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挺过“易燃易爆炸”的青春期(下)

 长沙7喜 2022-02-12

引言

我们将对这些讲座和答疑的内容进行整理,并通过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希望可以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

//

图片
图片

////

///

典型问题的应对策略

较为普遍、属于正常发展议题的问题:

  • 常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发脾气,家长给建议还会激起更强烈的情绪;

  • 脾气有些急,说两句就不爱听了,就会顶嘴。

  • 爱生气、催写作业生气,让锻炼身体生气,让多吃点也生气。

  • 对家长的建议或者批评情绪反应激烈。

    ……

典型问题场景示例

孩子放学刚回家,没有脱校服就直接回屋躺在了床上,妈妈看到后,好意提醒说:“先把校服换了吧,你先脱下,我给你洗了。”结果孩子这时候就火冒三丈,可能会说:“什么你都管,刚回来就唠叨,我自己的衣服,自己不嫌脏,不用你管!”然后砰的一声,把门关上。里面还时不时传来孩子扔书包,踢凳子的声音。

遇到类似场景不建议家长说的话

  •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是这样?”

  • “多大点事儿,你至于吗?”

  • “我和你爸都这么心大,你怎么就这么小心眼儿?”

  • “我看你是没救了,太让我失望了!”

这些话,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发泄,但并不能解决孩子的困难和问题,他们也无法从中学会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应对策略与步骤

01

按下自己情绪的暂停键

当你已经在脑海中要踢开门的时候,告诉自己停下来,先让自己的怒火平息下来。因为这样只会让事情更糟糕,只会更加刺激孩子。

再强烈的情绪90秒后就会得到有效缓解,数够90下,当你感觉自己情绪没有那么强烈时,再尝试与孩子沟通。或者你可以尝试任何可以让你自己从强烈情绪中缓冲下来的方法。

02

先思考再行动

当你可以平静一些后,可以试着想:孩子怎么了?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了吗?还是ta现在心情很糟糕?

03

尝试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

如果家长没有把这些归咎于是孩子的过错,就可以试着理解孩子的状态,也不会因此而生闷气。事实上,孩子可能不是针对你,ta的所有情绪和行为,是因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正在经历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这样说并不是给孩子的行为找理由,因为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并不是孩子,无法确切的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坚信的推论,或者非常确定孩子就是故意找茬的念头,怀有一些谦逊的态度。

04

留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你可以试着想想,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什么?也许你是想关心ta,但孩子可能会把这体验成批评吗?试着想象:如果你上完一天班刚回来,你的爱人就开始催促你洗手,提醒你换衣服,你会不会也生气或者烦躁呢?即便ta的出发点是好的。

05

跟孩子沟通之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

通过思考和理解孩子情绪、行为背后的原因,可以很好地调节家长自己的情绪状态。确保在跟孩子进一步沟通之前,自己处于相对平稳的情绪状态中。如果仍然可以感觉到自己强烈的情绪,试着尝试一些方法来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06

简单、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

当孩子愿意跟家长交流沟通时,尽量不要过快、过于急切地给出你的建议和想法,只需要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做出回应就可以。例如:“原来你跟同学吵架了,所以回来听到我的唠叨,你就更烦躁了。”

家长不需要给出过多的建议,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少给建议,少做容易引起孩子们情绪波动的事情,比如:催促、或者对他们的行为、衣着、外貌给出评价。

对于一些必须进行交流和引导的原则性问题,用最简短、直接的语言表达、做好面对孩子情绪反应的准备。

////

///

//

青春期抑郁、焦虑情绪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问题

  • 持续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对生活、学习丧失兴趣,有自伤、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 持续或者频繁出现过度紧张、焦虑不安、失眠等情况,并因此影响人际关系、学习、生活等方面

  • 在强烈的情绪驱动下会有冲动、破坏、过激的行为,比如发生身体冲突,或者从事一些具有高风险的活动。

  • 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网络

应对策略与步骤

01

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当孩子有这些表现时,他更可能是遇到了心理上的困难,而非品行不端。这些是困难,不是问题,不是孩子故意这样做,也不是孩子不积极不上进,因为情绪困扰,他们才没有办法投入学习,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因为焦虑而注意力不集中,就会被家长认为是不专心,三心二意,不想学习,但这种状态,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因为焦虑,才不专心。

02

不责怪、不贴标签

当孩子遇到这些困难时,不要责怪孩子,也不要责怪自己。不要说,“人家谁谁谁和你一样,怎么人家就能适应,你就不行?“或者想到自己之前的一些教育方式,懊悔,觉得是自己害了孩子。所有这些不会对解决问题有任何帮助,所以尽量不要责怪孩子,也不指责自己。因为这些情绪会消耗掉我们去帮助孩子发现和解决困难的耐心与能量。

03

对孩子的情绪持开放、接纳的态度

给孩子空间表达情绪,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当你是敞开心扉,接纳孩子的情绪的时候,孩子的问题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他也更愿意把自己真实的困难告诉家长。

04

表达关切,但不过担心和焦虑

不要被自己的焦虑冲昏了头脑。家长太过焦虑,会增加孩子的压力,成为他们的双重负担。一方面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情绪付出努力,还要担心自己是不是又让妈妈担心,让他们失望了。所以如果家长能hold住自己的焦虑,也是在帮助孩子。孩子抑郁,你比他更抑郁,孩子焦虑,你比他更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

05

容纳、消化自己的情绪

孩子如果出现情绪问题,家长肯定会面临很多的情绪挑战,自责,内疚,忧虑,恐惧,这些复杂的情绪,需要得到消化和调节。所以家长也需要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保持敏感。

如果你已经为了孩子的事情开始失眠,开始焦虑不安,开始无法安心工作,也许你也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06

不回避、不否认,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家长可以应对的范畴,比如:孩子已经出现了比较长期的失眠,无法正常上学、不出家门、不社交等表现。家长们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那些所谓的问题孩子,其实都是一个个深受情绪,情感折磨的孩子。只是他的表现让你觉得超出了社会,或者学校的评价规范,家长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个部分,才能很好的帮助孩子。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