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平顺县古建筑勘察记

 我心飞翔gvqwh5 2023-01-17 发布于安徽


选自《文物》1962年02期,杨 烈

大云寺

一、寺史

大云寺在今山西省平顺县实惠(石灰)村北双峰山下,背山面水,南向。初名仙岩,后改大云禅院。全寺的平面布置作长条形(图1),最前面为三间単檐硬山造的山门。山门右侧设便门,上额楷书“大云禅院”四字。门内左右各有六间配房,其左侧巳塌毁过半。正面在四步踏垛的台基上,高耸一座九脊歇山顶的大殿,巍峨壮丽,冠于全寺。其后为后殿,紧帰山脚。全寺除大殿外,皆淸以来所重建。另距寺约80米的西南山麓,耸立一座石造八角灵塔,雕凿精美,为五代显德年间所造。

寺的创建年代,据该寺现存的宋天禧四年“敕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所记:“仙师法号讳奉景,……时于天福三年戊戌岁,……降迹挂瓶锡于双峰山下,……洗心版修住持,……于丙地结草为庵,……今者欲请住下布施神林材木,施主王昌王琮为首,盖造僧堂厨屋法堂两校。至天福五年庚子岁,……仙师再给牒请住下王琮王贵王密等,充为十方都维部,盖造佛殿林杖室。……”据此可知该寺创建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主要建筑物大佛殿,至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方告工竣。

有关寺的沿革及修缮活动,还见于下列各碑记中。大佛殿前檐西坎窗下的宋咸平二年“敕赐大云禅院铭记”提到:“自建隆元年先师法讳奉景基趾住持,……况又自?以来,殿宇有一百余间,功德及五百余事,幸蒙皇王大惠,潜赐鸿恩,于太平兴国八年三月七日特降敕额,改仙岩为大云禅院”。明成化十三年“大云院重修记”上提到:“寺在县治东南四十里石灰社北山之阳,旧立殿堂幷十五罗汉殿宇、左右神祠,以间计百十之楹。考之县志,创建于大宋天禧四年。奈以历岁久远,风雨倾圮,所存者独殿堂,已余者皆毁尽失旧。……经始于成化九年岁在癸已,……僧即市木陶璧,鸠工聚材,重修殿堂三楹,殿内佛后,新绘背座观音一尊。殿宇之前,东西两方新建僧房各五间之所,庑下东西又各建一间,为供寿亭侯、伽兰神之所。山门三间俱以丹碧巍然。至成化十二年岁在丙申修之工毕,焕然一新。”另外万历元年重建后殿的残碑上还有如下的记载:'……今岁月旣久,殿宇倾颓、神像偃仰……由是一乡善类,输财而乐施者纷纷,…量材计用,择日兴工,……金像玉彩,垣墉整肃,栋宇翼飞,圣像烦赫,轮焕一新。'

寺在淸朝时,因遭水灾损失严重。康熙三十八年'大云寺重修碑志”载:“新丰之北隔二里遥有大云寺。者,……奈日久渐敝,殿宇倾颓不堪,……于顺治年间,本府书吏靳公……捐施尺银米命匠兴工,不旬日而告竣焉。迨及康熙三十一年,瀑雨如注,连绵不息,而殿宇僧舍漂流无存。…本村鄕耆张可旺……等,各捐以资,命匠鸠工,殿宇巍峨,金像辉煌。”

综合上述各朝代的碑记,可以看出该寺原名仙岩寺,于宋太宗赵灵初年改名为大云禅院,幷且这时寺的规模,已发展到'殿宇有一百余间”。

自宋迄明初,虽无明文记载,但由成化十三年的碑上,可以看出寺容已日趋荒废,所以在明中叶时竟衰落到“所存者独殿堂”了。成化至万历初年时,先后重建过僧房及后殿,其规模远逊于当初。淸朝顺治年间仅做过一般的修缮,相隔不到四十年复遭洪水洗劫,造成严重的破坏。现存的山门重建于淸朝,后殿及两庑为民国十三年以后陆续重建的。同时,从“栋宇翼飞”一语来看,当初的后殿大约也是歇山而非硬山造。至于大佛殿,无论平面布局、梁架结构等,均与明淸建筑不同。因此''康熙三十一年……殿宇僧舍漂流无存”的说法,显系言过其实。

