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情写意】​正月十五闹元宵 | 散文 刘家鸿

 文化佳园 2022-02-15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一过,年也大致过完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其习俗各地也大同小异,在古时官与民同乐,一起闹元宵、赏花灯。正月本就是元月,从汉文帝始,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宵"就是"夜"的意思,一直沿袭到现在。与春节相接,白日为市,热闹非凡;夜晚则燃灯,通宵达旦,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直到清朝时,又增加了舞龙、耍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还有些地方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一曲笙歌春如潮,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盛景的诗句,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再说吃的,"元宵"作为食物,从古就由来已久。最早叫做"浮元子",也就是后来的"元宵"。古时的元宵食品挺贵的,有一首诗就说得很明白:"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从中可见贵得令人乍舌。北方是"滚"元宵,南方則是"包"汤圆,这两种做法都是换汤不换药,大致也差不多。

        以前老县城今天的邳城镇,南北一带乡下,正月十五跑旱船也就是划旱船。它的由来,据民间传说是下邳古城在今睢宁县境内,被大水淹没,祈盼水"神"不要北上,永保一方平安。划旱船顾名思义,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在水中行驶的动作。表演者都是些俊姑娘俏媳妇,这样才能够吸引好色的男人们争相观看,招引更多的观众。做旱船也很简单,找几个木棍,钉一个船形状,四周用花布围起来。根据船的形状以竹木扎成,再蒙上彩布套系在姑娘媳妇们的腰间。就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木桨"做划船姿势,慢慢走动,嘴里哼些地方小调,场边再配些锣鼓乐器,边舞边歌甚是热闹,这就是典型的苏北地方民俗划旱船。有的还多加些戏份,如另有一男子,装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挡着表演,脸上涂抹丑不啦叽的,多扮成小丑角色,以各种滑稽的夸张动作,来引逗观众笑个不停,欢乐无限……

       正月十五闹元宵,华灯初起庆团圆;愿你我所愿皆成真,十五月亮十六圆。据说今年罕见十七圆,不去管它几日圆,花好月圆人团圆。汤圆的甜呀元宵的甜,让你天天尽开颜。最暖人家灯火处,最喜人间喧嚣时;天上满月一轮圆,人间灯火万里明!

        元宵浪漫情人节,南宋诗人辛异疾;元宵观灯觅红颜,心情欢快遇情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車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问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