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读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定会对覆盆子留下美好印象:“每到三四月间;溪边、山谷;或是灌木丛中都能见到她的身影;越是饱满成熟就越发红得发紫;呼朋唤友寻到地头;避开刺儿小心摘下;还未及唇已是满口生津。” 覆盆子的名字,听起来似乎还有点浪漫,是不是感觉和装满水果的聚宝盆有关? 没错,覆盆子的名字,还真的跟盆有关。 我国古代流传两种说法: 一说它的果实形状像倒扣的盆; 另一种说法则是,吃这种果子能补肾、治疗尿频,让人可以把尿盆扣过去安心睡觉,不用担心频繁起夜了——这美好的水果名字是不是瞬间没了小清新那味~ ![]() 覆盆子,又名红树莓,其性味甘、酸,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益肝明目之功,最早记载来源于《本草衍义》,是植物的果实,果实、种子往往汇集了植物的精华所在。 因此多能补中,再加上甘味能补、能缓,酸味又有收涩之力,所以覆盆子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其气多向下走,因而能益肾,特别有利于涵养肾阴。 《本草纲目》中记载,覆盆子具有益肾缩尿,益精强阴健阳,养肝明目的功效,可以“益男子精,女人有子”。明代医学李中梓在评价覆盆子时,称其“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即是说,覆盆子药性平和,能强肾,又不会因此而带来燥热,能固精,又不会因药理峻猛而有凝滞之害。所以,在补肾缩尿等方面,覆盆子为古代医学极力推崇。 覆盆子甘酸温,主入肝、肾、膀胱,既能收涩固精缩尿,又能补益肝肾。 治肾虚遗精、滑精、阳痿、不孕者,常与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同用; 治肾虚遗尿、尿频者,常与桑螵蛸、益智、补骨脂等药同用。 根据中医理论,肾藏精,肝藏血,而精血同源,故肝肾同源。覆盘子在滋养肾精的同时,又能养肝。因肝开窍于目,肝之精血能向上濡养于目,所以覆盘子可以用来明目。 可单用久服,或与枸杞子、桑椹、菟丝子等药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覆盆子富含较多的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和钾、锌、铁、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能有效补充人体能量,调节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癌防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