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正在消亡的25个老行当,个个让人怀念,您经历过几个?

 昵称44161008 2022-02-11

从前那些走街串巷吆喝的老手艺人,你还记得几个?如今“身怀绝技”的他们已逐渐退出辉煌的舞台。在下面这些具有年代感的图片里,看看有你经历过的记忆符号吗?

1.修钢笔师傅

钢笔在旧时代曾风光荣耀一时,它在当时是身份和文化的代表,那时候能拥有一支钢笔更是视若珍宝,一旦钢笔损坏,修钢笔的师傅就成了钢笔的“救命恩人”。

Image

修钢笔师傅

在修笔师傅那里,总能看到一个配件齐全的小摊子,放置着各类钢笔配件(笔帽子,笔尖子,吸水管子,笔舌头),无论什么型号的钢笔,他们总能配齐修好。在钢笔上刻字也成为风靡一时的时尚。钢笔作为友谊间的相互馈赠,至今都让人觉得文艺又庄重。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2.绞脸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个古老的美容行当,从事绞脸的师傅大都是已婚妇女,她们仅凭一根棉细线和一双巧手,便成为了当时第一代美容大师。她们靠手和嘴巴配合,将手中的棉线交叉如绳,在姑娘们脸上刮来刮去,为她们绞去脸上不完美的汗毛,污秽等。最后这些妇女们的脸部变得整洁,容光焕发,这种古老的美容方式多在闽南及台湾地区流行。

3.钉秤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钉秤俗称制秤人,制作一杆好秤,需要非常复杂的工序,据传要经历30多道工序,为了保证杆秤的准确性,力求每道工序都不可马虎,这也非常考验制秤人手上的功夫和力求“公平”的职业操守。钉秤在那个年代是个非常吃香的职业,如今在电子秤大行其道,木杆秤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会这门手艺的人也不多了。

4.锔碗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门破镜重圆的艺术,也是一项登峰造极的手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瓷碗瓷器类如有损坏,就拿去锔碗师傅那里修,师傅会把打碎的瓷器用类似订书钉状的金属的“锔子”,把破损的瓷器给修复起来,眼下随着锔瓷手艺慢慢失传,这项作为瓷器修缮的艺术手段变得越来越珍贵,成为一种 “收藏热”。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5.磨刀磨剪子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磨刀石,脸盆和一条小凳那是磨刀师傅的标配,再配上一句悠长的吆喝,大娘,大妈们就会蜂拥而至,把自家钝化的刀刀剪剪拿去手艺师傅那里,刀刃在磨刀石上反复推拉,而变得坚韧锋利,最后配上师傅的招牌动作:用拇指一试就知道是不是磨锋利了。对于咬合失灵的剪刀,就用钉锤敲打几下,便立刻修复了。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6.剃头匠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年代剃头匠们,挑着剃头担子赶集下乡给人剃头。工具也非常简单,小镜子、梳子、刮刀和剪子等,动作熟练麻利,早年间,剃头不光是修理头发,还包括脑袋上的一大推服务,比如修面,掏耳朵和刮胡子,一番功夫下来,客人面目一新,耳鼻清畅。

7.补锅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年代,是修修补补的年代,谁家的锅损坏漏水,就会让走街串巷的补锅师傅来修,一阵阵地敲打后,原本破旧不堪的锅被补的滴水不漏。同时补锅也需要很高的手艺,这样修补的地方才不容易被看出来。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8.捏面人

Imag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门手指上的艺术,以面粉为主料,调出不同色彩搭配,用手和简单工具,便能捏出各式各样的面塑作品,个个生动精致,栩栩如生。总能吸引不少群众围观,见者无不为之叫绝,看得人连连惊叹。

9.爆米花匠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