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是“唯物主义”的,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却是“唯心”的。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针对“外界对于自我心理暗示”的影响。 这个团队找来了一群志愿者,并且在这些志愿者的脸上化妆,志愿者的脸上被画上了一条条伤疤,让他们原本干净的脸变得一片狰狞。 随后,心理学家们找来了镜子,让这些志愿者们看到镜子中的自己。 接着,他们以“需要恢复你们原来的样子”为借口,可实际上并没有帮助他们清理掉伤疤的妆容。 于是,这些志愿者们就被带到了一个固定的区域,感受周围人的眼光。 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志愿者们都受到了外界各种各样的眼神与对待。 有些人看到他们就恨不得远离,有些人怀有同情的眼神,还有一些人的眼神却带着一些幸灾乐祸。 不到一天时间,志愿者们却觉得十分漫长。 实验结束后,这次的经历都给他们内心带来了许多感触。 而这个实验也佐证了心理暗示的原理: 外界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对待这个人的态度,实际上也深刻影响着这个人内心的情绪。情绪又产生了心理波动,他们不自觉地给予了自己一些心理暗示。 这些心理暗示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哪一个领域,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让你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让你卑微到尘埃里。 -01 积极的心理暗示 什么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呢? 举个例子: 在学生时代,我们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测试,需要长跑几公里。 在跑步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你感到很轻松,似乎跑步并没有对你造成什么影响。 可当你的身体到达了某种极限时,你的呼吸就变得不顺畅,感觉身体里火辣辣的,一点也无法坚持下去。 那一刻,你甚至想要直接躺在地上大口喘气。 这时,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很重要。 “我一定可以,再坚持一会儿,再跑完一圈吧。” 在内心中不断这样暗示自己,当你的身体扛过了那层极限,你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然后你感觉自己身上又充满了力气。 反之,如果你给自己的是消极的心理暗示。 你在心里对自己说:“算了,就放弃这一次了吧,下次再好好跑。” 越是这样暗示自己,你就越能感觉到两条腿多么沉重,直到你终于选择放弃。 在生活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往往会带给一个人更多的勇气和行动力,能够锻炼你的意志力,让你更有耐心。 只有不断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你才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有了自信,眼前的压力、困难,在你眼中也不过如此。 -02 消极的心理暗示 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之前看过一本书,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人去医院检查身体,却被告知患上了绝症,只剩下短短1年的时间可以活下去。 这个病人听到这句话后,感觉自己整个人生都崩塌了,眼前一片漆黑。 沉重,压抑,难过,悲伤,所有的情绪都蔓延了上来。 从那之后,他不断纵容自己,放纵自己的身体,不仅没有爱惜想办法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地伤害自己。 一边是压抑和紧绷着的身体,一边是毫无节制且不健康的生活。 很快,这个人看上去就像老了10岁似的,他安静地等待时间到来,甚至可以预料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步。 可1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他还是好好地活着。 于是,他又去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身体,他发现当初的结果是错误的。 但即便这样,这1年时间对自己的放纵和伤害,也让他的身体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难过。 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消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每天都充斥着负面情绪,总是被负能量灌输着,用不了多久,他也会变得消沉。 没有斗志,没有勇气,畏手畏脚。 无论在生活中,感情中还是亲密关系里,他都将成为一个失败者。 消极的心理暗示,早就让他的心失去了挣扎的力气。 一个人没有了“精神气”,死气沉沉一般,那才是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所以说,想要让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强大,首先就要明白“积极心理暗示”对我们的作用。 别人可以做到,你也一定行。 也许你的五官不够精致,但你却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 只有这样的积极心态,才能让你变得越来越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