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2-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北”“化”这三个字都是由“人”而来的同体会意字(见下图甲骨文示例),相随而“从”,相背而“北”,相转而“化”。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包括两个部分,漫画与文字解说。

首先明晰材料中对这三个字的理解。一方面,“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自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是从人生哲学的层面,从一个人完整的人生历程的角度去说的。我们首先要模仿父母师友名人名家的优点,这是间接经验的获得,即“从”;之后会产生精神和行为上的双重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从人生纵向的年龄层面上看,从一定程度上,幼年善“从”,青年善“北”,老年善“化”。

另一方面,“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这一句更多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去说的,这三字之妙蕴含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去其恶而“北”之,力求为我所用而化之。在为人处事上,既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历史,尊重过去,又要学会质疑一切,养成独立思考之品格,进而获得精神层面的升级,成为善“化”的智者。

从三者的关系角度来说,“从”是“北”的基础,有所学有所得才能有所“北”,有“从”,“北”才不是空穴来风,任性妄为;“北”是“化”的前提,盲从的人缺乏思考的能力,会“北”善“北”的人才能切中事物之要害,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升级,留下自己的生命印记,最终成为拥有知识产权的强者;“北”是“从”的补充,我们不能为了“北”而“北”,因此在质疑的同时不能缺失内心的感恩与柔情,“北”是对“从”的补充,使其不至于陷入盲从之淖,“北”是为人的锋芒,也是立世的脊梁;“化”是“北”的目的,质疑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学,而是希望改变现实的不尽人意,建构更为美好的世界,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质疑者和改变者,因此在解构的同时,还要建构,这就是以“化”为终点的。

在立意上可以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可以就其中一字或两字加以生发,联系社会生活加以分析。

立意:

1.逐鹿于林,与林合一,行走于世,“化”我于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去其恶而“北”之,力求为我所用而“化”之。

3.做善“化”的智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