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行人物】潞川双雄——涉县白芟涂大成、合漳冯贵德

 爱旅游的寒江 2022-02-11
潞川双雄——涂大成与冯贵德
这是山雨拟的称号,未必十分准确,两人时间相距537年,但,这一信息也足以让涉县人民震惊:元末,浊漳河边上的白芟出了一个农民起义领袖——涂大成(1325—1368);民国初年,也是浊漳河边上,与清漳河交汇处,合漳村,又岀了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冯贵德。
资料来源:涂大成,《方與纪要》卷49林县(今林州)载,鸡冠寨,也叫“涂寨”,元至正中期,避兵处。今《白芟村志》将涂大成作为本村第一历史人物立传。冯贵德,98版《涉县志》为其开始立传。今,曹刚勤等先生七年呕心沥血成《天门会纪事》,对冯贵德天门会起义作了全面度量和记述。
人物生平:涂大成,元至正(1325-1368年)年间人。元末,社会黑暗,官府腐败,民不聊生,灾荒、战祸连年。涉县白芟村涂大成抗粮拒税,率众揭竿起义,后遭元兵追剿,南渡浊漳河逃往鸡冠寨招兵买马,占山为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将常遇春率20多万红巾军北伐,途经河南境内,进取剿灭该“涂寨”(当地人俗称),涂大成兵败自杀,鸡冠山寨被焚毁。
冯贵德(1905-1932年),字复民,涉县合漳村人。民国河北涉县天门会总传师。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初期,本村地主霸占了他家的房基地,他到乡约所去告状,反被责为无理,受到重罚。为交纳罚款,卖光了土地山开荒给人当长工。家庭的不幸遭遇,使他萌发了反抗思想。
民国13年(1924)集合本村年轻人,办拳坊,练习武艺,后听说林县有天门会,入会者抗军平匪,不交附加粮款,他便串联邻近村80多人,到林县加入天门会。他被天门会首领韩欲明任为武传师。回村后在合漳村设坛传道,提出农民种地不交租纳税"的口号,号召群众参加天门会,保卫家园。附近的村民(包括武安、磁县等地民众)纷纷到合漳村入会,会员多达200余人,配有长矛大刀等武器。活跃于冀豫边界地区,冯贵德为总传师。
民国14年(1925),小股奉军事涉,盘踞县城,收刮粮款。冯贵德率天门会千余人,打败奉军,并进驻县城,成立军队,他自任团长,控制了涉县政权,领导天门会,多次与奉军作战,屡获大胜。并有"洋枪"、"洋炮",队伍发展到10个大队,1500余人,还设有三座造枪炉。在与封建地主恶霸作斗争的同时,还出资出力开展修路、架桥、打井等公益活动。
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派晋军高桂磁率部来涉剿灭天门会,再加其不接受共产党指导,宗派斗争激烈,组织不纯,纪律松驰,脱离群众,最后败退林县。不久,冯贵德被新乡守军刘茂思、刘惠心部诱捕,押送到新乡被杀,时年仅 28岁。
人格分析:不平则鸣。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两位,都是老豫北,都是太行山区血性男儿,都出生在潞川北岸,都主要活动于或主要受林县影响,都被官兵或地主封建阶级強大势力強势镇压,其反抗斗争虽均系自发,结局虽均带悲剧色彩,一个被诱杀,一个兵败自杀,但,无不体现着以上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山雨   壬寅正月破五  于古沙安乐窝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