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据统计,墓葬出土铜镜中汉代的数量最多。
这面七乳五灵铜镜为圆形,直径21、边厚0.6厘米,质量1.2千克。镜面平整,镜背图案以圆形钮座为中心环形向外,主要分内外两区:内区围绕中心钮有九枚小乳钉纹,乳钉纹之间有“长宜子孙”四字和火焰状纹,寓意家业世代相传,子孙兴旺发达。
外区图案是此镜的主题纹饰,由七个稍大乳钉环绕,七乳均有内向连弧纹座,与钮座遥相呼应,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众星捧月。
乳钉之间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组成的五灵,每一个灵瑞都刻画得生动、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被称为“北方之神”的玄武灵瑞,龟首高昂,龟背甲刻的纹样规则清晰,一条灵蛇绕龟腹首尾上扬,像是在龟身左右长出的两只翅膀,仿佛是在腾云驾雾、空中飞行。
除五灵外,还有灵鸟、羽人作为陪衬。内外两区由一环勾连S形云纹相连接,最外边缘是一周三角锯齿纹和流云纹。整面铜镜图案看起来满而有序,纹饰清晰、生动,算得上铜镜中的佳品。
汉七乳五灵铜镜中五灵的由来,是由于五行学说在汉代已成为官方之宇宙观的理论基础,而四灵与五行不能整齐地相搭配,所以便有了五灵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