这种心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占据了最高的山头也不觉得会是最美的风景。
    如果我们不学会接纳现实,而是处在后悔的死循环中不出来,这受伤的人又会是谁呢?    生命本身是个选择,既然选择了,就代表这个选择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就像金维纯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中提到自己的母亲,母亲对他很严厉,只要是学习成绩下降,母亲就会骂他、打他。他总是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把考试看得这么重要,后来回忆时提起,因为在单亲家庭中,母亲怕他长大后受到欺负,而学习就是唯一让自己保护自己武器,母亲又没有念过书,可能在她看来这就是一种保护孩子最好的方式。

    如果不和原生家庭和解,总是带着一份不解看世界。你就会永远不明白父母的初衷而悔恨父母。如果真的没有和父母和解,父母在世时,你没弄明白,等父母离我们远去,是不是会后悔?

    人生没有重启键,更没有回撤键,我们每一次选择都是在岔道口的前进,而选择就会有失有得。得与失都是人生的必然。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为失去的东西后悔,因为我们永远都在失去。

    而同时,我们也一直都在得到。

    我们后悔失去的事永远定格在了过去,而我们能得到或者还能改变的的东西则在当下和未来。

    前者无法改变、无法扭转,后者却可以把握、可以左右。

    泰戈尔曾说: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错过星星了。

    其实仔细想来,“后悔”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

    当我们庆幸自己所得、珍惜自己所有的时候,我们其实就是在选择一个无悔的人生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