大云寺历经千余年的变迁,虽然寺容改变很大,各个单体建筑物大都面貌全非,然而大佛殿却仍不失其古朴宏伟的雄姿,为我国建筑史的硏究,增添了新的资料。

二、大佛殿

大佛殿为九脊歇山单檐造的三间大殿。屋顶盖以灰布筒板瓦为主,于正脊施琉璃龙饰,四垂脊及戢脊皆为瓦条垒砌而成。檐下置极其疏朗的斗拱,规制严紧、比例雄大。由于角柱生起和深远的出檐,使檐部显得浑厚而图和。整个外观给人以宏伟安定的感觉(5页图1)

(一)大殿平面

大佛殿通面阔11.80米;通进深10.10米,接近正方形。前后檐当心间开门,两次间辟

成坎窗,余皆整以砖墙。殿内后槽内柱之间嵌筑扇面墙,墙前筑佛坛,已毁。

'殿内柱的排列,为通见的减柱法,省去前槽内柱,增大了礼佛的空间。另于殿内外附加了很厚的砖墙,显然是后世补筑的。

殿之阶基全以靑石条砌成,正对当心间筑一宽不及间的小月台,台前布以四级踏垛。其形制与大殿甚不协调,可能是康熙年间被洪水冲毁后重建的。

(二)材 契

此殿用材为20x13.5厘米;梨为10x11.5厘米,相当于营造法式五、六等材之间(图7)。按法式规定:“第五等(材)殿小三间、厅堂三大间则用之”,而此殿的规模绝非小三间能比,理应属三间大殿,故其用材尺寸过小。因而造成了某些构件的断面,达不到必要的安全荷重的效能,所以屡有折损之弊。

(三)柱及柱础

殿之用柱分檐柱和内柱两种,全系直柱造。现将各柱的权衡比例及经过整理后的尺寸列表如后。

从表中的比例可以看出,檐柱已嫌繊细,而内柱尤甚。最粗的角柱,也仅及1:8.2。按此殿用材,檐柱径相当于一材一粟;角柱一材一槃又3.7分;而内柱不及一材一架。营造法式规定“……若殿阁即径两材两粟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梨,余屋即一材一梨至两材”。由此看来,大佛殿用材尺寸还不及余屋的规定,实显过小。

我国古建筑被公认的特点之一,是以柱子为主要的荷重构件,墙仅做为隔断内外之用。大佛殿由于柱径过细,已出现了挠曲形变的现象,致使上部结构产生外闪下沈,后世修缮时不得不附加厚达2米余的砖瑙维持现状了。

此殿柱之生起和侧脚均较显著(图8)。其中角柱左右内侧12.5厘米;前后侧各为5厘米。生起按营造法式规定“三间生高三寸”来对比,此殿角柱比正身平柱生髙9厘米,约合三寸,比法式稍大;而较山面平柱生高11匣米就更大了。在上党地区这种现象是普遍的,例如长子县的崇庆寺千佛殿(宋初),及潞安的原起寺(宋)等,都超过了10厘米以上。

此殿全用复盆柱础,依雕饰不同可分成大莲瓣、小莲瓣和素复盆三种式样。营造法式及淸官式作法,都规定“方倍柱之径”。上述三种柱础,以大莲瓣柱础径59.5厘米和素复盆柱础径59厘米近似这个规定,小莲瓣柱础径仅及48厘米。前两种式样古朴疑为五代原物,而后者可能是后世重修时抽换了的。

(四)斗拱

此殿所用斗拱,可分为柱头、补间、转角和内柱柱头铺作等四种。

柱头铺作(图9)为五铺作双抄偷心造。头层华拱系足材与泥道拱正交于概斗内,第二层华拱为一单材加上一个斗欹的高度,甚是特殊。令拱与批竹要头相交,横搭在此跳跳头上。令拱正中按齐心斗,上承替木和撩风樽。内拽头二跳偷心,三跳无斗而直接横托足材令拱,拱颊隐出心斗,,承载三层素秋至檐椽下皮。四椽楸头通过足材令拱顶至撩风栋里皮。柱中线横向由泥道拱连托三层桂头杨,分别隐出泥道慢拱和令拱。纺上椽下之间,施一长62厘米;高一材的方木,于外面均隐出三瓣云头式驼峰,上承压槽仿。这种结构不仅具有实用目的,并带有浓重的装饰意味。

