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古建 | 八闽遗构

 丘山三也君 2022-02-12

“(中国建筑)以斗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后世斗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之'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绪论》

图片

研究中国木结构建筑,很重要的一本原始文献是北宋的《营造法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叫“材”。

“大木作制度”这一章开宗明义道:“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是宋代木结构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模数。

中国建筑往往不单独出现,而是形成群体、院落,有大殿、配殿、回廊等等,这就要用到“材等”——《营造法式》把“材”分成八个等级,即“材有八等”,最大的等级用来造宫殿的正殿,小一点的造配殿,最小的等级造亭榭或者大殿里的藻井。

图片

把《营造法式》的八等材一字排开,很像一组编钟1(do)2(re)3(mi)4(fa)5(so)6(la)7(xi)i(do),而且一等材的尺度正好是八等材的两倍,所以这也解释中国古建筑能成为“凝固的音乐”原因。

而建筑的规模就是以开间数论大小,然后根据标准材去确定一座建筑的柱、梁、斗栱等主要构件的尺寸。

梁思成先生指出,斗栱与立柱高度的比例,可以方便地用于古建筑断代:斗栱所占比例越大,建筑越古老,反之则建筑越晚近。

唐代斗栱可以达到立柱高度的一半,北宋则大约占三分之一,明清则逐渐降为五分之一甚至更少。

斗拱


中国古代壮观的大型建筑物,为了达到稳固的目的,通常由斗拱进行右牵左拉,承上启下,这样的斗拱结构使建筑物即使遇到较严重的地震,也具有“墙倒房不塌”的特殊功能,斗拱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载重构件,处于柱顶和屋顶之间。

图片

斗是垫拱的方形木块,在传统建筑中,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因而古代工匠们便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是建筑上的弧形承重结构),合称斗拱,它们纵横交错层叠构成,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

昂是斗拱中起杠杆作用的斜置构件,分为上昂和下昂,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于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斗拱是由方形的斗、矩形的拱、斜的昂多层叠加组合而成的构件。

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撑屋顶重量的作用,可使屋檐出挑较大,兼有装饰的效果。

将斗栱的概念稍加扩展,包括了斗、栱、昂、枋等构件,即是宋式规范中被称为“铺作”的结构层。

位于柱头之上的称为柱头铺作,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之上的称为补间铺作,位于角柱之上的称为转角铺作,位于平坐之下的则称为平坐铺作。

图片

八闽遗构 -华林寺


“钱氏十八年,其臣鲍修让为郡守,遂诛秽夷峨为佛庙,乾德二年也。”

——宋代的《三山志》

华林寺位于福州屏山南麓,据宋淳熙《三山志》,其前身为越山吉祥禅院,始建于宋乾德二年(964)。

图片

清代重修后的华林寺大殿

最早发现时的华林寺大殿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迥然不同,外围有后世加的一圈副阶,是一座七开间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有浓郁的福建地方特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宋代初建时的华林寺大殿-复原设计

关于华林寺的年代

许多华林寺的资料都指向是北宋的建筑,实际上大殿虽修建于公元964年,确实是北宋建国后4年,但建国不等于统一,实际上当时南方的吴越(部分浙江、福建)、南汉(广东)等尚未被收编,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大殿为五代时期建造(本篇以宋代作为华林寺的建造时期)。

图片

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是寺内仅存的宋代遗构,面阔3间,进深八架椽(4间),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建筑,大殿为八架椽屋,一共有18根柱子支撑,其中内柱4根,檐柱14根。


按照《营造法式》华林寺大殿作为三开间厅堂造的建筑,本应对应五等材,但实际上大殿使用的单材规格相当于用一等材(九间或十一间大殿方能用一等材)所以常说华林寺大殿“用料超等”。

✳《营造法式》这部宋朝的“国标”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比华林寺创建晚了足足一百多年;

(80年代大修前)华林寺大殿的木料经过碳-14测定,得出结果为:“受测样品时间普遍达1200年,时间最早者达1400多年”,所以也有学者认为华林寺建造的时候拆卸了闽王宫的旧料,挪用于此。

