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五闹花灯

 翔山 2022-02-14

任崇喜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过年的“压轴戏”,这一天的所有活动都围绕一个“闹”字,而闹花灯则是活动的重中之重。“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元宵节与春节相接,人们赏月观灯,竞猜灯谜,吃元宵,耍“百戏”,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是掀起了春节后的娱乐活动高潮。

灯节从正月十四晚上开始,叫“试灯”;十五正式点灯;十六结束,叫“收灯”。过去,有钱人家买蜡烛、打灯笼,而买不起蜡烛、灯笼的穷人就自制萝卜灯:选一段白萝卜,以萝卜心为圆心,挖出一个圆形的窝,倒进香油或菜油,用细麻绳当灯芯。萝卜灯的灯头很小,灯光昏黄,人们一手端灯一手遮风,到处展示,称“亮灯”。同时,人们还把灯放在门墩上、井台上,用碗盛灯放进水缸里,这样做是盼新的一年里处处光明。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而被称作良辰美景。“东也是灯,西也是灯,南也是灯来北也是灯”,传统黄梅戏《夫妻观灯》里的唱词就描述了这种胜景。

隋炀帝杨广为粉饰太平、彰显国力,曾多次举办元宵盛会,“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从昏达旦,光烛天地,百戏之盛,亘古无比”。这位风流倜傥的皇帝,还写下了《正月十五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法轮天下转,梵语天上来。灯楼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池,钟发琉璃台。”

唐代时,元宵节张灯成为一种“定制”。元宵之夜,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人们载歌载舞,彻夜狂欢。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长安正月十五“盛饰灯彩之会”,民众争相上街夜游观灯,“文人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宫廷内万灯齐明、舞袖联翩、歌声入云的壮观场面,被张祜描写得淋漓尽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被誉为元宵节“绝唱”。

到了宋代,东京城里,“照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灯五夜”“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苏东坡这样描写当时放灯盛况:“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周邦彦描写的是那倾城出游、举国欢腾的情景:“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开封宋代元宵节灯会的核心是鳌山,亦称“彩山”“灯山”,是元宵节中的一种灯景。《东京梦华录》有这样的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彩结,山启上皆画神仙故事……”又载:“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绘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人们用彩色丝绸结成巨大山形,上悬各种大小花灯,供人观赏。《水浒传》中曾有“宋江夜看小鳌山”一出,可惜的是没有详细描述。

到了明代,元宵节放灯更加铺张,从五夜改为十夜。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灯节的情景:“更子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大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围簇观之。”风流才子唐寅说:“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文人雅士、狷狂墨客的形象尽收眼底。

清代赏灯活动虽只三天,但盛况空前,并燃放烟花以助兴。清人董舜民《元夜踏灯》诗曰:“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闹花灯的,自然少不了孩子的身影。记得儿时的灯笼,上面的各种图案印制得粗糙,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很是艳丽。手里挑着灯笼的孩子一蹦三跳,高兴得不得了,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打灯笼的小孩故意对着别人的灯笼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地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碰灯”,讲究的是当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来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还有的是大人与小孩开玩笑说:“你看灯笼下面有个蝎子!”小孩弯腰一看,灯笼就会突然着火,引起人们一阵哄堂大笑。父母在后面紧紧地跟着,一怕孩子把灯笼摔坏了,二怕和邻居家的孩子追着跑着闹摩擦。有时万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灯笼里的蜡烛把灯笼燃为灰烬。满街看热闹的人拍掌哄笑,小孩却哭着鼻子闹:“再换一个!给我再换一个新的!”父母只好从命,把孩子领回家里,再换一个新的。

待到正月十六,灯笼不坏也得故意摔坏。据说,家里不能存放旧灯笼,等来年再买新的。还有的说,若挑着灯笼轰了,在一年中不会害眼病。歌谣中“碰碰碰,碰碰碰,碰坏了灯笼做好梦”大概含有此意吧。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