当心间补间铺作的总铺作次序,与柱头铺作相同,但某些细部的特殊做法,也别具风格。与泥道拱相交的华拱头上,减地平极地刻出云头纹样;泥道拱的正身,也以同样手法刻出叶状纹;另于二跳卷头做成四齿状。这些均较别致。此外后拽三跳上的令拱为单材,与柱头铺作异。这也是根据荷重的必要而采取的不同做法。

次间补间铺作的基木结构与前者相同,但后尾与转角铺作搭交一起,以及耍美前后均做成翼形拱状,与当心间的不同(5页图2)。

转角铺作较为特殊(图10)。其前部的正出与侧出与柱头铺作基本一致,而斜出却另施批竹昂及批竹耍头各一层。后出的虾须拱系自柱中线斜向下约30°,前薄尾厚、形制特异。虾须拱拱端置坐斗,上承昂尾,幷与补间铺作45°相搭,由两侧延伸过来的素彷,至此处叠交以承大角梁。上述这种别具风格的结构手法,尙属孤例(5页图3)。

内柱柱头铺作极为简单,全部结构为一层十字令拱做斗口跳状,四椽袱与乳袱接头就搭在此处。

出跳:在营造法式华拱条里·…“七铺作以上即第二里外跳各减四分,六铺作以下不减。”从巳发现的早于《法式》的实例中,大都与此不符。例如蓟县独乐寺山门的头跳是30.6分,二跳为21.9分,广济寺三大士殿的二跳比头跳短0.5分,皆系双抄五铺作。此殿也以材高15分为标准,其头跳合33.4分,二跳则为25.5分。可知这种五铺作里外跳递减的做法,是早期建筑特征之一。

斗:此殿植斗深39厘米,宽42厘米,高为24厘米(耳10、平5、欹9厘米),均比《法式》规定小,但平为耳高之半却与法式同。其中耳高于欹的作法,不仅与法式异,就是在早期实例中也是少见的现象。

散斗、交互斗、平盘斗的尺寸皆同。宽深各为25及22.5厘米,总高为15厘米(耳平欹各为5、3、7厘米)。从比例上看与前引之独乐寺山门及三大士殿一致,而欹大于耳与此殿的槌斗异(图11)。

以上述植斗、散斗的比例,与鎭国寺万佛殿比较,散斗同,槌斗略异,且总尺寸均小,这似由于基本用材小的缘故。

拱:泥道拱长106厘米,比令拱(85厘米)长出21厘米之多。前引之三大士殿及大同华严寺薄伽敎藏殿的泥道拱,虽然亦较令拱长,但均不如此殿。泥道慢拱长169厘米,与三大士殿的单材慢拱比较仅短一厘米,可谓一致。若以材15分为准,169厘米相当于127分强,比法式规定的92分竟长出三分之一以上(图12)。

拱头杀做四卷瓣(不分拱别)是这地区的地方手法。例如长子县的崇庆寺千佛殿、法兴寺圆觉殿,以及潞安的原起寺大殿等。但是,此殿的拱头做齿形,却与南禅寺大殿及北齐石窟窟檐上所表现的颇为类似。

耍头:此殿的柱头铺作及当心间补间铺作亦采用批竹式耍头,而次间补间铺作却用半翼形式。半翼式耍头过去以应县佛宫寺木塔为最早,现在可以推测在唐末五代时它就出现了。

(五)梁 架

殿之大木构架为四椽袱对乳楸用三柱的彻上明造。四椽袱及?I袱的前端,分别搭在前后檐柱头铺^作上,尾端则压在内柱上。袱上置两大驻峰,承托平梁及平樽结点(5页图6)。由此结点的侧面,斜撑通托脚(即连近两架椽之大托脚)压在四椽楸的前端。平梁正中坐三瓣云头式驼峰,其上立蜀柱,蜀柱两侧是叉手,幷承脊柳结点(5页图5)。

次间的后槽丁枇,其前端压在山面柱头铺作上,尾端与四椽袱正交于内柱之上。前槽后尾抬高于四椽袱背,形成了前槽高后槽低。故丁袱上之缴背也做成前端厚,后端薄,借以调整取平。缴背以上坐招瓣式驼峰,十字相交的翼形拱,施于此驻峰的大斗内。翼形拱上再置大斗,承戴阑头袱和上平樽的出际结点。其檀下的礼间枯至此做令拱状。阁头楸以上与平梁做法基本一致,唯栋下令拱做成连拱交隐。当心间前槽平栋下施一简洁精巧的隔架结构(5页图4),其具体做法是:在两缝四椽椎上皮搭褛间就一根,桔上坐斗横施翼形拱,再坐斗又施宪拍拱承受继间替木以承上平棹。后槽的相对位置卫也有类似的结构,现仅存痕迹。从上述的全部构架中,可以补充如下几个特点。

