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德峰|别了,“冻疮”!

 夏德明 2022-02-15
记忆中的冬天,最冷的数九寒天,零下十多度,是常见的日子。
那时候,在农村,没有取暖设备,个别家庭有土“炕”,极个别人家,最冷的日子会生“炉子”,那是冬天里的奢华之家。
只有棉衣棉裤和棉鞋,是孩子们过冬的全部装束,不少的孩子,三九天连棉裤棉鞋都没有,更不用说棉袜了。
若有棉衣棉裤棉鞋,还有内衣内裤的,一般是家境殷实的,有新棉帽,毛衣、绒裤、毛袜,再加上有一个好看的帽子,或一条好看的围巾,那是家里“很富”的人家。
 
假如哪家孩子能戴一白色的口罩,或戴上一双毛线织的手套,哇!那是“吃国库粮的”人家,洋气,时尚,高大上!

教室里没有取暖设备,冷啊!老师讲课时讲了啥,是听不进去的,冷啊!坐在教室里就是感觉冷,所以,一下课,大家就疯狂地打闹,不在学校,也是不停下,男孩们摔跤,打拐,打架,打翘儿,滑冰,你追我赶。女孩子们,踢毽子,跳房子,晚上则是藏猫猫,老鹰捉小鸡。


最冷的日子,就盼下课,一堂课下来,手脚都冻僵了。
下课上厕所的时候,经常是冻麻木的双手解不开裤子上的扣子,要把手放在怀里暖和一阵才行。
所以,每年冬天,特别是三九天后,我的手和脚,特别是耳朵,都要生冻疮。

不光我这样,当年的孩子们,多数都这样。每当三九天过后,脸上,手上,脚上,耳朵上,都有冻疮。

为了防止冻疮蔓延,孩子们都不洗手,不洗脸,因此,冬天里的校园,小伙伴们脸上干干净净,手上干干净净,而且没有冻疮的,很少,很少。

冻疮,就是因天气寒冷受冻而生的疮。
生冻疮,开始是局部皮肤发木,发硬,然后是起红斑,再就肿胀起来。接着会出现水泡、坏死、溃疡,刺痒,溃烂,最后是疼痛,痒痒。
到了晚上,躺在热被窝里,冻疮就开始发痒,有时是奇痒无比,一晚上都睡不安生。
每年数九寒天开始,我的手脚就开始生冻疮了,先是手上出现了红斑,然后连成了片,有的时候是整个手背都肿胀起来,有的时候又是冻得皮肤开裂,然后是脚上也开始生冻疮。
手上生冻疮感觉还好些,最痛苦的是脚上生冻疮。
有时候,脚上的冻疮磨破了,冻疮和袜子粘在一起,每天早晚穿脱袜子,都是个痛苦的过程。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脱袜子,撕开冻疮紧紧粘住的袜子,那是撕心的疼。每天晚上都要经历这种痛苦,到了早上,又要再穿上袜子,再穿上鞋。
几十年过去了,社会在发展进步,国民生活已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如今,御寒的物品种类繁多,保暖内衣、羽绒服,电热毯,各种取暖器,空调,集中供暖,即使再冷的冬,也极少再让孩子们生冻疮。

40年了,我的手脚,特别是耳朵,没有再生冻疮,屈指算来,改革开放也已40年。
今天的孩子,跟他们说,要感谢时代,感谢祖国,孩子们生活在今天是幸福的,或许孩子们不以为然,因为,如今的冬天,严寒极为少见,还有,严寒来了,已经有了许多御寒的条件,他们都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在加上“冻疮”相伴的冬。
经历了严寒的冬天,才知道春天的可贵,经历了冻疮岁月的人们,才体会到时代的进步,还有党和国家为人民创造的幸福生活。
真诚感谢新时代,别了,冻疮!

作者简介

温德峰,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齐鲁名师,正高级教师,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资格证辅导资深专家。退休后成立温德峰语文工作室,致力于中高考语文提分与素质教育。微信13066084656。

稿

诚征文学艺术类稿件,且未在任何公众号上发表过;自愿随附个人简介和生活照。关注公众号,即可联系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