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元夜时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2-15

文丨鲁丹

一颗颗已经煮熟的汤圆,紧密地挨挤在不锈钢小碗内,洁白如玉、热气腾腾,恣意裹着汤圆的,是大部分长沙人喜好的糯米甜酒汤,色泽金黄、颇为诱人。这是我已经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几乎年年如是。只是,这面相姣好的汤圆,让我越来越不可救药地沉醉在过去的回忆里。这回忆就像冬天里一道密实的大门,使我眷恋着里面的温暖,并把外界的新鲜和寒风一同拒绝。

止不住时光一路倒流。四十多年前那个叫六洞坳的山坳里,默然伫立着我家的老屋。老屋乃一座土砖平房,安静祥和、与世无争。每次从外面回家,总看到祖母在屋内并不明亮的光线中默默操劳着家务。只有到了过年,才会有片刻闲暇,说是闲暇,其实是更加忙碌、这尚不宽裕的一个家真够她劳心劳力。正月十五,我们都还没有上学,就待在一旁,看着祖母做元宵,我们乡下唤作羹坨子。祖母上午早早便到邻居家里,帮着邻居磨完糯米粉,再借用邻居的石磨,把自家积攒下来的一升多糯米磨成粉子。石磨笨重而拙朴,祖母双手紧握磨盘的把手、一圈又一圈不停推着它匀速转动着。我则坐在祖母对面,帮着把已泡湿的米粒略和着些微清水,从磨面上一寸见方的小孔一勺一勺慢慢浇灌进去。随着祖母的额上逐渐沁出汗珠,乳白的糯米粉浆便沿着面磨和底磨紧密接合的边缘挤将出来,流泻到接在下方的面盆里。很多时候也磨干粉,往往将第一次磨出的初粉倒进去再磨一遍,粉子才变得均匀而细腻。粉虽磨好了,但羹坨子却不会马上做出来,因为下午,我们一家人还要到田地里去焕火蔸。

焕火蔸,在我老家农村,是元宵节必须要做的极为重要的事情。从家里的杂屋里取出旧年收存的一捆干稻草,一小把一小把分开来,再顺势扭成一个个8字,带到自家的田里和菜地,擦燃了火柴点着了草把。要是有风,得用手掌窝成个小蓬,以免火苗被风吹灭。燃烧的稻草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味,在田野里和天空中幽幽飘散。母亲说,燃烧的旺火会驱走妖邪和不祥,迎来来年丰收的年景。我长大了才知道,生稻草沤泡腐烂在地里和燃烧后的草木灰都是不错的肥料,为农民禾苗蔬菜的生长的确可以助上一臂之力。

吃羹坨子要等到晚上。到了傍晚时分,祖母才会用干净的脸盆,接上清水,把米粉一遍遍反复和匀,粉末吸足了水分,经祖母粗糙的双手使劲一挤压,发出咕叽咕叽欢快的叫声,它们常常会不服气地从祖母的手指缝里逃将出来。约莫二十多分钟,细细的散粉子就搓揉成了一大团松软熟透的面团,祖母把它们拉成细细的长条,再从长条上一小段一小段掰扯下来,放在手心里轻轻地搓揉,很快就搓成了圆溜溜的红枣般大小的小球。揉面之前,能干的祖母早已把一锅冷水烧上,面揉好了,水也沸了,不早不晚刚刚好。这时,祖母便一边搓团子,一边轻轻地丢入沸水中,水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热腾腾的雾气渐次弥漫了整个厨房。一个个团子沉到水里,发出扑通一声,不一会儿便调皮地浮出水面,七八来个团子就可以盛满一饭碗,这就是羹坨子了,也就是我们乡下的元宵坨。我家的羹坨子只是一个糯米团,里面没有鲜美的肉,也没有如今甜得腻人的芝麻馅,只有素素的一个糯米团。素心如雪,就如同那朴素的日子,让人一眼就看得明白通透。其实小时候我也在心里想象过里面如果有馅会是什么情景,但我心下十分明白这愿望太过奢侈,不过这丝毫也不打紧,真的,因为善解人意的祖母早已做好了香喷喷的一锅汤,浅褐色亮汪汪的汤一勺勺舀入碗里,热气袅袅升腾。汤面上闪烁着五彩的油花、浮动着翠绿的韭菜段或是葱花儿,熟透了的羹坨子融入进来。这是多么好的绝配啊,屋子里竟是那么的暖和。哦,这一个元宵节,什么也不要,只要有了老屋、有了老屋内走来走去忙前忙后的祖母、有了那口大锅上浓得快要化不开的热气、有了那胖乎乎萌嘟嘟的羹坨子就够了。