(1) 梁楸的权衡尺寸:四椽楸的断面作矩形,高46厘米,上下各宽22厘米,相当于2与1之比,中宽40厘米,平均每面卷杀9厘米之多。平梁高31厘米,上下各宽20厘米,卷杀不到2.5厘米。兰头枇及丁、乳枇和其他各祐材,均不越3:2(图13)0

(2) 四椽枇、平梁及乳袱的前端,均刻成“月梁”式幷隐出心斗,减薄若材厚与斗拱交结。此处月梁背不隆起而与梁头取平,与现存的辽宋实物同,而与营造法式异。

(3) 缴背:梁上施缴背是为了加强梁袱断面的荷重能力,可以说是一般通例。此殿丁楸上之缴背,不仅用材很大,幷于两颊隐刻各式驼峰,为他处所未见。

(4) 通托脚:在各个构架结点上,斜撑叉手及托脚,借以加强其稳定性。这是元以前(晋东南地区的明淸建筑亦用)的各期建筑特征之一。但像此殿采用通达两缝栋距的大托脚,还是第一次见到的。

(5) 驼峰:此殿所用驼峰种类多达八种。不但尺寸比例不同,其形式也各异,例如柱头与补间铺作之间所用的驻峰,是由于柱头枝和撩风樽之间距较大,如果增加铺作或纺上叠纺,均浪费用材。若像此殿这样施一精巧的隔架驼峰,不仅省材,且富于装饰意味。

(6) 大角梁及仔角梁的做法,与椽飞形式一致。即由里拽最上层素彷上皮,45°通过撩风栋交结点挑出大角梁,梁身断面等不变,至头杀做如意曲线。仔角梁由大角梁中央起,至大角梁头上翘收杀。整个做法与形状,均甚古朴洗练。

(六)殿之举折

此殿前后撩风樽的中距为11.57米,与脊栋的垂直高3.29米,合1:3.5强。据勘测所得,其脊檀下的蜀柱,无论用材及制作精度,均与其他构件不同。同时,按营造法式规定“折屋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为半为法”,査此殿第一架折46厘米,实属不合理。另就此殿建成比法式早160余年来看,其屋举折更应平缓,不应愈趋陡峻。所以推测此殿的上述蜀柱,可能在明代修理时抽换过。

(七) 出檐

大佛殿的外观,所以显得雄伟浑厚,主要原因是斗拱高大(相当于檐柱高的二分之一)和出檐深远所致。营造法式规定“造椽之制,皆从撩檐彷心出,如椽径三寸即椽出三尺五寸,椽径五寸即檐出四尺至四尺五寸。檐外别加飞檐,每檐一尺出飞子六寸”。此殿椽径9.5厘米,檐出83.5厘米,飞子长48厘米,各相当于2尺6寸和1尺5寸,每檐岀1尺出飞子5寸余。虽较法式规定的短些,但以斗拱谁大的情况下,这种比例还是适度的。当然,现存的椽飞可能非依旧有制度,但从东南翼角椽飞有十数根做了显著的收杀来看,较其他各部分甚为古朴。估计其整个椽飞改动的不多,特别是比例上比较接近于旧制。

(八) 出际

东西两山出际各为178厘米,相当于宋尺的5尺8寸,比法式规定大出一尺多,从已知的实例中,难以找到这样长的出际。例如前引长子县崇庆寺千佛殿及鎭国寺万佛殿等,都是在120-147厘米之间。正因为此殿的岀际过长,过多的迫求屋盖宽大,造成了两际下沉,后世修理时不得不另用小住支撑了。

(九) 瓦顶

瓦顶为九脊歇山造,皆复以灰布筒板瓦。由于后世屡次修理,瓦件的尺寸、形状,以及正垂脊的做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动。例如正脊,明朝修理时曾易瓦条为琉璃雕龙;垂敛脊完全做瓦条垒脊。筒板瓦中可以分出53.7x16.5厘米的大瓦和34.5x 16.5厘米的小瓦,二者的瓦当皆雕出兽头纹,但前者古朴;后者显然是晚期补配上去的。