4根内柱之间,由前后内额、四椽筏纵横连结,形成内层四方框架(呈井字形彻上露明造,14根檐柱柱头由间额、额枋纵横连结,形成外层大的方形框架结构。

图片

图片

彻上露明造

图片

内柱与上脊樽有较高差距,在这段距离内,用斗拱、枋层层叠置,使斗拱与梁架交融,柱子以上几乎全由斗拱支撑。

图片

殿内柱子布局采用减柱法,大殿四及内柱头上均施以斗拱,而柱头上更用特别粗大的斗拱承托,梁架斗拱为七铺作、双抄、三下昂(也有学者认为是双下昂)、偷心造(一、三跳偷心造,二跳重栱计心造,第四跳令栱托撩檐方,耍头为下昂型,外观似八铺作形式)。

图片

图片

但是从华林寺大殿的剖面来看,第三层昂的昂尾之长,直抵下平榑,是一个真正起到结构作用的杠杆,显然是真昂。

矛盾就出现在,这一真昂没有继续出跳,橑檐枋直接落在下层令栱之上,所以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为八铺作,导致迟迟不能统一定名。

图片

室外下昂

图片

室内上昂

大殿18根丰盈粗拙的梁柱呈梭形状,均为梭柱(檐柱肥而短,柱高不及柱径的八倍,中径大,上径、底径小,柱下部三分之一处直径最大,向上下逐渐卷杀,至柱顶紧杀如覆盆状),这种梭柱曾在南北朝盛行,隋唐之后在国内极为少见。

图片

在建筑装饰手法上,大殿多采用拱头卷杀、无瓣、皿斗、梭柱卷杀以及形式各样的驼峰造型等早期手法,这些也都是宋代木构中极为少见的,有的可上溯至隋唐、六朝时期,或者在相当于隋唐时期的日本早期建筑中找到先例,有的已不见于北方唐代建筑遗构中,可谓国内少有。

若按建筑年代排列,华林寺列在山西省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782年)、佛光寺大殿(857年)、芮城县的广仁王庙、平顺县的天台庵和大云院、平遥县的镇国寺大殿(963年)之后,居全国第七位。

此七座古老的木构建筑中,只有华林寺大殿是存在于长江以南的,可谓是南方木结构建筑的典范,其余六座建筑均保存在气候干燥的高原地区。

作为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古建筑,华林寺的架构具有许多区别于北方的、在长江以南以南宋元建筑为常见的营造手法,如下:

台阶象眼

图片

台阶两侧做出“象眼”,在建筑中,'象眼'简单地说,就是台阶侧面的三角形部分。

宋代时的象眼是层层凹入的形式,《营式造法》中就规定,象眼凹入三层,每层凹入半寸到一寸,是宋代古建筑的一大特征,此处应该也是修复时按照宋代的样式重修台阶。

斜毬纹格扇门

图片

轻灵透气、富有装饰性的格扇门出现于唐代以后,普遍认为是在北宋始见,到南宋后直至清代成为主流样式,被普遍运用;

华林寺的格扇门估计也是重修时做的,应该是仿宋代早期样式,早期格扇门的一大特点是上面的格心与下面裙板的比例约为2:1。

皿斗

图片

皿斗,与常见的斗不同,在向下收分到底部后,又向外突出来,栌斗下所垫的构件——“皿板”之遗意;皿斗的地域特征比较典型,不光宋元早期这样,明清晚期还很常见,从浙南到福建、粤东都是流行区域。

“月梁造”阑额

图片

华林寺前檐,不施普拍方,阑额作“月梁”状、出头,前檐补间铺作斗直接坐于阑额上。

华林寺这种前沿阑额的做法应该是现存最早的实例,后世许多江南的大祠堂中,可以看到对这种做法的传承。

多层丁头栱

图片

丁头拱与平梁下的彩绘驼峰

丁头栱的普遍运用是南方建筑的一大特色之一,从现存的江南宋元抬梁古建筑到明、清江南的穿斗抬梁式古民居等都可以见到许多实例(江南古建丁头栱运用的一大特色是连续运用,有点像檐柱铺作的“偷心造”)。

在平梁下驼峰上,还留有清晰的早期彩画”,推测应为《营造法式》记载的“五彩遍装”做法。

华林寺大殿与日本古建筑的关系

日本著名的奈良东大寺南大门,代表了东大寺在日本镰仓时代(大约相当于中国南宋)重建时候的重要风格。

由于东大寺有座闻名遐迩的大佛殿,所以日本学者给这种风格起名叫“大佛样”。

图片

日本奈良-东大寺大佛样

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历史学家傅熹年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曾经论证“大佛样”其实源自福建,所以大概可以说“大佛样”其实是“福建样”。

此类建筑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从柱子里伸出来一大堆栱,《营造法式》里叫丁头栱,日本叫插栱。

