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研究告诉你答案

 新用户8798177G 2022-02-16

蛋白质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鸡蛋,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常备的营养食材。

鸡蛋被称之为“全蛋白模式”,在蛋清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核黄素,尼克酸,钙,铁磷等多种营养物质,在蛋黄中存在卵磷脂、维生素A、D,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佳品。

每天一个鸡蛋,是“养生”,还是“损坏心血管”?

有人认为鸡蛋属于营养佳品,常吃对身体有益,但有人认为鸡蛋蛋黄中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反而会损伤心血管的健康,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研究一:

美国科学家曾对50多万美国人进行长达10多年的跟踪调查,最终得出结论,常吃鸡蛋容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在鸡蛋蛋黄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成分,常吃鸡蛋黄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这50万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他们每天以鸡蛋为主食,大约会摄入6~8个的鸡蛋,按照营养价值来算,也就是每天摄入208毫克的胆固醇含量。

鸡蛋中所含有胆固醇含量集中在蛋黄部位,过量食用则会增加患病几率,可若是只吃蛋清不吃蛋黄,那么患病的几率就会有所下降。

研究二:

在2008年我国科研人员的10多万国人进行过关于吃鸡蛋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要比不吃健康的人更加健康,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竟然低11%左右,死亡率低18%,这是为什么?

鸡蛋的蛋黄当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B族维生素,卵黄素,维生素a,卵磷脂与胆固醇,这些物质能够帮助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进入人体之后 容易被及时消化与利用,利用率达到了98%,鸡蛋当中所含有的卵磷脂,对于防止动脉硬化也有一定的益处。

两项结果为何有所不同?

两项研究的调查对一项针对的群体不一,美国科学家针对的研究对象,年龄偏大,存在不良的嗜好,并不特别的重视健康问题,因此增加了患病风险,而我国科研人员针对的研究对象具有极高的养生意识,在生活中除了食用鸡蛋之外,也会保持日常饮食的均衡性,因此患病风险比较低,但无论哪种结果都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并不能明确的表示食用鸡蛋对身体有害。

建议这两种蛋尽量要少吃

溏心蛋

溏心蛋口感如诺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医生建议:没有煮熟的鸡蛋中存在细菌以及大量的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进入身体之后具有极高的繁衍能力,从而危害身体健康,因此不建议大家使用溏心蛋,尤其是老人、身体虚弱的人和发育期间的孩子不要吃溏心蛋。

毛蛋

毛蛋是由没孵化好的鸡或鸭制作而成的,通过高温细菌以及湿度等共同作用下把胚胎变为死胎,毛蛋不含任何的营养成分,而且细菌比较多,例如大肠杆菌,葡萄糖菌和伤寒杆菌,食用之后,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平时尽量少吃。

写在最后:

鸡蛋在生活中特别的常见的营养成分,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能够给身体健康带来好处,健脑益智,容易被及时消化与利用,建议多吃,但是要少吃蛋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