三、附属艺术

(一)壁画

在殿内扇面墙的正面,左右各绘一,躯菩萨站像,东面的已毁,西面尙存(图14)。都是头戴宝冠,胸佩理珞飘带,姿态生动、技法纯熟。彩色以蓝、绿、赭三色为主,另以墨线用挺劲的笔法钓勒出全部轮廓。整个章法与甘肃炳灵寺唐阶三号窟北壁的画像,以及莫高窟的某些晩唐的壁画,似同出一格。像高约2.5米,除下肢稍有漫澧外,尙保存的比较完整。

扇面墙的背面,明绘的倒座观音因墙坍故毁,但在西侧却隐约可见楼台殿阁及人物画像等。另于东山面里墙皮上部也有少许壁御露岀。此两处壁画,皆以橙色为主另以浅绿相间画在白色地子上,笔调豪放、轮廓淸晰,与五代壁画比较极其相近。

(二)彩画

在斗拱、拱眼壁及脊栋下的替木上,都能见到淸晰的彩画。其中尤以斗拱上的彩画最为丰富。从色调上看,全以白黑,或以黑与痛石相间,成用赭石做地,绘以黑白几何纹样。整个纹样找不出系统的画题。例如各小斗上,以排石做地,按斗形用黑白二色钩线,心子绘岀“叶形”或“四瓣花”,轮廓同上,内心绘“太极图”。又如拱子两颊做黑白赭石三色相间的边线,当中全涂以黑色,拱头也用上述三色绘出“方块状”几何纹及以赭石为主的“对角线”。有的也全以黑或赭石色平涂,不加任何纹样。拱眼壁画草龙,做白粉地。梁架上部也间可看出类似荷莲花的题材,用赭石做主色另用黑色钓边。

上述几处彩画的整个风格,极其古朴,绘画者发挥了最大的创作才能,使得每个构件的图「案各不相同。以此与莫高宋窟檐及南唐二陵;的彩画相比,其中在主要色调上极其近似,I而题材却以此殿更富于变化。至于“太极图”:这一题材,可能是明朝修理时补绘上去的。

(三)雕刻:寺内塑像已全部失存,余下能确认是五代的作品的有:(1)显德二年的八角石雕灵塔;(2)广顺二年的石雕香炉座(参看《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3期),(3)石螭首是散放在院内,就其造型及雕刻风格,疑为五代的遗物(图15)。

石塔(七宝塔)详另文。香炉座做平面八角形,各面下部雕壶门,内雕伎乐。炉座的上部刻有“广顺二年……”等字。座身上粗下细,整个雕成二龙相斗状。雕工精美,为一不可多得的五代的艺术精品。

四、小结

大佛殿创建于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上距五台佛光寺大殿(公元857年)83年;下至平遥鎭国寺万佛殿(公元962年)22年,至今已有1020余年的历史了。员然屡经后世修葺,变动不大,基本上保存了原制。兹就上述各项,综合岀下列几点意见:

(一)所用的梁枋额的断面,一般都采取三与二的比例,同时当时的匠师们,不拘成规、创造性的设计了“通托脚”、连拱交隐以及通替木、隔架铺作和驻峰等,都是依各部结构所需要的不同强度,灵活运用了“材梨”这一基本量度单位。不仅使用材标准化,幷简化了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结构力学的科学原理。

(二)构件多样化也是此殿特点之一。正如前述,此殿应用驼峰的类型竟达八种之多。平樽下的隔架铺作,无论部位及功用完全一样,也采取了两种不同形式。此外像耍头、实拍大令拱、转角铺作虾须拱的作法以及月梁、齿形拱弯和缴背隐刻等等,都是在实用的前提下,尽意匠之能事,使装饰效果做到了洽到好处。

(三)大佛殿的历史艺术价値是应该肯定,但也有一定的缺点。例如由于基本用材过小,造成了部分受压和受拉构件的曲挠;又因下层横向拉扯构件少,影响了整体的稳定性。这是此殿最明显的美中不足之处。

(1957年勘査,1961年整理于北京)

