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伪史杂记】 古代拼音文字破译是西方学界的弥天大谎 1)表意文字才能将文明准确无误的流传下来。 对于表意文字,同一个字词,对于不同族群的语言读音不同,但是没有关系,这个字词会获得同一性的语义识别。 所以读古书会看字就行了,不必知道此字古人、古语、古音是如何发音的。 拼音文字识别意义则完全依靠读音辨识词义。同一个单词,不同族群有不同读音,不同时代有不同读音,因此,会识别为非常不同的意义。 2)汉字具有三个维度:形,音,义。 对一个字,看到字形,你可以根据你的母语发出任何一种读音,但是不同的读音,并不会影响或者改变对于这个字意义的识别。 由此可以知道秦始皇、李斯书同文政策的伟大意义。书同文,就是全国各个地区和族群使用同一种表意文字作为沟通工具。 这意味着,当时地域已经十分广大的秦帝国,不论有多少不同方国,不同族群,千百种不同的方言,都可以借助同一种表意文字的符号工具互相沟通。 3)——直到现在,印度还做不到这个,其国内有千种不同族类的语言,但是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文字工具。在殖民化以后,英国人才开始强推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由此产生了一种印度式的怪异英语。 4)拼音字母只有一个维度:读音。 字母读音不关联任何语义。字母作为元素,构造拼写单词,但是单词只是实际语言中词语语音的记录,语义是通过口头语言赋予单词的,是外在于字母和单词的。因此,任何人无法通过字母和单词的拼读而理解语义。 ——也就是说对于一种陌生拼音文字或者语言,如果单纯认识、或者能读出一个词的各个字母,以至能拼读出这个单词的发音,但这不意味着能够识别这个词的词义。 举例。例如:ma, 这两个拉丁字母组词,什么意思? 在汉语中,这个词它至少可以包括三种语义:1、马,2、骂,3、妈。 这个词读音与上述三种语义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当你看到这两个拉丁字母:ma,你无法辨识它是什么语义。 5)在其他拼音语言中,对这两个拉丁字母的组构,法国人会有一种读音,德国人会有一种读音,意大利人会有一种读音,俄国人会有另一种读音。如此等等。 这两个字母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读音,会导致被认读为意义非常不同的单词,因而读解为非常不同的语义。 例如发音近似于ma: 英语:1、瞬间(amo)2、妈(mum)3、我(me)。 法语:我。(moi.) 德语:有。 俄语:妈妈。 因此,任何拼音文字,你无法通过识别字母以及读出单词,而了解这个词的语义。 这也就意味着,不了解一种实际的语言,仅仅通过字母以及字母拼读,你无法猜测拼音文字的语义,也无法进行翻译解读。 6)但是汉字可以做到这一点。 因为在你学习认字时,一个字的字形与字义都已经被赋予你。而这个字读音如何是并不重要的。 例如看到“马”这个字,认识汉字的人,不管母语是讲粤语、闽南语、江浙蛮话,不论对此字如何读音,中国人都会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指“马”。 不同方言对这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但不同读音不会造成语义辨识的错误。 7)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中,我们看到马这个文字的种种变形,我们事实上也不知道商朝、周朝或者汉朝人究竟如何发音读这个字词,——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明确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马。  所以,只有表意文字是可以直接读解的,可以通过字形追溯得到解读和破译初始语义的——尽管几千年后已经无法读识古代人的语音。 8)由以上所论,就可以知道,所谓神童商博良通过希腊字母、科普特文字解读了埃及象形字,所谓西方学界破译了巴比伦、苏美尔楔形文字,纸草古籍等等,以及所谓米诺斯文化线形文字字母字义的辨识等等,都是西方语言语义学的弥天大谎,是欺人之谈,以及伪造和胡说八道。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对古代语言真能做到这种种直接推测式的破译,那么全世界各个族类语言的直接读解沟通也就一概毫无困难,始终不需要借助各种辞典和翻译了!收起 ![]() |
|
来自: 苍鹰的天空 > 《阅读、文化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