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空谷罗汉 2022-02-12

同为编辑

见到此文颇有感触

发于此处‬

做得对的地方继续

努力不足之处积极改正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硕果 苏 朗

因为喜欢舞文弄墨,经常在报刊上发点杂文、随笔一类的豆腐块,便有了跟文学编辑打交道的经历。多少年下来,就积攒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

打个比方:报刊编辑与作者,有点像商家与客户。客户渴望将自己的“产品”找个好商家,卖个好价钱甚至是大价钱;而商家,同样也希望客户所提供的“产品”是名牌、是优质,能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这样一来,双方的“买卖”就会越做越大。

报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理论上说是平等的,但报刊编辑处于主动且俯视的地位,而作者,则处于下风,往往要以一张灿烂的笑脸仰视编辑,即使你是一个大家。我曾参加过一些写作笔会,发现一个“规律”:作者都愿意与编辑合影留念,而编辑主动找作者的,有,但极少。可见编辑所受重视和欢迎的程度非一般人可比。

其实编辑队伍里,也是参差不齐,也有水平高低。有俊男帅哥,有美女靓妹;有老成持重的,也有天真烂漫者;有待人热情如火的,也有对人冷若冰霜的。天地大舞台,舞台小天地,编辑部里面的人和事,也是五彩缤纷,热闹异常。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求解 唐海峰

就说说这文学编辑。粗分有三类:一类是真正懂文学的,既热心,且执着。碰到一篇好文章,仅次于见到自己的情人。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赶紧腾出版面,像官员安插亲信一样把稿子安排进去。这类编辑,不看作者的生熟面孔,不管是名人还是非名人,一律按质论价。作者的稿子质量不高,叫他干爹也白搭。我刚出道时,往文汇报投稿,笔会版的两位编辑看到我的一篇随笔,竟然额手称庆,并写信给我,让我给他们多投稿,使我既激动又感动,以为遇到了贵人。后来那篇文字被收入包括《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等好几个选本之中,可见编辑的确独具慧眼。有一位编辑后来调到文学报任职,又经常发我的文章,有时一期就发两篇。他们对我的好,令我没齿不忘。现在不是都在讲职业道德么,这类编辑的职业操守就十分过硬。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水源 康永君

二类是不那么懂文学的。所谓不懂,不是连小说、散文、诗歌都分不清楚,这样说是污蔑了人家。也不是不知道什么山药蛋派、白洋淀派、先锋小说或科幻小说,这些概念的东西,编辑都门儿清。对于作品的好与不好,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他们与第一类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待作者的态度。因为在当下,凡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刊物,稿源如同公款请客,酒菜充足且过剩。“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皇帝的儿子更不愁娶。想写文章的,会写文章的,多如蚁族。没发过文章的想发表,发过文章的人想多多发、连连发,在这条路上风餐露宿、南跑北奔的人,比高考生只多不少。有些人,忙了好几年,也没有受到报刊的青睐,又气又急之下,将那大作往博客里贴,往BBS上粘,过一把发表的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编辑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便可想而知,他才能决定让哪一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以光荣的方式在刊物上露脸。

稿源既然富余,编辑肯定要挑三拣四,要好中选优,这种做法不但十分正常,而且特别必要。但有的编辑大概为了图省事,少看稿——对于编辑,看稿选稿是一种劳动,仅将眼光死盯那些名家和大家。凡是名家、大腕的,不论如何,一律码上。而对于无名之辈,对于初访者,难免轻视和忽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造成遗珠之憾。有的还引起一些尴尬或不快。

曾有一小说作者向华东一家省级文学刊物投稿,屡战屡败,该作者再次投稿时,便耍了一个花招,并列上了他与当时正红极一时的一位作家的名字。这家刊物的编辑不识作者的“拖刀计”,当即将这篇小说刊登出来,那位著名作家首先发现,告诉该刊,自己并未创作过这样的一篇小说,也未向该刊投过稿。编辑遂打电话询问那位真作者,同时斥责他打着著名作家的旗号投稿的不道德行为。岂料该作者反诘道:“是我不道德还是你们不道德?为什么我以自己的名字投稿你们不采用,而我仅仅署上了一个著名作家的名字,你们就采用了?”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伴你好梦 刘强

还有第三种人。自己既身为编辑,又擅长写作。这样的人,真是如鱼得水。首先,他可以是个好编辑。因为对于文学,他是内行,不管是谁的稿子,到了他那里,慧眼识珠,沙里淘金,绝对委屈不了好文章。其次,他可以拉到好稿子。因为经常编稿件又兼创作,他知道哪些人文章写得地道,可以向名家、大腕约稿。有这样的两条扛着,他的版面肯定鹤立鸡群,大受欢迎。

我有位广西北海的朋友,在晚报任执行总编,由于他本人的杂文写得很棒,而且古道热肠,人脉极广,结果把个地级小报的副刊经营得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全国写杂文的大家和名家,都愿意在他那里发稿。其实因为是地市级报纸,他们开的稿费并不高,但许多人并不计较这些,都是冲着这位好编辑而去。搞文学创作,就是为了发表,幻想“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人,凤毛麟角。文学编辑也是一样。自己主持的版面自然是最理想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自家的地盘,爱怎么侍弄就怎么侍弄。但是也不能过多。多则滥,也太显眼。中国人向有“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传统。这就扯出了一个词:交流。编辑有交流的平台,更不愁交流的朋友。全国的文学报刊编辑那么多,会搞文学创作的占一多半。他们是最好的统战对象。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个很常见、很微妙的现象:或甲编辑投给乙编辑,乙编辑投给甲编辑,叫“换手搓背”;或A给B,B给C,C给A,叫“转圈推磨”;或A给B给C给D给E……,B、C、D、E又如法炮制,循环往复,叫“普天同庆”吧。就这样的颠来倒去,倒去颠来,编辑的文章发表起来,顺风顺水,水到渠成。多年前与我同时起步开始搞文学创作的一位朋友,因为后来当了编辑,抢占了有利地形,如今发稿量已经近乎我的两倍。我除了佩服他的天才与勤奋之外,对他的便利条件更是羡慕不已。

编辑部里那些您不知道的事儿……

知识的天空 孙宝欣

还有就是,稿子发多了,银子也就多了。这个问题太俗,不提也罢。当然,这些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编辑们的身上,新闻编辑、专业杂志编辑甚至街头小报的编辑,都有这些毛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题外话,不多说了。


文章/孙贵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