明惠大师塔

海会院在山西平顺县紫峰山下的虹霓村附近,寺已毁,遗有唐代石雕灵塔一座。保存完整,是一座庄严美丽的艺术杰作。

一、塔的年代

据塔身背面所嵌“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碑载:侦师父讳举,俗姓颜氏,家本儒门,是口琅理临沂k也。幼怀聪颖,姓自不群,每厌尘繁,志口求出胥,遂于燕台割林寺鉴律师为师……于干符四年有I报师云,保广贼寇欲害于口师,宜速回避,吾久F生死心不怖焉,若被所诛,偿宿债矣。其年正月「三日,.果如所报命……遂敕谥明惠大师。荼口毘讫。小师崇昭等捧舍利奉命特建斯塔……于是干符口年而有阙记,字长而再叙行录厥为颂曰……时长兴三年六月口日王辉舍手刊之”。从上述记载看,可以明确塔是建自唐僖宗干符四年(公元877年)。海会院的地点,应在虹霓而非捧郊村。据平顺县志卷十遗迹篇载“海会寺一名海会院在棒郊村东……',“藏梅寺在虹霓村,有石塔高峙”。这样在虹霓者应该是藏梅寺非海会寺。淸光緖十二年碑记上载……界在晋东鄙紫峰山之下,未荻亲睹其盛,一读其碣记,原要莫辩。其得之传闻者,始曰藏梅寺,遭兵燹而复没,继曰海会院,易名之由可考者也。弟刹建虹霓……”。又经我们访间得知,现在棒郊村距虹霓八十余华里,幷无寺院。据传说早年有寺被兵焚后迁从他处了。由上述资料分析,藏梅、海会乃一寺前后二名,可能原建棒郊次迁虹霓,而县志未述明此点。据说大塔两侧还有小塔,现仅存石板一块。

二、造型及做法

塔为单层单檐方形亭式。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可为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见封底图版)。与河北房山左居寺小西天中台的唐石塔及炳灵寺第3窟中的唐塔,有不少相似之处。今按塔的各个部分简述于下:

1.台基(图2之4):为中直状方形,每个看面均施上下纺及角柱,纺柱之间又嵌间柱,最下层为土衬石,巳被土所掩埋。台高1.53米,每边长3.55—3.56米。

2.塔座(图2之3.5):台基之上另施塔座,座之上下各为三层迭涩,中间束腰。束腰较高,各面刻出四个壶门,内雕不同姿态的狮子,共十六幅(6页图7、8)。形象皆活跃生动。座上枕四角各出一螭首(6页图5),其形象与明淸时代的不同,可惜仅存东南角,余皆毁。为硏究早期螭首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图1左)。

3.塔身(图2之6,6页图1、2、3、4):身高1.77米,每面宽各2.21米。正面中央开方门,门侧各一天王立像,均披甲戴盔,一为双手扶利剑,一为手执金刚杵,足蹬瑞云,气势勇猛。门上刻出半圆券面,券面雕伎乐天,二奏--舞。塔身的左右侧面刻出破子桥窗,身后嵌'海会院明惠大师铭记”碑一块。其四角石方柱上的线刻纹样,更显精致(图3、4)。门窗以上四面均饰垂幔。

塔身内部设方室,四壁无装饰,室顶却刻出“一平四切”,幷做成复斗状的平棊,正中雕团莲藻井。室内中央遗存一复盆基座,推测是死者遗像之基托(在该县寺头西山的宋塔中曾有此例)。

4.塔檐(图2之1,6页图6):此塔的檐部形状甚为别致,外轮廓做“鸡臆檐”,在凸起的方格中刻出龟背锦,其上的挑出部分刻出椽飞,四角微上翘,但无平出,屋盖系仿筒板瓦陇雕凿而成。四?脊离成瓦条垒脊状,脊端坐戢兽(图1右)。岔脊刻三齿状,亦甚少见。

5.塔顶(图2 之2,图5、6):顶部分做四层,各层分别雕成平面方形的“山花蕉叶”和迭涩座以及圆形的仰复莲瓣和八角形的仰叶等。最上层是“锥形”'刹。其中第三层莲座的周围,减地平银刻出八个涡纹状浮雕,甚为别致。此种塔顶的型制,虽然在他处,唐塔上可以见到,但以此塔保存的最为完整。

此塔的造型和作法,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1.造型优美华丽,做法古朴精巧。与五代宋初的八角石塔截然不同。塔的总高约9米余,依各个不同位置,施以宗敎意味极浓的的丰富多彩的饰。无论是造型、比例,或者是细部装饰,雕造技.巧,都说明了匠师们费了很大的构思,才建成这样一座精美的建筑。

2.塔的基本造型与当时的木构建筑是一脉相通.的。例如塔基的柱材相间及破子楹窗等的作法,也见于唐代的壁画(如敦煌莫高窟)上面。不过从实物上看到此种作法,还是只此一处。这些都给硏究建筑史者增加了新的实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