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点“风乎舞雩”?——《侍坐章》备课札记

 慢老师 2022-02-11

重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一些问题是以前不曾想到,也是历来所忽视的。

我们从常理看,这些几位弟子,是孔子较为得以的门生,贤人七十二之四,要说这些学生还不知道孔子为国理政的主张,恐怕是不对的。只是他们对孔子主张的理解各不相同。孔子对他们的批评,也不是说他们不理解老师的核心思想,而是在核心思想的体现上,有失偏颇。

孔子的核心思想上礼乐,孔子所论之“仁”、“直”、“忠”、“恕”、“信”等,皆以“礼”为表征,孔子的社会理想、教育思想、伦理观念等无不与此相关。孔子“过庭之训”中,教其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而“礼”与“乐”则为一体。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

“礼”和“乐”皆不在“玉帛”“钟鼓”等器用,而在内心之“仁”,孔子重礼,重在精神,不在物质。

那么子路的回答,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也是知道要进行德沐教化的,要让老百姓知道“方”,就是辨别是非。

所以孔子并没有批评子路这种目标不正确,而是说他态度不对。“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关键是子路“不让”,不够谦虚。谦虚又是“礼”的外在显现之一,所以说子路目标是对的,但是言行不一致,恐怕达不成正果。

其他几个学生看到孔子笑子路,心里也明白,这是笑他不谦虚,所以后面的回答一个比一个低调。先是冉有,他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不要求千乘之国了,只要方圆六七十里,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他能让老百姓温饱,说自己呢治理礼乐还不行,要靠别人。

后面曾皙就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冉有不也是讲的是国家么?曾皙也明白,大家都是讲国家治理的,所以孔子回答,”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这什么意思呢?孔子也是肯定冉有,说他讲的,的确是国家,方圆五六十里的国家也是国家,小国也是国嘛。孔子没有正面去评价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这句,但是我们反过来想,孔子说小国家也是国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按照冉有的能力,如果能够治理好小国家,也就是能治理好大国家了,这都是一样的。如果国家能治理好,老百姓都富足了,那肯定也是知道礼乐是怎么一回事的。孔子并不觉得治理小国家比大国家容易点,所以冉有的回答其实和子路差不多。

公西华看到孔子对冉有的回答不予置评,他就更加谦虚,他就不说治理国家了,他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非常谦虚,连续用了两个“愿”,我真不会,我是愿意学。

祭祀、会同这些事情,都是“礼”的范畴,公西华也是知道“礼”的。他就想说,我做一个主持礼的人,老师不也是做过这样的事情吗?我做这个,老师不会反对。

但是孔子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国家之事,在祀与戎。宗庙、会同,一个是祭祀,一个是外交,都是国家大事,其实公西华讲的也是大事。公西华说要做小相,按照他的能力,只能当小相,那么大相谁来当呢?孔子是觉得公西华是可以当大相的,那么当祭祀、会同这些事情的大相,也是在治理国家。

最后曾点。曾点怎么说呢,他先给老师打预防针,“异乎三子者之撰。”和他们三位不一样。他是要:“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带着几个人,风乎舞雩,这不是去春游,而是去进行祭祀活动。所谓“暮春者”就是三月三,上巳节,“风乎舞雩”之“风”即为模拟风声之意。曾皙之志,为暮春时节行此礼,正合孔子礼乐之道。

那么曾点和其他三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曾点没有讲国家大事,其他三人都是讲国家大事的。可见其他三人是觉得,礼乐这种事情,是体现在国家治理上面的,但是曾点不是,曾点是觉得,这个礼乐,是沁入到生命的每一个细节的。

孔子“吾与点也”,他还是赞同曾点。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觉得国家大事是需要礼乐的,那么生活小事要不要呢?可能就会忽视。人不能一心总想着做大事,而要多看看眼前的小事,这些小事情做好了,大事才能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