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人民志愿军凭借着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跑了以美国为首,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纵观抗美援朝战场,我们熟知了清川江战役、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和飞虎山阻击战,以上战役被称之为朝鲜战场上经典的“五大战役”。 但是在朝鲜战场上我英勇的志愿军因战略需要,挖了多长的战备防御地下坑道吗? 据战后统计,我志愿军修建的各种坑道、战壕、交通壕、通信壕竟长达6240公里,其长度超出中国东西南北任意跨度距离,共计挖出60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如果按照一立方米一堆进行有序排列,其长度可绕地球一圈半。 大家可能会想,挖坑道肯定是需要借助专业工具,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允许我们有如此装备,我人民志愿军是依靠美军的炮弹片融化后打造的铁锤和钢钎,而开山的炸药更是从美军的定时炸弹中拆除而出。 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美国人每天在上面发射炮弹,对我军阵地狂轰乱炸。而我志愿军则在地底下放炮炸山、打洞、挖坑道,随着志愿军战士的不断努力,整个地下坑道呈现出了射击工事、交通壕等一应俱全,甚至还包括了宿舍,餐厅,厕所,图书馆,还有开会的大礼堂。 各坑道顶部厚度基本上都达到了10~15米,到了后期,为了有更强的防御性,隐蔽性,坑道顶部厚度加厚到50米以上,而且各坑道至少挖有两个出口,其目的就是为了防空、防弹、防毒、防化等战备要求。随着地下工事的基本完工,使得我志愿军顺畅隐蔽的运输战备物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地下巨大坑道的作用下,我志愿军以“师”为单位,每个师的部队都有储备至少三个月的粮食,同时,各种苏联造新式武器也在不断更新之中。在此情况下,我志愿军战士的士气大增,要求出战的情绪高昂。 在夏季和秋季的防御战时,美国人平均投下40~60枚炮弹,可杀伤我志愿军一人。而随着我志愿军地下坑道防御工事日益完善稳固,到1952年下半年,美国人需要发射660发炮弹才可杀伤我志愿军一人。此时范弗里特的弹药用量就成为了“浪费”的代名词。 1952年4月,我志愿军第15军坚守五圣山斗流峰西方山一带的防御战中,坑道工事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年10~11月份,我志愿军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经过43天的激励战斗,他们依托坚固的地下坑道防御工事,歼敌2.5万余人,其中歼灭美军总计5260余人,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场歼灭美军人数最多的战役,从此,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震惊世界,名扬天下。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虽然落后,后勤补给能力更是不及美军的情况下,我志愿军战士用坚强的意志,利用有限的地形战胜了以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国军,而伟大的抗美援朝胜利与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挖的长度为6240公里的地下坑道防御工事密不可分。 而类似于这种地道战的打法,前面有日本鬼子的惨败,后面又有美国法西斯步入后尘。由此说明侵略者都是兔子尾巴长不了,更能肯定的说明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永远无法战胜的,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战争。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