时间真是快啊,一晃就三四十年过去了。如今生活在城市,生活可算十分便捷。元宵节已经不需要自己制作羹坨子,超市的冷柜里汤圆随手可得、包装精美、琳琅满目,商场外面或稍微热闹一些的街角也常常会有现场新鲜加工制作元宵,圆圆的机器直径一米多长,体型硕大,轰轰地转动,兴头得很。事先做好的元宵芯子在滚筒里面不停的滚动,直到用面粉把自己裹得圆嘟嘟的,被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带回家去,悠闲或匆匆,在欢快的交谈声中得以咀嚼消化和回味。我有时经过,会傻傻地在旁边看上好久,我想,那做团子的多半不喜欢我,因为我看得多,却买得很少。

我又想起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成家,先生还在军校上学,两个人天各一方,经济条件颇为拮据。有一年元宵节正赶上他探亲还未归队,于是两个人搭公交车到市中心的东塘去,那时候的友谊商城广场前面正在举办元宵灯会,张灯结彩、热闹得很,于是我们俩在广场的风里费尽脑筋猜灯谜,并未觉得寒冷。结果我们各猜对一条,都得到了一包汤圆,汤圆是思念和赵字牌的,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大牌子,要四五块钱一包呢。两人孩子一般欣喜,游完灯会回到单身宿舍,当下便煮了一包。拔开藕煤炉子的火盖,不到几分钟,红红的火苗窜了上来,撺掇得白白胖胖的汤圆在一锅沸汤里上下扑腾,那白芝麻、黑芝麻的馅儿,真是香甜啊!剩下一包,没有冰箱存放,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全糊成一团了,心里只呼可惜。

有人说,如果人常常回忆起过去,便是老了的标志。我确乎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在那些久远的回忆里了,那些事情在心里缠缠绕绕、挥之不去,使得我在回忆里又愈加凭添一份怀念。管他哩,老了就老了罢,谁叫那些往事带着这样的温热呢?

又想起乡下的元宵节,虽没有城里的灯会,但却也不乏丰富的色彩。除了带着祖母手心温度的羹坨子,还有那舞动的龙啊。乡下朴实的乡亲们自己精心扎制的龙,五彩斑斓,在乡亲们的手里舞得风生水起,锣鼓唢呐齐鸣、好不热闹,从正月初六七便开始,几乎一直到正月十五才歇息收工,我的祖父也常常出现在这舞龙的队伍里,而我,自然是一路紧跟、乐此不疲却又最不显眼的那个孩童。这时候,平时再节约的人家都会燃起鞭炮迎接,打上一个包封(红包),他们最喜欢的节目是送财神,到了元宵节,意味着春节就要结束,乡亲们会再次舞起龙灯,到每家每户去“出元宵”,“出元宵”是有讲究的,一是每家每户都要舞到,二是每家每户的每间屋子里都要进去,从正堂屋进到侧屋出,决不能乱,主家会将每间房屋里点亮电灯或油灯,迎接龙的到来,元宵舞龙既有收拢纳福之意,也提示人们,春节即将结束,春天已经来临,要开始投入到农事当中,开始踏上新年里新的征程。

又到元宵节了。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