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 言

 流星雨刘鑫 2022-02-16

前  言


  “家训”就其本义来讲,就是对本家族子弟后代立身处事、持家治学的教诲,比如“家勤则兴,人勤则健”。《易经..文言》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将上一辈的人生经验凝缩成文,付诸文字以传子孙,告诫子孙立志修身,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

《家训》,作为一个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形态在家族领域和家庭关系上的体现。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有与儒家思想一致性、血缘性、等级性、和谐性、封闭性的特点,既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产物,又是一个不断变迁的文化体系。

家训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形式,寓教育于家庭生活,所以家训是生活和教育的两个融合。家训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教育记载。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就是这种规范化教育和生活的一种体现。这种规范性,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行为,便于家训更好的渗透到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中,使家训文化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和扩展。家庭教育的实施也得到有力的保障。

家训的第一个意义就是行为意义。它首先是对行为的规范,由于世代相承,就形成了家族“习惯”。我们知道,行为尤其的习惯是形成性格最有直接的因素。而性格乃是决定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家训的第二个意义是文化意义。它形成了一个家族世代因袭的文化氛围。我们说“诗书传家”就是这个意义。 

家训的第三个意义就是精神意义。所谓精神就是家族的灵魂。精神对行为有统领作用。 

行为、文化及精神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形成了独特的家族风范,不断增强着家族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家族成员的优化。这就是一些家族为什么会人才辈出的基本原因。

此次编著的《金华名人与家训》,就是在金华市范围内,搜集的名人与家训,立足兰溪,面向金华全市。一共收集了83个姓氏的家训。
  因此在今天我们编著的《金华名人与家训》,着力打造金华的家训文化,让金华优秀传统家规家训不再是寂静无声的古董,也不再是宗祠里的晦涩碑文。在不少地方,家规家训更是已经“活起来”,成为群众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新时期下,它们正以独有的魅力,走进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是为序。

                       浙江省儒学研究会会员 刘鑫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