所不同者,日本大佛样建筑的插栱之上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斗,有学者认为这是日本工匠自己加进去的创造。

傅熹年先生的《福建的几座宋代建筑及其与日本镰仓“大佛样”建筑的关系》文中介绍福建的宋代建筑与日本“大佛样”的很多相似点,比如斗栱里面“皿斗”的细节,包括昂嘴的曲线、梁的造型、蜀柱的造型等等;有一派中国学者认为日本镰仓“大佛样”受的是浙江宁波一派匠师的影响,也有日本学者试图彻底否定中国学者的看法,认为“大佛样”是日本匠师自己发明出来的,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赘述了。

不设蜀柱

图片

华林寺正殿二椽栿上,不用蜀柱,而是”3个斗出丁华抹颏栱“(此名称取自《闽浙宋元建筑遗存所见的<营造法式>中若干特殊铺作》朱永春),承脊构造不设叉手蜀柱,闽粤两省一直到晚期建筑都是这样(从来就没有这个传统),华林寺的平梁上用三枚散斗托丁华抹颏拱承正脊,在国内是孤例,也有可能是后世改造的结果。

叠斗

图片

“就纵向联贯素杨的节点构造而言,闽地是以交互科承托素仿,层层叠加,不妨称作“叠科”。——《闽浙宋元建筑遗存所见的<营造法式>中若干特殊铺作》朱永春;柱头叠斗是闽粤两省共同的地域特征,尤其以闽南(台湾也是如此)粤东最为典型。

襻间斗拱

图片

图片

“襻间是与各架榑平行,以联系各缝粱架的长木仿。”——梁思成先生;在江南的古建筑中,室内常在襻间加上”一斗三升“(即一斗为底,中为栱,栱上置三个升的斗栱组合);襻间斗拱上的云形驼峰,实际上是想突出昂头的装饰作用。

这里的云形驼峰实际上是后世闽南建筑“斗抱”的先型(即花篮型驼峰,后世常见花草纹样木雕装饰,底小上宽,闽南称为“斗抱”,朝鲜半岛柱心包建筑上也常见,不同于北方驼峰底宽上窄的正梯型造型)。


圆方方圆比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发现,华林寺大殿的两个次间都是正方形,中央的明间是个根号2矩形,即明间的宽度等于次间(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边长的根号2倍。此外大殿的剖面上也有一组根号2比例,并在华林寺大殿立面和剖面上找到很多方圆之间的比例,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其实有明确的证据,比如说《周髀算经》和《营造法式》,都载有“圆方图”和“方圆图”。

图片

图片

八闽遗构 -元妙观三清殿


据弘治《八闽通志》记载,它始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名天庆观,元元贞元年(1295年)改今名,明永乐五年(1407年)修。

图片

现仅存三清殿,现状为面阔五间进深八架橡(四间)四周加一圈下檐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实际上只上檐当中三间的四缝梁架是宋朝遗构,脊下有大中样符八年(1015年)重修,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修建的题记。

图片

四缝梁架

两山和下檐都是明以后改建的,这四缝梁架也近于《营造法式》中的“八架椽屋前后乳袱用四柱”的形式,金柱也比槍柱高出五足材,除前廊不做平阁外,和华林寺大殿基本相同。

它的柱头铺作和华林寺后檐同,补间铺作前后檐均用一朵,殿内金柱间的扶壁拱则各用两组令拱和柱头方交替迭压二或三层,象征二朵补间铺作。

图片

补间铺作

图片

内檐梁架

图片

柱头铺作

殿用材大小不等,材厚度过薄,疑是后代抽换的结果,不过这四缝梁架的构架形式、铺作的做法和细部手法与华林寺大殿及保国寺大殿都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尽管抽换构件很多并掺入晚期装饰手法,仍可认为是“骏骨犹存”,典型不失,基本上保存着1015年始建时的特点。

柱网
大殿原有石柱24根,殿身内用八柱,由前内柱柱身所遗留的榫卯口及柱身花岗石部分风化后的痕迹判断,前部应为一敞廊,覆盆式莲花石础24块,现存石柱16根,其余的8根均被移位。

