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宗人府有多恐怖,为何让公主阿哥闻之色变,磕头求饶

 古稀老人赵 2022-02-11

在看清宫剧或者以清朝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时,常常可以看到这一一句话:“把××公主或者阿哥送交宗人府”,而伴随着这句话出现的,就是公主或者阿哥磕头求饶的。

那么这宗人府究竟是什么机构,能够让这些天之骄子闻之色变,乃至磕头求饶呢?

令皇室成员闻之色变机构:宗人府

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普通百姓违法犯罪有相关的机构和法律来制裁。那么这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皇家子女犯罪的话,该由谁来惩罚他们呢?就是宗人府。宗人府是由朱元璋一手创立的,由宗人令、右宗正、左宗正三者一同进行管理

最开始,这个机构叫作大宗正院,后来才改名为宗人府。既然管的是皇亲国戚,那么这个活儿就相当的不好干,非常容易得罪人,而且得罪的还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所以能担任宗人府管理者的,也通通都是皇亲国戚。

而且还都是身份不低的皇亲国戚,像清朝时期,一般都是由贝勒或者是亲王一类的才有资格担任。所以这些皇亲国戚犯罪之后,都是先送到宗人府查办,再送到刑部。其实在明朝时期,在朱元璋以后宗人府就没什么实权了,也没什么用了。

它大部分的功能都被礼部取代了。而它的主要功能被启用还是清朝建立以后了,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宗人府拥有了比之前更大的权利,这才令那些皇室子弟,望而生畏。

宗人府究竟有多恐怖?

为什么到了清朝时期,又会重新启用宗人府呢?是因为自努尔哈赤开始,就担心那些宗室子弟。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整个清庭都是混乱无序,百废待兴的。如果这个时候这些宗室子弟再出来搞什么幺蛾子,清庭是绝对折腾不起的。

为了避免这些混乱对清庭的建立起到冲击,所以必须对这些宗室子弟进行严格的把控。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宗人府不仅被重新启用,而且为了能够压制住这些宗室子弟,它所拥有的权力要比以往更甚。

但是根据《清稗类钞》和《清史稿》中的记载,宗人府虽然恐怖,但是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宗室子弟随意动用刑罚的地方。而且宗人府里对宗室子弟使用的刑罚也根本不像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当中那样残忍。

最严重的刑罚不过就是杖刑,然后被宗人府记录在册。这是因为尽管宗人府权力再大,它毕竟不是刑部。那么为什么刑罚这么轻,这些宗室子弟还这么惧怕呢?因为宗人府掌握着这些宗室子弟的命脉。

这些是比刑罚更加让他们惧怕的东西。这才是宗人府的可怕之处。

没有重刑,为何公主阿哥却如此惧怕?

对于这些宗室子弟来说,最令他们感到恐惧的并不是在里面需要承受的刑罚,而是进了宗人府就意味着他们最重要的两样东西被控制住了:钱和权力。宗室子弟非常多,而当官的收入非常有限,所以他们主要是靠着皇帝赏赐的俸禄来维持他们的开销。

而一旦进入宗人府,他们的这份开销就会受到影响,那么这直接就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发展到后面,宗人府已经不仅仅只是控制住他们的这份收入,而且还进一步掌握了他们的爵位。

这些宗室子弟犯错之后被送到宗人府里,宗人府根据这些宗室子弟犯下的过错的大小,来决定对他们施行什么程度的惩罚。过错轻微的,可能只是会削减俸禄,虽然会对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但是对于这些宗室子弟来说,不会产生本质上的影响。但是如果说犯的错误比较严重的话,不仅会削减他们的俸禄,还会降低他们的爵位。如果仅仅只是这两样的双重削弱,倒也还好。

但是这些宗室子弟一旦进入宗人府,这个履历就会被记录在册,成为他个人以及整个家族的污点,整个家族都会因为他而蒙羞。这对于这些公主和阿哥们来讲,才是最致命的惩罚。进入宗人府受罚,不仅意味着钱财和权力的丢失。

更重要的是整个家族的颜面受损。这才是宗人府手上掌握着的最具备威慑力的权力。如果真的仅仅只是受刑罚,这些公主阿哥们是绝对不会惧怕到磕头求饶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