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孔子的言行上看看,他是怎样践行朋友以义合这句话的

 九州好人 2022-02-13

一说起朋友之间要讲义气,难免就会想到“宁学桃园三结义 ,不烧瓦岗一炉香”,意思就是说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人是真兄弟,而瓦岗山这帮兄弟是流氓假仗义,生死、利益面前何来义气可言。其实大多数人一生并没有多少机会遇到真正的生死关头,也并不是处处都有利益关系,朋友之间应该相处,《论语.乡党篇》从一些生活细节上记载了孔子对于朋友的态度,值得让我们学习体会。其原文是: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文章图片1

殡:钱穆先生注释“死者殓在棺,暂停宅内以待葬,其柩名曰殡,谓以宾遇之”。殡本义指停棺待葬,后泛指殡葬。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对于本章朱熹有这样两句注释,一句是“朋友以义合”,朋友相交贵在义。另一句是“朋友有通财之义”,朋友相交重义轻财。

文章图片2

《礼记.檀弓》记述了关于孔子与本章内容差不多的一件事,“宾客至,无所馆,夫子曰:'生于我乎馆,死于我乎殡。’”钱穆先生认为这与本章的内容所记录的是同一件事。有朋友从他乡来,不幸病危,要死了,孔子把他接到家里来住,死了又为他操办了丧事,可以说尽到了一个朋友的本份。钱穆先生还认为“此必实有其事,而事出偶然,非孔子时时作此言,”这种事肯定非常偶然,但孔子的所作所为很有教育意义,故弟子记录了下来。

文章图片3

至于为什么“非祭肉,不拜”,朱熹的注释为“祭肉则拜者,敬其祖考,同于己亲也”,朋友之间有通财之义,再贵重的礼物也没有拜谢的必要,但是如果朋友拿来的祭肉,也就是朋友家祭奠先祖时分到的祭肉,那一定要诚恳的拜谢,以示对朋友先祖的尊重,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先祖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