图片

覆盆式莲花石础

在明代重修时,似把梢间的石柱移至南檐压阑石位置,把原压阑石凿出石础位,安装莲瓣石础并立原梢间的石柱,石柱间为明式门板,而在梢间的原石础上安装木柱。

图片

石柱间的明式门板

✳明间:建筑物居中的开间;梢间:建筑物两端头的开间;次间:建筑物明间和开间之间的开间,如有多次间可分为一次间、二次间、三次间等。

图片

梢间是木柱而不是石柱

内外柱至斗底均为木柱与花岗石柱上下对接,木石之间的对接口的尺度略同。次间的后平柱按花岗石的质地及造型判断已更换过(石柱表面加工的程度较前平柱细腻),当心间的后内柱其花岗石质地同前内柱,但高度比前内柱高。外观较前者新,加工程度略细,次间的后内柱高度同前平柱,内外柱均上下卷杀,而各柱的卷杀加工略有不同。

图片

横架
前后两内柱柱头上栌斗口,各向内出单材偷心华棋三跳承四椽栿,上两端置翼拱头承中平背上用驼峰承平梁,平梁两端承上平榑,平梁背搭牵上依次施十字令拱、翼形棋承脊

✳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宋称“下平榑”;在金柱之上的统称“金檩”,宋称为“上平榑、中平榑”,金檩有上中下之分;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也称脊椼,宋称脊榑;挑檐桁,宋称“牛脊樽”,等等…………

前后檐乳袱均为月梁形、两端卷杀线条较流畅,前乳枇尾插入前内柱木质部分,下用丁头拱两跳承托。后乳袱尾插入后内柱木质部分,下不用丁头棋承托,次间的横架做法同当心间。

图片

图片

纵架
前内柱留有门额(梢间应为窗额)榫卯口,当心间、次间的地袱也有榫卯口,前内柱表面有残留由额的痕迹而没有腰串的榫卯孔洞,离门额上方施圆内额一道,额背上置驼峰及单拱承阑额枋至斗底。栌斗口上的泥道拱承素枋二道,素枋之间施单拱,第二道素枋上置散斗,替木承中平

图片

后内柱斗下只施阑额一道的,栌斗做法及构件同前内柱,前后檐柱做法均同,即栌底阑额一道,栌斗口由泥道拱承素枋二道,素枋间施单拱,第二层素枋上施瓜子拱、慢拱承檐柱

图片

图片

✳栌斗又叫大斗、坐斗。连接柱头与斗拱的构件,由柱头发展而成。据《说文解字》释:“栌,柱上榭也。”

柱头铺作
前后檐柱头均为七铺作重棋出双杪双下昂(耍头木作下昂状),第一跳、第三跳偷心,第二跳头施瓜子拱、慢拱承罗汉枋,第四跳跳头施令拱由替木承撩檐(后檐承撩檐枋)。

图片

图片

撩檐、檐柱、中平开间之间的搭接部下均用翼拱头各一块,铺作里转两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承乳袱,乳袱背置云形驼峰承第一层下昂尾。双下昂的昂尾及耍头木的后尾分别插入内柱三杪愉心华拱后尾,分位承下平,形成了一道较为严密的结构层。

补间铺作
现存当心间、次间前后檐各用补间铺作一朵,做法均同,即阑额上的驼峰置栌斗,栌斗上的华拱向里,外出跳。

外同柱头铺作,里转出五杪偷心,第五跳跳头(即第一层下昂的后尾并加工成拱首状)施瓜子拱,慢拱承下平

图片


彻上露明造

殿身内不施平棋枋及算程枋,没有平暗层,做法为彻上露明造,屋面现为扁椽,不盖望板而用望瓦,这些做法应该是后世重修时所更换,其主要原因在于北方与南方地理位置不同,北方寒冷干燥,南方温暖潮湿,使得有些建筑手法在南方不适用而被淘汰。

图片

雕刻、造型、彩绘
大殿的构件雕刻集中在驼峰上,特别是乳袱背上的云形驼峰,该驼峰双面均刻莲芯及云纹,双面对称均匀,美观大方,下昂的昂嘴均微刻线边一道,大殿的各个拱头均作卷四瓣卷杀状四道,殿内的拱、枋、昂均存有云纹、卷草等墨线条彩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究其大木构架设方法,虽只能谨慎的立足于就题论题,但它在现存遗构中的代表性仍使其研究结果易拥有一定的普适性,对解读不同时期木构建筑的尺度权衡和设计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


林徽因在《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里谈论中国古建筑的美,曾说道:

“至于论建筑上的美,浅而易见的,当然是其轮廓、色彩、材质等,但美的大部分精神所在,却蕴于其权衡中;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的玄妙。”

图片

本文章摄影:高鹿野 陈良铭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